何万平
(梧州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2)
蹦床运动是世界奥运会项目,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上,中国蹦床队表现出色,包揽了男女两个项目的冠军,创造了历史的同时也成为中国军团最大的黑马。而夺得冠军的两名选手陆春龙、何雯娜是不满20岁的小将,本届奥运会出色的表现也彰显了中国蹦床的新生力量,在未来将成为中国军团的中坚力量。可见我国的蹦床运动已成为兴旺发展、举世瞩目的一项运动。优秀教练员的经验和蹦床冠军的经历证明,蹦床技能的形成主要是在小学时代就结束了,甚至4-5岁的儿童就可以练习蹦床,由此说明蹦床运动早期训练的重要性。
国际蹦床界认为,蹦床运动员的身高中等个最好,即男子1.7米左右,女子1.55-1.60米,从我的选材经验得出:业余体校蹦床运动员5至6岁的儿童身高大约在110-120米之间,体重约在15-21公斤之间为好,因为矮个的运动员在网上弹起不美,曲线不美,动作不受看,运动员的外形一定要成一直线,柔韧性要好,特别是肩关节的柔韧性要好,协调性要好。
蹦床运动员的选材和体操、技巧一样,主要靠经验来选材,测试和观察肌肉弹性、关节灵活性,太软的不好,不宜选用。身体素质要测一下,通过简单的测试和观察以后,把条件比较好的留下来集中训练,训练一个月,可以的留下来,否则淘汰。挑选蹦床运动员在身体基本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要注意挑选脑子灵活、反应灵敏、接受能力强的运动员,因为蹦床动作对运动员的灵活性要求很高,这主要是通过试训来观察。
根据蹦床的动作特点,平日应特别注意加强柔韧性和力量。柔韧性主要是肩关节、脚面、髋关节和下肢的柔韧性,力量应注意加强脚部的爆发力和腰腹力量。例如:⑴用快速完成仰卧或俯卧“两头起”,20秒做仰卧“两头起”,争取做更多的次数。⑵肋木上(或单杠上)悬垂举腿,两腿伸直并扰,快速收腹举腿至脚背触手握的横杠。⑶俯卧在横马上,两脚顶住肋木,两臂上举、抬头、挺身并将上体向后抬起。⑷俯卧在横马上,两手握肋木,两脚伸直,向后上方摆起,腿部也可增加重物。⑸运动员头部和脚部支撑在跳马上,保持挺身姿势做静力性练习,仰卧练背肌,俯卧练腹肌。⑹原地双脚连续跳,可模拟网上带手跳动作,两臂由下向上摆,起跳后梗头、稍含胸。⑺原地跳起,腾空时团身,使大腿靠近胸部,上体保持正直,接着迅速伸展落地,连续做。
垂直跳是蹦床的基本功,垂直跳时的两臂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在腾起过程中,它起着控制身体平衡的指向作用。开始训练的时候,往往两臂上举和下落的时机掌握的不好。正确的两臂上摆和下落的时机是:由弹起最高点开始下落,当下落脚尖触及网面的瞬间,两臂迅速由体侧以最短的路线上举(两臂与肩同宽,掌心向前)。离网腾起至最高点阶段两臂一直上举,由最高点开始下落的同时,上举的两臂也以最短的路线(经前侧方)下摆至体侧,当脚尖触及网面的瞬间……
开始的时候,可能这样的摆臂动作不太习惯,坚持一段时间,反复练习,不久就会习惯了,正确的两臂动作能增加下压力和反弹的高度,若没有两臂动作的正确配合,只能利用反弹的70%,可见垂直摆臂跳的重要性。
腾起阶段的方向和动作的翻转方向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凡是腾起后向前翻的空翻动作,身体腾起的方向微微向后,翻转时感觉在“头后翻转”;同样,凡是向后翻转的动作,弹起时稍向前上方腾起,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个,一可以使腾起点和落地点基本在一个位置上,另外可以防止倒肩、甩头现象。
蹦床上的空翻转体手臂动作不同于体操和跳水的转体手臂动作。体操转体时的两臂一般是两臂屈肘于胸前。跳水是(以左转为例)同侧臂弧形上举,异侧臂向左侧带,屈肘贴于胸前。而蹦床空翻转体时两臂在体侧,整个身体成一直线。蹦床转体时的手臂动作也有两臂胸前屈这种形式。但是,转体时臂在两侧更美,而不影响转体效果。因为蹦床动作强调动作高飘美。所以在开始训练阶段,就开始强调动作美,事实已经证明,两臂于体侧这种转体形式比体操和跳水的转体动作更美。
学习蹦床动作一定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强调动作质量,既不能只注意质量,而不注意发展难度,也不能只注意发展难度,而忽视动作质量,应是质量和难度并举。运动员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训练以后,能对蹦床有一个比较好的感觉,也就是说有一定的网性,初学阶段,一定要打好基础,不要着急,否则外伤是难以控制的。
运动员对网有一定的感觉以后,恐惧、害怕的心理消失了,学习动作就快了,功到自然成了。忽视了基础训练,尽管动作有一定难度,但在比赛中难以发挥,质量难以保证。所以,在早期入门训练阶段,主要任务是训练,少参加比赛,以减少运动员的心理负担,增加信心,否则增加二倍的负担。
由入门开始学习动作,一定不要着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系统训练。如学习团身前空翻转体180°,只有在熟练高质量的掌握团身前空翻以后,才能学习团身前空翻转体 180°,否则是不能学习的,只能是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
另外,在入门训练阶段,要特别重视陆地上的训练。陆地上的训练应和网上的训练紧密结合,也就是说,陆地上的素质训练或专门性训练一定要结合网上的技术动作,如悬垂、举腿、团身等。通过陆地上的模仿练习,对掌握和改进网上动作是很有帮助的,这点值得我们重视。
蹦床训练有一个较长的训练周期,作为基层教练员必须根据大纲中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训练中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既然说它重要就得下决心抓好它的基础部分和中级部分的训练,尤其是在少年儿童运动员中抓起,从小培养,使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弹网意识和以及利用它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感觉和概念,扎实打好基本功,为今后的训练、比赛、输送奠定基础。
[1]张涵劲,陈显松.福建省少年儿童蹦床运动发展现状与差距浅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
[2]王洪,袁瑰.近十年我国幼儿体操科研现状的研究[J].体育论坛,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