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治疗II型精神分裂症疗效研究

2013-05-29 06:19孙国胜普跃梅余贵美卢贵寿
当代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氯氮平氯氮阿立哌唑

孙国胜 普跃梅 余贵美 卢贵寿

II型精神分裂症是以阴性症状为主对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群,临床治疗困难,一般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除氯氮平外)多数认为可能有效,但临床有效率低。阿立哌唑是被誉为第 3 代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的开拓性药物,具有新的药理机制,理论认为对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有效,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依从性高[1]。为探讨阿立哌唑对II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实践疗效,我们进行了初步的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于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II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对象须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ICD-10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2)阴性症状量表(SANS)总分≥60 分[3];(3)排除严重心脑血管及肝肾疾病等严重躯体疾病、阿片类毒品即酒精滥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药物过敏者。共入组 80 例,随机分为两组。阿立哌唑组 40 例,男 24 例,女 16 例;平均年龄(37±9)岁;病程(9.23±7.1)年;平均住院次数(3.6±2.0)次。氯氮平组 40 例,男 25 例,女 15 例;平均年龄(35±9)岁;平均病程(8.9±7.8)年;平均住院次数(5.0±2.2)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入组前已接受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先进行至少 1 周作为清除期观察,对部分不能突然停用原药物的患者可直接小剂量加阿立哌唑或氯氮平治疗,逐步撤去原有药物。阿立哌唑组(康弘制药集团生产,生产时间 20100801-20120603)的初始剂量为 10 mg/d,逐渐加量,10 d内增至 20~30 mg/d,分 1~2 次服用;氯氮平组(洞庭制药厂生产,生产时间 20100203-20120801)的初始剂量为 50 mg/d,逐渐加量,20日内增至 30~400 mg/d,分 2 次服用。两组观察疗程 12 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可根据病情需要酌情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及相应问题的对症治疗药物,但不合并抗精神病类药物。

1.3 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疗效评价采用SANS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2、4、8、12 周末进行评定,评定前 3 名经过统一培训和学习操作手册取得较好一致性(r=0.88~0.90)的精神科医师进行盲式评分,观察评价精神症状的改善情况。疗效标准的判定:SANS总分较治疗前减少>75%为临床痊愈,减少>50%~75%为显著好转,减少>25%~50%为好转,减少<25%为无效。安全性评价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各项检查作安全性评价。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2、4、8、12 周末作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糖、心电图等检查各 1 次。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5.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主要使用频数统计和t检验方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完成情况 80 例中有 67 例患者完成研究。阿立哌唑组有 2 例分别于治疗后第 3、4 周因经济困难家属要求停止治疗而被剔除,完成 34 例;氯氮平组有 3 例均因副反应不依从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 2、3、4 周脱落,完成 33 例。两组上述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 5 例患者因治疗时间未达到 6 周(理论认为精神病药物最短的换药时间)不能疗效分析。

2.2 临床疗效评定 阿立哌唑组痊愈 1 例,显著好转 5 例,好转 13 例,无效 15 例,显效率为 17.65%,总有效率为 55.88%;氯氮平组痊愈 0 例,显著好转 4 例,好转 13 例,无效 16 例,显效率为 12.12%,总有效率为 51.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0.13,P>0.05)。

2.3 特征性阴性症状疗效评定 阿立哌唑组与氯氮平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SANS总分及II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各周疗效比较见表 1。两组治疗后SANS各因子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组治疗 12 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各因子评分比较除兴趣社交缺乏因子在第 4、8、12 周末外,其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兴趣社交缺乏因子从第 4 周末后减分率高于氯氮平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NS总分,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治疗后SANS减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SANS因子分评定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SANS因子分评定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bP<0.01;与氯氮平组治疗后同期比较,cP<0.05

