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庭波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
一 加强词句训练
阅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能够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将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是口头运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 教给阅读方法
1.指导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刚上三年级的学生不会预习,教师就要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 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上好精读课,教学法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篇的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就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就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再由教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要询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学生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四 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仅靠课堂教学的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
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广泛阅读必能丰富学生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