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式”中寻找“协同路向”——技术本科院校产学合作特色化发展探索

2013-05-30 07:44夏建国易丽赵璞
职教论坛 2013年10期
关键词:产学变式校企

夏建国 易丽 赵璞

据《经济日报》不完全统计,企业与高等院所共建的开发机构和经济实体5800多个,形成了多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联合模式。我国每年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近10万家,高校和科研院所8000多所,合作开发或转让成果17万多项。近年来,产学合作的规模、深度和广度都有明显增加,特别是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逐步形成了多种合作培养模式。为了更好体现和契合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许多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在产学合作的探索中创造出诸多变式,这是不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不断尝试和调整的结果,也是一种教育智慧的体现。作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体的技术本科院校,我们在继承原有产学合作基础的同时,结合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对产学合作进行了多形式、深层次、制度化的探索。

一、我国产学合作的历史及变式

从最初的企业办教育到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创新,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历经了几番嬗变与调整。从历史的视角看待产学合作关系的变迁,对技术本科院校汲取合作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主导期:学校办在企业中

我国的产学合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企业办职业教育。在近代工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一些企业相继开设了实习工场,用以传习西方先进工艺技术、培养技术人才,形成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模式雏形。这一时期的产学合作形式是学校办在企业中,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主导方,一切以企业利益为重,主要采取“工学并举”、“工读主义”和“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方式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因此,这一时期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方式主要体现为以工作为主,兼顾学习和读书;教育的本质不变,但学习目的、场所和学习内容、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以企业为教育主场所,技能学习与普通文化知识学习并进。

(二)关系疏远期:校企分离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生产逐步代替原来的手工生产,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取得飞跃性发展。企业创办学校的“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工业时代“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社会要求教育普及与发展,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教育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产学合作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校逐渐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并自成体系,被动地与企业合作。其主要采取班级授课制的人才培养方式,公平、高效地培养人才,既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人才的需求,也保证了知识传授上的延续性和系统性。同时,在学科教育思想和体系的影响下,职业教育理论知识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淡化职业知识的实践性和行动性,形成以学为主、以工为辅的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渐渐远离企业和市场,此种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

(三)学校主导期:引企入校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企校分离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引企入校”,企业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如投入设备和资金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等,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订。学校在产学合作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由于培养对象的身份仍是学生,企业的投入未能得到回报,所以企业缺乏热情,不愿意投入精力和资金参与学校教育。这一时期,产学合作的支撑体系尚不完善,总体上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直接利益的兼容,因此,学校为谋求发展主动寻求合作的愿望难以得到企业的响应。

(四)紧密合作期:校企互利共赢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经济利益格局得到相应的调整,经济由从前的相互竞争走向了竞争与合作。产学合作在经济发展带动下也向前迈进一大步,从产学合作教育到产学研全面合作,逐步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学校、学生三者构成校企合作系统的三大主体(见图1),这三者虽然利益互不相同,但又互为资源要素供求关系,即企业需要学校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学生需要成才和就业;学校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如果寻找到紧密合作的契机,形成某种利益共同体,就能建立起一种产学合作的动力机制。

图1 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简图

从当前产学合作的情况来看,形成一种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是产学合作的一大趋势。产学合作逐渐从企业安排生产实习等简单方式,向校企共同培养岗位适用人才、学校教师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活动等深层次发展。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援助、培训等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提供场所,在完成实训教学的同时承担企业生产任务,减轻企业厂房方面的投入。企业方面,自觉主动地投入资金和设备,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建立各类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体系的完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并依据自身的环境、条件和人才培养需要采用或创新产学合作的方式,使得我国的产学合作呈现不同的“变式”。从要素组合的特征来看,分为优势互补型和优势加强型;从校企合作的深度来看,分为浅层次合作模式、中层次合作模式、深层次合作模式;从企业参与方式的不同来看,分为“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从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来看,又可分为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委托研究、合作研究、人员互聘、共同创办R&D机构、共同承担国家项目、信息交流等合作模式。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能够衍生出多种合作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固有的特点,以上几种分类还不足以全面概括产学合作的“变式”。高校不论采取何种产学合作“变式”,前提是必须建立在校企互利双赢的基础上,达到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目的。

