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海产品创伤弧菌污染现状调查分析

2013-05-24 00:16权玉玲胡晓宁申艳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1期
关键词:海产品溶血性食源性

权玉玲,胡晓宁,张 璟,申艳琴,兰 光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逐渐呈现多样化,食用海鲜食品的数量逐年增加。甘肃省位于西北地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海鲜市场日益繁荣,海鲜品种繁多,但市售海产品卫生状况无任何监测资料。为了解甘肃省海产品创伤弧菌的污染现状,为预防由创伤弧菌引起的感染及食物中毒提供基础资料,我们采集了230份海产品进行创伤弧菌的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数量

样品采自甘肃省各地区大型超市及农贸市场,按照无菌采样原则采集鲜冻海产品230份,包括贝类45份,虾75份和鱼类110份。将样品置4℃条件下保存,4小时内检验。

1.2 培养基及试剂

创伤弧菌增菌液、多粘菌素E琼脂(mCPC)分离培养基、弧菌微量生化鉴定管均购自北京陆桥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VITEK革兰氏阴性菌鉴定卡购自法国梅里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标准菌株

创伤弧菌标准菌株ATCC27562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经VITEK革兰氏阴性菌鉴定卡鉴定符合该菌的生化特征。

表2 创伤弧菌阳性菌株VITEK鉴定试验结果

1.4 检测方法

依据《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创伤弧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 g,加入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225 ml,拍击式均质器拍击2分钟,36℃培养8~18小时,划线分离于改良纤维二糖多粘菌素B、mCPC,36℃培养18~24小时,挑取3个以上典型的黄色可疑菌落,接种于3%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琼脂上进行纯培养;36℃培养18~24小时后做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3%氯化钠三糖铁初筛;36℃培养18~24小时,氧化酶阳性、革兰氏阴性多形性短杆菌的可疑菌做嗜盐性试验,嗜盐性试验符合者用VITEK 2 Systems革兰氏阴性菌鉴定卡鉴定确认。

2 结果

2.1 创伤弧菌检测结果

230份海产品检出创伤弧菌11株,总检出率为4.78%(见表 1)。

表1 230份海产品创伤弧菌检测结果

2.2 创伤弧菌阳性菌株VITEK生化鉴定试验结果(见表2)

经VITEK革兰氏阴性菌鉴定卡鉴定为创伤弧菌,可信性为99%,为非常好的鉴定结果。

3 讨论

创伤弧菌是一种嗜温、嗜盐、嗜碱型的海洋致病菌,与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肠炎弧菌同属致病性弧菌。1970年Roland首次报告感染创伤弧菌的病例;1976年Hollis等首次从感染者血液中培养分离出该菌,完成了创伤弧菌的分离与鉴定;1979年FarmEr将其命名为创伤弧菌;2006年 8月《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将创伤弧菌列入最危险的细菌之列[1]。创伤弧菌能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坏疽性伤口感染及败血症,致死、致残率很高。人类感染通常因食用生的或烹调时间不够的受创伤弧菌污染的海产品,或皮肤伤口接触带菌的海水和海生动物而造成感染。慢性肝炎病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感染此菌后,病死率高达50%以上[2]。

由于创伤弧菌广泛存在于近海和海湾的海水及海底沉积物、牡蛎、鱼、虾等海产品中,是海产养殖中最常见、流行性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原菌之一,加之创伤弧菌所致败血症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是一种致命性的重要疾病,因此创伤弧菌引发的食物中毒或伤口感染备受关注,目前许多国家已将该菌列为海产食品中卫生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近年来我国也发现了由创伤弧菌导致的散发病例[3]。由于不同于一般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加之对该菌的认识还有差距,因而创伤弧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在我国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为预防创伤弧菌引起的感染,我国2010年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工作中将创伤弧菌列为海产品的必检项目,全国沿海城市率先开展了海产品创伤弧菌的监测,旨在调查我国海产品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以防止创伤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