组别 情感淡漠 思维贫乏 意志缺乏 兴趣社交缺乏 注意障碍 SANS总分阿立哌唑组治疗前 21.3±2.4 14.1±1.7 12.8±1.5 14.2±1.5 9.2±1.2 71.6±8.23第 1 周 20.7±2.5 14.1±1.8 12.6±1.8 13.6±1.7 9.1±1.2 70.1±9.47第 2 周 19.2±2.9 13.3±2.0 11.5±1.9 12.3±1.8 8.3±1.3 64.6±9.32第 4 周 16.5±3.7 a 11.4±2.4 a 9.6±2.2 a 10.1±2.1 ac 7.3±1.3 a 54.9±11.4 a第 8 周 14.6±4.3 b 10.2±2.8 b 8.5±2.4 b 8.8±2.4 bc 6.9±1.3 b 49±13.10 b第 12 周 13.9±4.8 b 9.8±3.1 b 8.1±2.6 b 8.4±2.7 bc 6.8±1.4 b 47±14.12 b氯氮平组治疗前 21.4±2.3 14.5±1.8 12.9±1.5 14.2±1.5 9.2±1.2 72.2±8.41第 1 周 21.0±2.9 14.3±1.9 12.7±1.7 14.0±1.7 9.1±1.3 71.2±9.35第 2 周 19.7±3.0 13.2±2.0 11.8±2.0 13.0±2.0 8.3±1.3 a 66±10.27第 4 周 16.5±3.6 a 11.1±2.4 a 10.2±2.4 a 11.3±2.6 a 7.3±1.3 b 56.4±12.34 a第 8 周 14.8±3.9 b 9.8±2.6 b 9.0±2.4 b 10.2±2.5 b 6.6±1.4 b 50.4±12.53 b第 12 周 14.0±4.3 b 9.4±2.8 b 8.7±2.6 b 9.9±2.7 b 6.7±1.5 b 48.7±13.40 b

表2 阿立哌唑组与氯氮平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4 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阿立哌唑组与氯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 2。阿立哌唑组出现不良反应 10 例(27.78%)。而氯氮平组发生不良反应 24 例(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P<0.0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II型的临床分类是由Crow1980年根据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变化和病理解剖学改变提出来的,相对于精神分裂症I型而言,它以阴性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特征,神经认知有一定改变,内在机制中主要问题之一是脑细胞的退化,脑内多巴胺功能的衰退,所以临床治疗治疗相对困难,预后不良[4],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有效,但总体不理想。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目前的治疗策略是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体,谨慎使用氯氮平治疗[5]。作为第三代抗精神病药物的阿立派唑,在抗精神病作用的药物机制中认为能够使多巴胺D2功能得到部分激动同时阻断 5-HT2而发挥作用,与精神分裂症II型所需要的治疗机制相近,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改善认知功能,几乎无EPS和不引起催乳素增高[6],与氯氮平相比有较好的安全性已经是精神科临床的共识,部门学者认为对阴性症状可能比氯氮平更有价值[1]。

本研究表明,阿立派唑治疗的精神分裂症II型的各个临床核心症状有一定疗效,总有效率来看阿立派唑为 55.88%,氯氮平 51.52%,与氯氮平效果相近并严重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治疗第 12 周末各量表总分仍继续减少,提示临床对这类病人的治疗需要更长的时间。SANS因子分析表明,阿立派唑对兴趣社交缺乏因子的疗效优于氯氮平,临床观察分析认为可能与阿立派唑的过度镇静及活动减少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有关。阿立派唑可能引起失眠、恶心、轻微的头晕、静坐不能等可以影响到日常功能的不良反应,有时也需要积极的处理,部分患者经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应,但无氯氮平使用中出现的肝脏、心电图、粒细胞减少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治疗早期两种药物都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大部分出现在药物使用的一周以内时间,氯氮平可能到两周左右,与药物适应性有关,所以要根据不同体质适当减缓加药速度,尤其是对年老体弱和营养不足、已存在躯体疾病等患者在治疗早期应加强监护,每日体检,配合适当的支持治疗。

综上所述,阿立派唑治疗的精神分裂症II型虽然总的疗效仍不能让人们满意,但与现在推荐的氯氮平疗效相当,安全性较高,更适合临床应用。对于精神分裂症II型我们总体的认识仍是有限的,早期预防仍是关键所在,药物治疗在早期治疗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中晚期治疗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1]沈渔邨.精神病学[M].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48-849.

[2]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精神障碍分册[M].10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9.

[3]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01.

[4]江开达.精神病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2-123.

[5]江开达.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实用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2-123.

[6]MICHAEL GELDER.牛津精神病学教科书[M].刘协和,李涛,译.5 版.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610.

猜你喜欢
氯氮平氯氮阿立哌唑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莫沙必利对氯氮平所致低结肠动力的临床疗效研究
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及药物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氯氮平引起便秘的早期预防和护理
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PRL和SOD的影响探讨
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博思清与氯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