二、目前我国产学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性角度来看,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还不完善。虽然高等教育和企业组织培训的比例在人才培养途径中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当,但是,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还未形成融合的态势,基本上处于各自分立、自成体系的状态。由此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价值偏离

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使然,企业更倾向于人才的“使用”,相对轻视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企业一方面误以为人才的成长主要靠经验积累,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主动摸索、自我钻研就能具备高水平的技术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着力引进国内外人才,积极实施 “借脑引智”,在招工上盲目追求高学历。实际上,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着弊端:人才的自然成长周期长、效果差、结构不合理,而且会滞后于企业的发展,不能及时对接企业的发展需求;外引的人才流动性大,也需要一定的企业适应期。

(二)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供需错位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文凭,轻技能培训;重普教升学率,轻职教就业率的现象。由此带来高校人才培养脱离企业、行业的实际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企业“人才荒”等问题。一方面是单一的教育模式和不切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培养目标不能胜任人才培养的任务,另一方面是培养了社会并不需要如此众多的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出现了人才的结构性失业。目前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不令人满意,学校在人才的培养上总是与企业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一方面,企业拥有较多的替代性资源,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学校处于“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窘境;另一方面,许多学校在开展产学合作时“只是从自身条件和发展需要出发,忽视社会、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由于学校人才的培养不能与企业形成有效的对接,致使学校的人才供应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产生严重错位。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在进入企业、行业工作岗位后,还需要较长的实际磨练和工作适应期,甚至需要二次培养。

三、技术本科院校产学合作的优势及路径取向

(一)技术本科院校产学合作的优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高等教育的格局也进行了大调整,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地方高职高专院校重组、合并、升格而来,它们的前身有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办学传统。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为了继续发扬原有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实现与老本科院校的错位竞争,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提出“举办本科层次技术教育”,发展成为技术本科院校。技术本科院校大多具有行业背景,在社会人才培养上,更加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在专业设置上,更广泛地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并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在课程与教学上,更加注重与生产实践结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能够很好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这些办学特点成为技术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错位竞争的优势,也是其生存发展的立足点。

技术本科院校根植地方,在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产学研合作上有明显“地利”优势;而老牌本科院校大多数分布于大中城市,与地方接触不多,很难迎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相对于研究型高校来说,技术本科院校在分类定位、历史沿革、校际特色等方面均表现出其专业的“外适性”特点,培养目标定位于地方经济发展中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延展性和适应性;这样的目标定位可以避免与研究型大学、老牌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竞争,又可以弥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的缺失。

(二)技术本科院校产学合作的路径取向

1.紧跟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新世纪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高科技化的趋势,在国际竞争中,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职业和岗位不仅变化更加频繁,个人择业、创业的自由度日益增大,而且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体系还是一个不断向高新技术趋近的动态系统。这些特点和趋势对技术本科院校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上,技术本科院校应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技术本科院校应把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选择与地方基础工业、特色工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进行建设,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既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符合学生的学习类型、学习水平和学习期望,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2.以企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技术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必须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调整专业结构。调整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请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技术员参与教学计划修订,仔细分析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分析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情况,分析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才的需求,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调整,使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按照企业和社会人才培养要求去制定。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是技术本科院校大力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服务企业和社会,促进学生良性就业和学院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吸引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参与,合理开发和确定专业,真正做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缓解学校办学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学校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走向企业、了解企业;由高校专家、企业工程师及企业家组成“高参”,为学校老专业更新、新专业设置出谋划策,使专业设置顺应人才市场需求,贴近企业发展,确保专业设置的新、精、专。