3.1 甘肃省海产品存在创伤弧菌污染

检测发现,甘肃省230份海产品检出创伤弧菌11株,总检出率为4.78%,贝、鱼、虾类均有检出,贝类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虾类、鱼类。陈艳等[4]对东南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创伤弧菌的监测发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创伤弧菌的带菌率为20.00%;Yano等的研究显示,中国零售海产品创伤弧菌总带菌率为33.00%;黄彦等[5]研究发现,虾样品中创伤弧菌阳性率为85.00%。由此看出,甘肃省海产品创伤弧菌检出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原因可能是甘肃省为内陆高原地区,海产品多由沿海地区转运而来,数量品种不如沿海地区丰富,此次检测样品数量及品种有限。虽然此次创伤弧菌检出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但仍说明甘肃省海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创伤弧菌污染,因而存在创伤弧菌引起食物中毒及感染的潜在风险。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对海产品卫生状况应高度重视,继续加大主动监测甘肃省海产品创伤弧菌的力度,为海产品的食品卫生监督提供翔实的依据,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3.2 甘肃省海产品微生物污染菌相复杂

此次海产品除检出创伤弧菌外,还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说明甘肃省海产品污染菌相复杂,污染较为严重。甘肃省海产品多由沿海地区转运而来,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主要采取加冰块降温或者人工配制海水养殖海鲜,且不同品种混合存放,加之夏秋季节气温高,极易造成海产品之间微生物的交叉污染及繁殖。朱海明等[2]对广东省部分海产品创伤弧菌的污染监测发现,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海产品创伤弧菌的污染率相对增高,因此夏秋季节食用海产品要更加注意,防止食物中毒发生。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对海产品市场的卫生监督,从采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上最大程度地减少微生物对海产品的污染,预防创伤弧菌引发感染事件的发生。

4 对策

4.1 加强海产品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督监测

海产品是致病性弧菌食源性感染的主要食物媒介,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创伤弧菌肠炎主要由海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或与海产品交叉污染的食品引起,尤其是进食生的或未熟透的牡蛎等海产品。近年来,生食海产品日渐成为内地城市的消费时尚,市场生食海鲜品种逐渐增多,生食海鲜的人群随之增加,如果生食海产品加工人员卫生意识差,加工环境卫生状况不良,生熟不分,极易导致产品之间交叉污染,增加生食海产品创伤弧菌食物中毒的危险。因此,生食海产品的安全性应引起卫生监督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生食海产品的卫生监督监测,严格个人卫生制度,采用专用工具加工,炊具必须严格清洗消毒,生、熟用具分开,防止操作时交叉污染,以防创伤弧菌引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4.2 加强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

为预防个体消费者创伤弧菌感染及食物中毒,应加强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海产品食用卫生知识及对创伤弧菌的认识,指导消费者在接触海产品时最好戴上手套,以免被海产品刺伤,防止身体感染创伤弧菌;食用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时一定要清洗干净,煮熟蒸透,确保杀死病原微生物,对加工好的海产食品低温储藏,防止微生物繁殖,确保食用的安全性。

5 小结

1992—2001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数据显示,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居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之首[6];潘军航等[7]对腹泻样本中创伤弧菌的检测分析报告指出,创伤弧菌可能与副溶血性弧菌一起通过牡蛎等海产品复合感染生食者,而且显示为具有较强毒力的基因型。本次监测时我们同时主动监测了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结果显示,甘肃省副溶血性弧菌在海产品中检出率达到12.50%,说明我省海产品存在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的双重污染,期望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高度重视甘肃省海产品的卫生监督,有必要对甘肃省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污染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并且依托国家“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对全省腹泻样本进行创伤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以便对海产品进行全面的安全性风险评估,预防、控制海产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1]邢丽萍.创伤弧菌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7):1833-1834.

[2]朱海明,严纪文,宋曼丹,等.广东省部分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污染监测[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4):78-80.

[3]朱凤,李克.深圳市售海产品中创伤弧菌检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4):387-388.

[4]陈艳,梅玲玲.东南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监测[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9(4):344-347.

[5]黄彦,李秀桂,王红,等.海产品对虾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7):1780-1781.

[6]邓志爱,陈佳旋,李孝权,等.广州地区海产品和珠江水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监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5):1237-1239.

[7]潘军航,叶菊莲,朱敏,等.腹泻样本中创伤弧菌的检测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1):59-61.

猜你喜欢
海产品溶血性食源性
新时期海产品无机砷检测与含量控制策略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交易总额超3000亿元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放置方式的溶血性分析
养殖户安全海产品生产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青岛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