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技人员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3-05-24 06:17张屹立周增桓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新医改

张屹立 周增桓

摘要: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学历层次和诊疗技术都还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空间。以新医改为背景,在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医改;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21-02

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制度,它是以在职人员作为培训对象,使其能在工作之余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以及新的技术,目的是使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能够不断学习国内外较新的知识,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步伐…。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继续医学教育的理念,目前已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继续医学教育基本制度。但随着新医改的推行,针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一、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人才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是基本卫生服务项目的主力军,是影响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数量、质量和效果的核心要素,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政府“强基层”的核心内容。根据2011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从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上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在学历构成上,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水平普遍较低。2009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中,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17.90%和5.30%,与2005年相比,虽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分别为5.50%和3.10%;在村卫生室人员中,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员几乎为0;从全国情况来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为60.40%,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分别为57.00%、38.70%和4.51%;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分别为61.30%和95.49%,占主导地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学历层次和诊疗技术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有必要强化针对基层医疗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契合新医改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为“强基层”做贡献。

二、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实施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还略显不足。认识上的不足体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基层广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目前虽有所提高,但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主动性还略显不强,突出表现为部分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还不是自愿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总是迫于“单位要求”去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经常存在一部分人员晚到早退的现象,甚至听取报告的目的也单纯为了领取学分证,并没有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基层医疗机构对员工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这源于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某些基层医疗机构的领导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考量,在进行决策时往往怕花钱也怕影响工作,会在主观上限制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这种陈旧的观念和思想将使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缺乏后劲,影响基层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2.管理尚欠规范。目前,继续医学教育大致包括学历继续医学教育和非学历继续医学教育两类,学历继续医学教育一般由高等医科院校主办,非学历继续医学教育的主办单位包含高等医科院校、医院、行业协会、学会等。特别是非学历继续医学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还不健全,没有组织对提供和实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机构进行资格认定,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仅停留于项目评审,很多省市级项目评审也不够严格,缺少对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的监督检查与评估,缺少项目的学分授予标准等。各基层医疗机构在执行上也普遍存在应付了事、要求不严的现象。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建立合理的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标准及其完善的规章制度。

3.经费与待遇尚难落实。有学者指出,由于补偿机制不完善,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缺乏稳定的经费投入及增长机制,基本建设还比较薄弱,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人员工资水平较低,难以吸引人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了药品加成,如果相应的补偿机制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将捉襟见肘,还要对本单位的医疗从业人员进行全员性的经费补贴,往往很难承受。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都是个人承担其全部的继续医学教育费用。经费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部门搞好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拓宽继续医学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待遇问题的解决需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领导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知与重视程度。

4.师资问题也较突出。目前,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师资队伍以兼职为主,他们大多来源于高等医科院校和不同层级的医疗卫生机构,这样的一种队伍构成有其两面性:一方面,由于他们的学术水平较高,在教学科研的一线工作,他们能接触到临床与科研的前沿,能保持教育内容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应用性;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专家只是对某一医学领域比较在行,无力对基层医疗机构急需的全科医生展开培训,换句话说,就是现有的师资还无力培训基层急需的全科医生,仍然难以与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高期望值相匹配。因此,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该层次专家教授积极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将他们充实到为基层医疗技术人员提供继续医学教育的教学队伍中来。

三、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要转变思维、提高认识。目前,人类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老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为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和新医改的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卫生技术人员都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认清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医学知识,不断地夯实新的临床医学技能,才能在激烈的医学人才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重视本单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应设立专职岗位管理本单位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列入单位领导的目标管理中,使之作为单位领导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2.要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的全过程管理。首先,要明确界定实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主体,指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部门;其次,要明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类别与举办形式,建立项目认定程序,建立各类别各形式项目的学分授予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再次,要明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认定程序,各实施医学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要对不同类别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进行评审、监督和实施效果的评估;最后,要将继续医学教育与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自身利益挂钩,将继续医学教育与执业资格并重,将其作为人员准入的法定条件,引导和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倡导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与其年终考核、岗位聘任、晋升晋级联系起来。

3.要多渠道筹集经费。新医改强调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强调政府的责任,增加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包括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经费支持和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等;其次,拓展继续医学教育经费来源空间,促进相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取得它们的经费支持,为基层医疗技术人员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创造良好条件;最后,基层医疗机构和技术人员要积极申报科研课题,争取更多项目经费支持,为自身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学术会议或参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学习创造条件。

4.要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功能。首先,各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承担基层医疗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要组织相关人员集体攻关,开发适合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参与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照新医改的要求,在基层医疗领域特别应将全科医学专业纳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专业类别,同时搞好师资的培训;其次,相关医疗科研部门在积极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同时,还应开发相应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重视新技术、新产品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与推广;最后,各继续医学教育机构主体要采取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人员需求特点,可采取的培训方式包括短期培训、进修学习、自学等,还可采用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研讨班等形式进行,以方便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选择参加。

[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10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编号:20101902);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度教学改革课题(编号:JGYB2010034)]

[张屹立: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基层医疗机构新医改
继续医学教育对服务基层医务人员的研究
新医改政策下大学生医保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对聘用人员管理的思考
浅谈基层卫生机构债务化解
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分析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基层医疗机构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提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