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技巧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2013-08-13 07:52宗岩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声乐技巧学前教育能力培养

宗岩

摘要: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深入与发展,用人单位对学前教育师资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幼儿歌曲弹唱能力是一名合格的学前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学前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最长用、最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之一。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弹唱学习中面临零基础、学习时间紧凑等情况,通过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使其达到提高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能力培养;声乐技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137—02

幼儿歌曲弹唱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幼儿歌曲虽然篇幅较小、旋律起伏不大、情绪表达单一,可是若要拥有过硬的弹唱能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却并非易事。弹唱不是基础性学科,而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若要提高弹唱能力必然离不开声乐演唱技巧。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弹唱学习中面临零基础、学习时间紧凑等情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训练,使其达到提高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目的。

一、以“唱”为主、“弹”为辅实现弹唱的统一

儿歌弹唱不仅仅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弹奏和演唱的叠加,而是要让弹与唱有机地结合,最终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必须要在能力与技巧的保障下才能得以实现。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没能很好地解决弹唱整体性的问题。比如在声乐训练时往往采用站立式歌唱姿势,因而学生习惯于站唱,而与之恰恰相反的是弹唱是要求坐唱,很多学生在这一习惯上就要调整一段时间才能自如地进行歌唱。还有的是单独弹奏和单独演唱均可,但是二者配合后就出现伴奏与演唱失衡、有的是会弹不会唱、会唱弹不好等问题。究其原因都是没有解决好弹唱的整体性问题。

要想解决好弹唱的整体性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清弹唱中的“主”和“辅”。弹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如果把弹唱做一比喻就如同红花与绿叶。“唱”是红花,始终是关注的焦点、展示的主体。而“弹”就如同绿叶,在它的映衬下红花才能更加耀眼、炫目。可是如果没有绿叶的衬托红花也会黯然失色,但绿叶却始终不能成为聚焦的主体。儿歌弹唱中最终的表现主体是“唱”而非“弹”,因此,要想实现弹唱的整体性、统一性就必须要以唱为主弹为辅。只有切实地提高声乐演唱的水平才能“唱”好,最终实现弹唱能力的提升。

二、声乐演唱能力在儿歌弹唱中的主导作用

演唱能力即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能力,它包含呼吸状态、声音状态、情感表达等方面。

(一)声乐技巧在儿弹唱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发声训练以及艺术歌曲的演唱都会把声乐训练的技巧“搬”出来,而教师的音乐一旦转换到儿歌部分,学生的演唱状态即刻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声乐演唱状态下的呼吸、声音位置、喉头的稳定性全部都放下,转而变成了白声演唱。究其原因,学生们普遍都认为儿歌就是这种音色,这样才能更加贴近幼儿的声音。其实则不然,幼儿教师的弹唱对幼儿来讲不仅是欣赏和学习,更是范唱,因此,不仅要让幼儿喜欢你的音色,更重要的是,应该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所谓的童声音色并不是白声或者喊叫,而是在有气息支持下获得柔和、明亮、悦耳的声音。声音位置要始终保持在高位置上,喉头状态也要一如既往地保持稳定。在演唱中应该讲究音质不求音量;起音自然,发声准确,不要有挤压感。对于有些习惯于满嗓子用力大声喊唱的学生要善于引导,加以控制。只有建立了正确的歌唱状态,才能保证弹唱的质量。

(二)弹唱时要正确把握作品风格

歌唱艺术,归根结底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它的成功主要在于歌唱者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情感体验,运用动听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传达给观众,使听者也同样体会到这种情感,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在弹唱时首先要分析作品的情绪与风格。根据歌曲的不同风格、不同的音乐形象,采用不同的演唱情绪和音色,并据此来确定伴奏的肢体才能使歌曲更生动、更活泼、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使其更易接受。弹唱时要首先保证“唱”在作品的把握上是正确的,然后是根据唱再进一步确定弹的内容,只有二者的风格一致,弹唱才能如出一辙、浑然天成。如果对作品的风格把握不准确就会直接影响确定伴奏肢体,从而导致整个弹唱作品的失败。所以我们强调“唱”在弹唱中的主导作用。

(三)艺术歌曲的训练不可或缺

幼儿园歌唱教学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弹唱,它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正如许卓娅教授所说,幼儿园歌唱教学“最聪明的办法还是教师做出正确、美好的榜样”。而要具备这种能力,不仅要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切实感受生活的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等,而且还要懂儿童生活和心理。幼儿歌唱教学不仅仅是教唱歌曲,而且是包括唱歌、舞蹈、器乐等在内的音乐综合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音乐综合能力。要想获得这些能力,在我们的声乐训练中就一定不能缺少艺术歌曲的演唱。

无论是哪种体裁的声乐作品,都要以适应声乐教学的需要为第一要务,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艺术歌曲作为声乐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以及艺术价值上都堪称是音乐中的精品,这就决定其自身有着很高的教学与训练价值。艺术歌曲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是以音乐表达诗歌的情绪和想象的独唱形式。在演唱艺术歌曲时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活动,是歌者自身对客观事物感受结合想象建立起内心的视觉,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演唱者在艺术想象这个过程中体验、感受并领会了作者的精神意愿与艺术追求。因而对提升演唱者的艺术修养与艺术气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弹唱能力的培养

弹唱能力主要指学前教育学生弹唱幼儿歌曲的能力。恰如其分、声情并茂地自弹自唱,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最佳表现形式,它对幼儿的影响也是非同小可。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教师范唱自如,伴奏的编配与旋律浑然一体时,幼儿会情不自禁地随着琴声、歌声开始律动,并且还能随着音乐风格的变化而变换动作,这种自发性的音乐活动是幼儿音乐天性的自然流露,更显得弥足珍贵。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是幼儿自发音乐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应充分利用这种音乐天性。同时,由于幼儿教师因个人的能力不到位,不能激发出幼儿的音乐天性,甚至还扼杀了幼儿的这种天性,那将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失误。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具有扎实基本功、具备弹唱能力、胜任幼教工作的专业学生。

幼儿歌曲弹唱练习的重点应该是幼儿歌曲和简谱歌曲伴奏编配,在练习时强调弹唱协调兼顾,在弹唱时应以唱为主弹为辅。幼儿歌曲的演唱应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切忌一味追求声音的儿童化从而不顾幼儿歌曲的特点、风格、情趣等。常听人们说,缺乏感情的歌唱,声音再美也无法打动人们的心灵,充满感情和富有想象力的歌唱才能动人心弦。伴奏部分不能过于复杂,要十分清晰、节奏感要明显,突出演唱而非伴奏,以便幼儿迅速掌握歌曲的旋律。为了强化弹唱练习、提高弹唱能力,可不定期地进行弹唱比赛、表演、考核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弹唱基本功在职业能力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自觉练习的动力,为今后的幼教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要严格掌握音乐教学中的几个原则,即教育性原则、情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育思想上、总体观念上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增强适应性、以培养能力和提高素养为本,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在各领域中得以协调发展和提高。追求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教学中应借鉴各方面的先进经验,主动适应2l世纪社会需求的总体发展目标,不断总结、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儿歌弹唱是一门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专业技能,训练中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歌唱的方法、弹奏的基本技法,、更要在弹唱中全面深入地理解、分析作品的深层含义,准确地表达作品所展现的艺术风格,形象生动地表现作品的音乐形象,这就是在弹唱训练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弹唱能力作为教学的主导,最终实现弹唱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声乐技巧学前教育能力培养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技术与情感
声乐技巧在少儿声乐中的运用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初探声乐技巧在歌唱艺术中的表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