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情境化教学,是指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情感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学习情境;教学情境;文艺情境;表演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而在课堂中实施情境化教学,学生就能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激发主观能动的学习需求,增强积极学习的效应。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地学语文。
一、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乐学欲望
良好的乐学欲望,是学好新课的前提和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随课文内容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情境。比如:在教学《升国旗》时,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升国旗”的庄严;在教学《看菊花》时,带学生走进菊花的世界;在教学《我叫足球》时,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资料……有了如此丰富的学习情境,学生能不乐学吗?
二、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浓郁乐学氛围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更为直观、更为具体的形象。同时,也可唤起他们记忆中的有关表象,为大脑进行再创造奠定基础。因此,我常采用一些创设情境的办法:辑录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录音(雨声、流水声、鸟鸣声、各种车子的声音……),用音响渲染气氛创设情境;配制挂图和投影,用直观场景创设情境;运用录像,创设情境……如: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课,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运用头饰的同时,配上活泼的音乐,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到新颖、别致,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乐学氛围。
三、创设快乐的文艺情境,增强乐学情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不发达,特别喜爱观看动态、特别喜爱动手等特点,我就注意有机地、尽可能地选择教具和有关现代媒体的优化组合运用,创设快乐的文艺情境。通过恰当的、巧妙的优化组合,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教材中抽象的叙述化为直观的演示;将静态的图文化为动态的图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愉快地参与学习,增强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如:在教学《雨点》这一课时,书上提供的插图是静止的,无法让学生体会出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的四种不同状态,此时,我采用媒体的优势,同时将观察、联想、想象、表演等感性的学习方式与读有机相融。当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边读边演时,不由得为之感动!孩子们的肢体语言、情态语言和有声语言竟能如此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整个课堂因此而生机勃勃。
四、创设快乐的表演情境,保持乐学的激情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更应该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而这种强烈的表现就是用动作来进行表演,由孩子们自己进行以动作为基础的课文表演,能使他们更直接地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激活创造意识,保持乐学情趣。
例如:《春笋》这一课,孩子们扮演了雷公公、春雨妹妹、春风姐姐等唤醒春笋娃娃;当理解春笋娃娃是怎样“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时,孩子们全体参与,不仅表演出了“一個一个”“冒”的过程,还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出一种人人动脑、动手、动口的学习氛围,把信心和快乐还给学生,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作者单位 江苏常州市西新桥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