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激发学习后进生学习动机

2013-07-16 09:52朱百川
考试·教研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目标

朱百川

[摘要]学习后进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造成学习困难的目素,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外部因素,也有来自学生自身的身心因素。我们可以从学习动机入手,通过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来提高他们的成绩,使他们的学习结果达到教学目标。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又潜在的状态变为活跃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动力条件。学习动机能制约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关键词]学习后进生 学习动机 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54-01

我们常把学生比作是早晨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可能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细心呵护,关怀体贴,理解尊重,谆谆诱导……“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也许夸张了些,却实实在在地告诫我们,对待后进生切不可疏忽大意。学习后进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造成学习困难的因素,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外部因素,也有来自学生自身的身心因素。我们可以从学习动机人手,通过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来提高他们的成绩,使他们的学习结果达到教学目标。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又潜在的状态变为活跃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动力条件。学习动机能制约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必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出认真、紧张、主动和顽强的心理和行为状态,他们在学习中能专心一致,具有浓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去争取好的学习效果。反之,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合理的动机激发机制,激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必要性。

1.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明确而又正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条件。学习目的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一般来说学习困难的学生追求的近期目标低于学习优秀学生。他们往往安于现状,被迫完成教师家长布置的作业,他们不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他们仅仅为避免家长和教师的惩罚而学习。因此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有明确的近期目标,一个阶段甚至一节课的学习目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阐述知识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学习这一篇课文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与未来的联系,体会到当前的学习是未来参与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准备,确立远大的高尚的学习动机从而产生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教育。

2.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习后进生内心都会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更害怕失败,更希望能够在一种非常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如何创设条件奖励后进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呢?在实际工作中,我有意识地设立多种单项奖,故意降低一些项目的标准使得这些后进生也有争取奖励的目标,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产生跃跃欲试的努力愿望。实践证明:针对后进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心态特点,多方位、多渠道地创设条件,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给后进生一众多的“表现”机会,使他们自身潜在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获得成功,转化工作一定能成功帮助后进生认识自我,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这只是转化后进生工作迈出的第一步,关键是老师要积极创设参与机会,扩大活动范围,让他们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以期获得成功的欢乐,体验胜利的欣慰,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事实上,许多后进生智商并不低,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聪明的,只是他们的地位在班级乃至整个学校属于较低层次,在众多的场合下,没有“出头之日”,许多潜在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得不到表现。

3.树立自信,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大人也希望受到关注和表扬,何况小孩呢?!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得到尊重,建立信心。当你与后进生接触很多,感情较深时,你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以前你没察觉到,那是因为你缺少发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或是体育,或是美术,或是音乐,等等。此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别吝惜“好话”,这样更能够使后进生重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老师不光是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要学会欣赏他们每个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

4.进行结果成败归因的训练,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

由于任何一项任务的布置过后,总有两种状态存在:成功与失败。对于这种客观存在的两种现象,不必过于高兴与惊慌。关键在于要指导学生及时总结和归纳,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我调节和应变能力。由于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改变学生偏激的归因方式,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对成败进行归因。

总之,作为老师的我们,面对学习后进生,首先不能嫌弃他们,要平等地看待他们,给他们目标,给他们鼓励,给他们信心。在客观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中,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品尝到成功,从而激发出他们学习动机,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目标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Factors Influencing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for Non—English Majors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将梦想变成目标,改变你的一生
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s7—8单项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