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丽
(河南安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河南安阳 455000)
体校运动员大多学习基础较差,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兴趣和毅力、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活动。学习是一个复杂的长期习得过程,学习的效果受到学习者认知结构等内部因素及外界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由于运动员群体的特殊性,其文化教育是运动员发展的薄弱环节,文化学习过程有独特的特征。
(1)运动员的文化基础。运动员有其学习的特殊性,大多数运动员从小开始专注于训练,训练占据了个人的大量时间,因此文化学习的时间相对普通学生来说较少,文化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比如我校有的运动员甚至不能正确拼写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较低的认知发展水平对他们的学习构成了一定的困难,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
(2)运动员的学习风格。运动员由于受到长期训练的影响,对人体运动动作的感知能力较强,善于形象思维。上课过程中对自己能够动手参与的认知活动更感兴趣,若强迫他们坐在课堂上不动,他们就会感觉非常难受和无聊,爱动不爱静、上课坐不住,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3)运动员的学习动机。运动员由于从小重视专业成绩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经常外出比赛导致的缺课会使他们无法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进而在心理上产生畏难情绪而给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带来阻力,学习动机过弱,导致不良的学习效果。
(1)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保守。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学大多数仍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和陈旧,仅仅把学生看作一个认知个体的存在,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传统教学强调以知识为本位。把人的培养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利用简单的媒体向学生单向地知识灌输,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被动的参与者。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教材内容脱离实际。教材的选择是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在教材的内容和编排中与运动员实际情况的结合却不够。有些教材的难易程度甚至与他们学习基础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无法理解,难以提起兴趣。
教师的讲授主要是以教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现今的课堂上,教师主要是以教材为本,以教材上所涉及的内容为教学内容,很少使用宽泛的教材,让学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教师需要转变教材观,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各级政府要将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少体校、体育运动学校(含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运动员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管理范畴,保证所有适龄运动员都是在籍在校学生,依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并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合理安排运动员学习和训练时间,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24学时。运动员因训练、竞赛耽误课程,其所在学校必须及时安排补课。运动员参赛前先进行文化课基础测试,不合格者取消比赛资格。《意见》的颁布实施为中等体育运动职业学校教育带来了一股春风,为运动员文化科学习提供了条件、给予了保障,同时也对运动员、教练员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动力。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切实付诸于实践,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通过赛前测试,取消文化课考试不合格学生的比赛资格,逐渐让学生认识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
从培养优秀苗子的观点出发要具备长远发展的眼光。当今体育比赛,已不单纯是体能的竞争,同样包含运动员文化水平的比拼。科学训练要求运动员能消化、吸收当代最新的科技成果来进行合理训练,而运动员的文化基础水平是进行科学训练的前提,文化水平,越高接受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意识越强;文化素质越高,对运动原理、运动生理,心理、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越清楚,运用能力越强,就能更好,更有效接受理解教练指导意图,发现自身的各种问题。及时与教练交流沟通,更快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练员挑选苗子的时候,应该有意识考察其文化基础、智商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尽可能选择德、智、体兼备的人材,为训练高水平的运动苗子打下基础,而不应该仅仅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不能让学生有“到体校不用学文化可不写作业”的想法,这样即便选到了学生,也很难在体育上有所造诣。有的学生还半途而废,或退学或回到原学校,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练及学校的声誉,造成以后选才更加难,因此,教练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应该坚持“少而精”,保证更大比例的队员出成绩,提升教练和学校的形象、知名度,形成选材的良性循环。
运动员本身对于文化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主观上不努力,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运动员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大胆、无拘无束,如果克服了懒惰、贪玩,将训练场上表现出来的敢打敢拼、不怕吃苦、机敏灵活的特征渗透到文化学习上,就会提高学习效果,这就需要班主任、任课老师及教练员共同努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教练员对运动员文化学习负有管理、督促和帮助的责任,应该主动支持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妥善解决运动员文化学习中的有关问题。教练员要充分利用运动员对其的崇拜心理,从训练的角度出发,通过技术动作原理的讲解,运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介绍,引导、启发学生,使他们认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及时了解运动员的学习情况,各阶段合理安排运动量,使队员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去。运动员能感受到教练员在关心自己,从而与教练员能在思想上得到沟通和理解,反过来教练员的各种意图也能顺利贯彻。
许多时候,只重专业训练、轻视文化提升,造就了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的不过硬。而他们走出狭窄的体育场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时,也会因知识匮乏,动辄成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笑柄。更重要的是每个运动员的职业寿命都是有限的,退役之后他们的角色重塑,对于“再就业”尤为关键。前世界冠军有在澡堂搓澡的;有在街头卖艺的;有靠卖金牌维持生计的。所以若是没有及时的知识“充电”,他们很难适应知识型社会的需求,其角色转变,注定会面临困境。
根据运动员的特点,采取一些适合他们生理、心理的教学方式、管理方式,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效果,结合教学实际,可以尝试以下几点方法。
(1)抓重点:运动员注意力的特点是保持时间短,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深刻把握了解,突出重点,把主要内容在较短的、学生能坐得住的时间内讲解完,把另外的时间留给学生作业。
(2)精练习:围绕讲课的重点布置些作业,结合运动员学习时间少,训练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利用最短的时间来进行练习,讲完就练习,不搞题海式,当堂起到理解、巩固、提高的作用,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完成,尽可能减少课外作业。
(3)促互动:根据运动员活泼好动、教学内容多的特点,通过问答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把课堂当赛场,让学生的情绪始终高涨,思路紧跟讲课内容走。
(4)重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常会听学生们讲喜欢上哪一门课,愿意学是学习好的前提条件。老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训练成绩、家庭情况、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对每一点进步及时鼓励表扬。同时教师最重要的还是钻研教材,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把所教课程讲精彩,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利用多媒体等电教设施,使学生们手眼耳并用,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有必要把运动训练和文化课学习变成一个“综合体”,引导运动员德智体全面发展。强化运动员的学习意识、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促使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使运动员文化课文化学习更上一个台阶。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人民出版社,2008.
[2] 国家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意见[R].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