3.邀请企业参与制订培养方案。技术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特别注意加强专业基础、突出综合应用、强化实践训练,重视学生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学习与掌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实验设备投入,改善实验、实习、实训条件。另一方面,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生成技术能力。技术本科院校应在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密切联系人才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主动与相关企业合作,形成多种合作方式,建立由企业行家(或现场专家)、校内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企业中的行业专家参与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4.校企合作构建“双结构型”师资队伍。建立一支“双结构型”师资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脱产挂职锻炼、聘请企业行家作为兼职教师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常见做法。聘请一些企业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目的在于弥补学校技术实习、实训课教师的不足,保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还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的教师还要深入到企业进行调研,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学习,不断丰富专业知识面,加深对企业实际工作的理解,同时也接触了许多平时无法看到的设备,并且了解和掌握到它们的工作原理,而且还培养了设计、安装、调试及故障排查等实际工作能力,不仅更新了观念,提高了业务水平,更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对相关课程体系、重点难点有了更全面的把握,为推进课改、提高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引入企业力量,帮助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毕竟校内实训基地才是学校实习、实训的主体。具体来说,企业因素嵌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着力于:(l)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以实训、实习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要求为依据,并兼顾对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功能要求,聘请企业内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实习、实训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入企业的设备,使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与当前企业生产实际和生产技术发展的装备水平相适应;(2)技术本科院校建设实训基地时,应邀请企业人士参与,对实训基地要全面规划,优先建设受益面大的公共实训基地,特别加强投资较小的、具有仿真功能的计算机模拟实训室;(3)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途径和运行机制,鼓励企业捐助实训基地建设。

除此之外,技术本科院校还应重视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努力建设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的联系,建立成为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使学校的专业教学与生产、管理服务有机结合。

四、深层次、制度化的产学合作:上海电机学院的实践探索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共建共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依托行业背景,具有五十多年技术教育办学历史和传统。在探索本科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上海电机学院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原有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和师资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不相适应。为突破瓶颈,学校充分发挥隶属于企业大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的行业背景优势,积极借助于企业集团的先进技术和丰富资源,同时与上海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展开广泛、深度的合作,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制度化的合作与交流。当前,上海电机学院已与上海电气集团形成产学研共建、共享的柔性机制,同时与上海33家高新技术企业结成了产学研合作联盟。

(一)对接双赢,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

1.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的顶层制度设计。上海电机学院积极实践产学研全方位、深层次、制度化合作的有效路径,明确提出“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使学校与企业通过共建成为一个共同体,确立“互惠、双赢”的合作模式,构建起良性循环的运行体系。

首先,确立学校与企业集团顶层的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上海电机学院与上海最大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签订了《战略联盟框架协议》,成立“上海电气集团与上海电机学院战略联盟委员会”,电气集团总裁和电机学院院长分任战略联盟委员主任和副主任。战略联盟的目标在于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双方的全方位、深层次、制度化合作,加强先进装备制造业急需人才的培养,提升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水平,促进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水平,建立覆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合作开发人力资源等各个领域的长效机制。

其次,在战略联盟框架协议下,双方分别选择下属优势二级学院与产业集团深入开展共建二级学院。经协商,双方共同成立了“校企共建上海电机学院二级学院管理委员会”,其中企业人员占50%以上。双方确定第一批选择上海电机学院的电气学院与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机械学院与上海电气重工集团开展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工作。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总工程师担任电机学院电气学院和机械学院院长,原二级学院院长任执行副院长,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管理委员会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就二级学院建设规划、学科专业建设方案、企业关键技术难题、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及教学过程的安排等展开讨论与决策。目前,上海电机学院与上海电气集团人力资源部正积极研制有关人员交叉任职的相关保障性文件,上海电机学院每年在预算中拨出专项用于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上海电气重工集团每年拨专款100万元用于共建机械学院。

2.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的具体内容。(1)共建学科专业。面向上海的高端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电机学院与产业集团在共建中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在2008年制定的中长期学科专业定位规划中,学校将学科发展重点聚焦于“面向新能源领域的装备制造技术及其相关生产性服务”,明确把“能源装备技术”学科群作为重点建设学科群,联动发展“生产性服务”和“技术文化”学科群,致力于在重大装备共性技术、大型铸锻件技术、风力发电设计与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例如,二级学院电气学院明确与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共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智能电器”学科,其中“风力发电技术”和“新型节能电机”为主攻方向;共建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及仪器”以及“电机电器智能化”等,由企业技术主管和二级学院专业负责人共同担任专业建设的“双负责人”,校企双方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团队。

