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君
摘 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已是老生常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才是难点。结合教学模式的更新论述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动态变化。课前导学和课后延伸时,教师要站在学生身前,当一个智慧的引领者;课堂交流与探究中,教师要站在学生身旁,当一个平等的分享者;学生自学自结时,教师要站在学生身后,当一个见机行事的服务者。阐明了主导与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具有较强的操作指导性。
关键词:师生关系;动态变化;引领;分享;服务
1983年,王策三先生首次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论,为落实这一指导思想,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究发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呈动态变化,教师时而要站在学生身前,当一个智慧的引领者;时而要站在学生身旁,当一个平等的分享者;时而要站在学生身后,当一个见机行事的服务者。
一、导学延伸,身前引领
1.身前引领,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前导学就是通过导语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浓厚的情感和志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迸发学习的热情,产生学习的需求,进入“愤、悱”的状态。
2.身前引领,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课堂阅读教学要求深研细品,老师需统观全局,预先研究教材和学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
3.身前引领,保持课堂探究的延续性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一堂课当“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永无止境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课堂交流,身旁分享
1.身旁分享,教师要有倾听的耐心
2.身旁分享,教师要有谦卑的心态
语文课堂需强调平等对话,只有在思维的多方碰撞中,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广纳雅言、博采众长,才能形成较为科学而完备的认知体系,从而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3.身旁分享,教师要有以疑代导的艺术
在交流与探讨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全面、科学的引导,教师责无旁贷。导与授的区别在于:前者平等交流,后者居高临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精神产婆术”很值得借鉴。他通过不断提问让学生回答,然后找出学生回答中的缺陷,使其意识到自己结论的荒谬,通过再思索,最终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三、自学自结,身后支持
1.课堂自学,身后观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享有自主的学习时间才能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没有充分的自学,就不可能生成问题,不可能产生独到见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淡化教的身份,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
2.总结反思,身后倾听,给予真诚祝贺和鼓励
新课改强调“一课一得”,为了留下清晰而明确的印象,学习活动中的总结归纳必不可少。这一环节教师不可越俎代庖,替学生完成。作为学习主体,学生应学会自我总结、归纳及反思,教师只应站到学生身后倾听。学生有收获,教师应给予真诚的祝贺,提出期望和要求。
从贯彻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呈动态变化,教师必须灵活把握,适时调整自己的位置角色,该身前引领时,就要有统领全局、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智慧;该身后服务时,就要有察言观色、细致入微、热情周到的体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仁贤.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07.
[2]诸葛彪,欧阳芬.高效教学技能十项修炼.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3]王毓徇,王颖.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4]何山.工作要有好人品.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02.
[5]毛素芬.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探析.经济师,2010(4).
(作者单位 重庆市荣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