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烫熨联合颈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2013-06-21 07:23王春燕朱永通邓建华
山东医药 2013年33期
关键词:椎动脉颈椎病颈椎

王春燕,朱永通,邓建华

(1桂林市中医医院,桂林541002;2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指因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韧带等发生退行性变及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血管等邻近组织,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患,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颈肩痛、失眠等,头部转动时尤为明显[1]。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们采用中药烫熨联合颈部推拿治疗CSA患者40例,并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在桂林市中医院住院的CSA患者80例,男 37例、女43例,年龄(60.4±7.0)岁,病程(7.5 ±3.4)个月。均符合 1992 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CSA诊断标准[2],患者颈部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退行性病变;颈、肩、臂疼痛,头痛,头晕目眩,颈部板硬,视物旋转;伴有恶心、耳鸣、耳聋等,呈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颈部幅度较大旋转、后伸活动时,可引起眩晕或体位性摔倒,压头试验阳性;X线正位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侧位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片见椎间孔变小;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显示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痉挛、供血不足或椎动脉狭窄。排除颈椎外伤处于急性期、病情危重,孕妇及经期妇女,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低血压、内耳疾病、梅尼埃病、前庭功能障碍等引起的眩晕,未按规定治疗、不配合治疗或中途中断治疗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如缓解疼痛、局部消炎、营养神经等;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每晚睡前1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烫熨联合颈部推拿。中药烫熨药物组成:当归15 g,川芎15 g,红花15 g,肉桂10 g,干姜15 g,麻黄30 g,桂枝 15 g,荆芥 15 g,川断 15 g,泽兰 15 g,小茴香10 g,防风15 g,白芍20 g,制川乌20 g,公丁香10 g,没药15 g,独活20 g。上药装入白布袋内,用清水浸湿,放入专门的熏蒸车内加热至100℃,取出待温度适宜后外用薄毛巾包裹,以有温热感但不烧伤皮肤为度(39℃左右),放于颈肩部来回移动,每次20 min,每日1次,10 d为一疗程。中药烫熨治疗后休息10 min,进行推拿治疗。先用滚法和拿揉法松弛颈部肌肉和软组织,至局部皮肤有发热感为止;再弹拨颈项部肌肉,点按双侧风池、风府、天柱、肩井、百会穴,使上肢及手部有麻胀的感觉;最后用活络关节手法运摇双上肢,提拿两侧肩井穴。每次20 min,每日1次,10 d为一疗程。

1.2.2 检测方法 ①TCD: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行TCD,采用美国Medasomic公司产经颅多普勒超声仪,观察双侧椎动脉(V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②血液流变学: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行血液流变学检查,采用MVIS-204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等指标。

1.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评定疗效。治愈:眩晕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显效:眩晕症状明显减轻,阳性体征好转,但颈项可有不适感或偶有头昏,不影响一般工作。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双侧VA平均血流速度比较见表1。表1显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平均血流速度加快(P均<0.05),观察组血流速度加快更明显(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双侧VA平均血流速度比较(cm/s,¯x±s)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2。表2显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

2.3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5例,显效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分别为3、28、9例,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x±s)

3 讨论

CSA 属中医“眩晕”、“骨痹”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平日积劳成疾、筋骨劳损导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或因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与气血相搏,闭阻经络,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现代医学认为,CAS是由于长期劳损或急性损伤使颈椎生理曲度发生变化,小关节紊乱,VA周围的软组织痉挛,骨质增生,致使VA受压、扭曲或痉挛、狭窄,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故出现眩晕、头痛等症状[4]。CSA患者行手术治疗风险高,现代医学对此型颈椎病的研究陷入平台期,故目前CSA多采用中医药治疗[5]。

CSA患者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正常,TCD能直接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是研究CSA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检测结果与X线、MRI等有高度一致性[6]。研究显示,高血黏度可能是CSA的诱因,活血化瘀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变血液流变性,具有促纤溶、抗凝血作用[7,8]。本文中药烫熨方中的当归、川芎、红花为君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肉桂、干姜为臣药,能通达阳气、散寒除湿;麻黄、桂枝性温,能散筋脉、骨节之风寒湿,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之功效。

本研究采用中药烫熨治疗患者颈部,在药力及温热刺激下可使其颈部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瘀血消除,从而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增加VA血流量,改善局部组织的供氧状态[9]。但是中药烫熨对恢复颈椎正常弧度、重建正常应力分布作用不大,而颈部推拿可弥补其不足。颈部推拿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解局部软组织的粘连和痉挛,整复脱位,纠正椎间关节紊乱,刺激局部穴位感受器,反射性地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改善症状和体征[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者比较,中药烫熨联合颈部推拿治疗CSA的疗效明显,且可加快双侧VA平均血流速度,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提示中药烫熨联合颈部推拿治疗CSA,可放松患者紧张痉挛的颈部肌肉,纠正和回纳错位逆乱的组织和关节,达到舒筋通络、理筋整复的目的,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本文疗法治疗CSA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宇澄,李胜,邢瀚,等.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国内文献系统评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3):78-80.

[2]孙宇,陈琪.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4]左同军.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6):615-616.

[5]彭支莲,黄剑.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9-30.

[6]杨军雄,向开维,张建平,等.综合脊柱调衡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0):959-961.

[7]左祖俊,刘晓安,王少敏,等.中药熏蒸配合三步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中国康复,2012,27(6):451-452.

[8]姜春华.活血化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0.

[9]陈丹,梁妮,王棕可.中药烫熨预防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6):136-137.

[10]张洪兵.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80例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2):825-827.

猜你喜欢
椎动脉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