(2)共建实习基地。为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应用的机会和实践的场地”,电气学院和机械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积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以车间、实验中心、研发中心等为基地,全方位落实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例如,机械学院与上海电气重工集团签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产学研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共建“上海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数控技术服务中心”、“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等,双方联合承接项目,联合攻关企业技术难题,联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电气学院则与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上海锅炉厂、上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有效进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专业认知实习的合作机制。一大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使学校与企业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等方面实现了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设了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3)共建特色课程。二级学院与企业开展校企共建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依托企业,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建构技术整合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体系。具体说,即是以技术学科为主线,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整合相关学科知识体系,将知识内容与技术应用相结合,建设技术学科课程体系。在特色课程建设上,通过与企业共建,课程内容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引入,课程内容为企业所需,教学设备与企业接轨,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较强的解决问题方法和操作技能。例如,电气学院与企业共建了与专业能力相适应的6大课程群,同时建设了一批与企业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特色课程;在培养方案上,约有1/4的教学环节由企业和二级学院共同合作完成;为加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工程项目实验课程的所有案例均来自企业,共建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与二级学院的教师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到学校,为学生讲课、开设讲座或进行实验课程辅导等。

(4)共建教学场所。教学场所,特别是实验室建设与企业接轨,根据企业需求设定教学内容,是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生命力所在。共建二级学院的实验室建设从方案的确定、实验内容的开发和实验过程的实施,均由二级学院的教师与企业开发人员协同设计,做到了课程与实验的统一。例如,电气学院“检测技术”实验室的建设,由上海市教学名师梁森教授根据他10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结合检测技术课程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开发了检测技术实验装置;再如自动化系统集成综合实验室的建设是由电气学院与上海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共建,实验内容以实际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为典型案例,通过3周集中实验,完成对实际工程项目工艺的分析,设计控制方案,完成器件选配、安装调试及编写项目说明书,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电气工程技术项目的系统集成与组织运行能力。

(二)内培外引,打造“双结构“型教师队伍

本科技术教育需要一支理论水平高、兼具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团队,但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历。为此,学校从2007年开始,每年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为期1年的挂职,近5年来共选派60多名教师。学校制定相关制度,除保证挂职教师原有收入外,还特别建立专项经费用于挂职津贴,并将挂职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有机结合,多方推动特色师资的培养工作。挂职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工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挂职结束后,青年教师把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反哺”教学,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发展。2011年开始,学校又与电气集团联手在企业建设“产学研教师践习培养基地”,进一步加大选派博士青年教师到企业工作站开展博士后合作项目研究的力度,进一步把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工作推向深入。

除了内部培养,学校也非常注重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校外人才,并注重与行业联动,通过特聘、全职聘用、柔性流动等方式遴选和聘请了一批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充任专兼职教师。目前,上海电机学院有教师在企业兼任副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一批教师被上海电气集团聘为“科技项目带头人”,全校兼具行业背景和学术背景的教师已占到专业教师数量的50%以上,基本形成了一支“双结构型”教师队伍。

(三)模式创新,试点“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实验区”

在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急需现场工程师后备人才的大背景下,上海电机学院从2008年开始,遴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进行“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试点。创新实验区侧重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面向技术和实践前沿的各类课程建设,吸纳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二是突出强调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确保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环环相扣,并针对不同专业适当提高实践课程比重,特别开设与行业深度合作实施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三是建立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在创新实验区,学校要求教师科研团队要吸纳部分学生,带着学生跑企业,了解生产实际中的难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和创造力。经过几年的实践,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确立为市级特色专业。2011年,学校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成为第二批 “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从而进入国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一方阵。

(四)打破壁垒,构建产学合作协同创新平台

产学研合作平台不仅是学校开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也是学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纽带。上海电机学院与各企业、科研院所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协同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2011-2012年,学校成功获批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上海市属高校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1个上海市大学生就业实习创新基地项目,在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方面有了新的拓展和突破。2012年,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在学校成立,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重型机器厂共同投入约1亿元,打造全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学校还积极融入到长三角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中,先后与江苏省靖江市、浙江省临安市、安徽省芜湖市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地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学校在各地常年派遣1名科技特派员驻守当地工作,为当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牵线搭桥,推广学校的科技成果,把企业技术需求带回学校。

[1]夏建国.高等技术教育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宁滨.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1):6—9.

[3]王义全,赵金洲.以“产学研”战略实现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0(01):11—13.

[4]徐建华.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9(07):39—41.

[5]刘凤云.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10):28—30.

[6]揭育通.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9):196—197.

[7]夏建国.理想与现实:技术本科教育发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

[8]易丽.试论我国校企合作的变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18—20.

猜你喜欢
产学变式校企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结合模式探讨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财务管理专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民生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