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双宾动词“传递性”的认知分析

2013-05-14 11:20黄维维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9期
关键词:构式介词语义

黄维维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双宾构式是人类对世界认知的结果,它是构式理论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应用面很广,涉及的动词也很多。所谓双宾构式DOC(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简单的说,就是指一个谓语动词后面同时带上两个宾语。从意义上看,双宾语构式就是一个行为将某一客体造成某种结果。这一客体通常指人,是该行为的间接受事者也称与事者;某种结果通常是某个具体物体,称受事者。基本构成形式为S+V+N1+N2(S为施事者即动作发出者,N1为与事者即事件参与者,N2为受事者即被转移物),基本构式的含义是S通过V的动作将N2转移给N1。Langacker(1999)概括英语双宾语结构的语法意义为“来源→目标”,即物体只能从施事者向与事者的方向转移。根据Goldberg,双宾结构的原型意义应为:

(1)S是意愿性施事者;

(2)N1是有生命体,且为意愿性受益者;

(3)N2为具体事物;

(4)N1应当领属N2。

张伯江(1999)就把双及物结构的原型特征总结为“施事者有意地把受事者转移给接受者,这个过程是在发生的现场成功地完成的”。张建理(2011)也将双宾构式的典型承继句细致地表述为“某人A当场将属于他的实物B转移至另一人C,因此产生所有权的相应转移”。赵姝媛,许曦明(2010)将以往的研究视角归纳为3类—纯语义视角、生成句法视角及认知语言学视角,并对每一种视角进行了详细阐述。

尽管研究的角度不同,但这些学者对双宾构式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即受事经历一个被“传递”的过程。笔者认为,虽然英语双宾结构本身具有很强的“给予义”,但动词所具有的“给予义”也不能忽视。本论文拟将探讨三个问题:(1)进入英语双宾构式中的动词应具备哪些条件?(2)这些动词之间是否存在“传递性”强弱的差异?(3)从认知的角度看,什么样的传递是成功的?

一 英语双宾动词的分类

对于第一个问题,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张建理(2011)在总结前人研究的结果中发现,在16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文本中,英语双宾语结构中的动词已经缩减到只具有“给予类”意义这个范畴的动词。像剥夺类动词(bereave),指令类动词(command)和驱除类动词(dismiss)等已经被排除在外。

徐盛桓(2001)以英语为对象,归纳出能进入双宾构式中的动词可分为三类:

(1)动词本身有给予义。比如give,hand,send,pay,throw,pass,deliver,offer,bring,lend,serve 等。

(2)动词本身没有显性给予义,但现实蕴含有给予义,如 tell,teach等。

(3)动词本身没有给予义,只是潜在地有给予义,如sing可能只为了自娱没有刻意给听者听。

王寅在此基础上加上了“负给予类”,他认为这样的分类同样适合汉语的双宾语构式。对于双宾构式以动词是否本身具有“给予”义为标准进行分类时,分类结果中处于最高级的是具有给予义的动词,接下来是潜性给予义的动词,然后是本身不具备给予义的动词以及表示拒绝义的动词。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能进入双宾构式的动词首先满足的条件必须是具有“给予”义即“传递”义,且不管这种“传递”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其次,动作的发生必须涉及三个论元,不管是现形的还是潜在的;且被传递的物体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

二 英语双宾动词“传递性”强弱分析

既然双宾动词都有“传递”义,那么在“传递”的强弱上会有怎样的差别?张健理(2011)从Colleman和de Clerck在1710~1920年间参与双宾构式的动词调查中截取出现频率最高的动词,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词频:

Give(906),tell(176),show(121),send(110),make(106),bring(58),pay(48),offer(46),afford(41),allow(28),teach(27),get(22),ask(21),cost(20),write(20),leave(19),wish(19),promise(12),deny(10)

这些动词主要表实时和延时,其中“give”的给予义最强,词频最高,到后来的“leave”,“promise”,“deny”表示的给予义与词频成正比,甚至“deny”已具有负给予义了。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使用频率越高的动词表达的“传递”义越概括,动作越具体;相反,表达的“传递”义越笼统,动作越抽象。以“give”“send”“leave”为例:

(1)a.Give him my best wishes,and ask him to come and have coffee with us.(BNC-H9U985)

b.Give Cornelius my best wishes and tell him I hope he gets well soon.(BNC-HWN591)

(2)a.Your Board and employees at all levels send you our very best wishes for a prosperous future with Palatine.(BNC-CDF2039)

b.We join MKM in sending our very best wishes to L.A.‘Arune and all the Thai knitters of Nongkhai province.’(BNC-CGU793)

(3)a....may thank you very,very much indeed and I leave you with best wishes for a highly,highly successful birthday year.Bye(BNC-JNG7)

b.Registration,Registration Department to take early retirement.She left with the best wishes of all her colleagues--plus a colour TV which was presented to her by(BNCGX938)

以上例句中表示“传达最真诚的祝愿”中的“传达”分别使用了“give(906)”,“send(110)”和“leave(19)”,虽然双宾构式本身有“传递义”,但动词本身具有的传递义也不能忽视且有强弱的差别。因为如果这三个动词表达的“传递”力度等同的话,那么就可以用其中的一个来表达同一种意思。既然存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说明这三个动词的“传递”力度存在认知上的差异。仅从纯语义的层面分析,只有动词“give”具有“纯粹”的给予义,(Random House Webster’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对give的释义是:present freely and without expecting something return),而其余两个动词或多或少地存在除给予义之外的其他内容,如send=[GIVE+TOWARDS THE RECEIVER],leave=[GIVE+IN CERTAIN MANNER];从认知的层面分析,具有纯粹“给予义”的动词表达的传递性最强,施事将受事传递给与事这个动作突显,施事想要“传递”的意愿是自发的,双方在心理上都是受益者。反之,“给予义”较笼统,表达的传递性弱,折射出施事者的非自发性甚至有被强迫的心理,与事者未必收到或接受施事者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give”的传递性最强,体现施事者的自发性和意愿性最强,与事者在心理上成功接受了施事者的行为,具有褒义色彩;相比之下,“leave”传递性最弱,施事者的自发和意愿性相对较弱,与事者在心理上未必会接受施事者的行为,在某些语境中可能具有贬义色彩。

三 英语双宾构式中动词“传递“意义的实现

在“give someone somebody’s best wishes”中表示的成功传递仅仅只是心理层面上的,那么在现实层面上的传递是不是也是成功的呢?也就是施事将受事已经在说话的当下成功转移到与事的手中。比较下面两个例子的语义:

(4)a.Bill sent a walrus to Joyce.

b.Bill sent Joyce a walrus.

转换生成语法认为从句子的表层结构来看,这两句话表达的是同一种意思,即Bill给Joyce送了一只海象。两句话都是从同一个深层结构衍生出来的。但Langacker倡导的“认知语法”主要从人类的“认知和识解”角度研究语言结构,研究人类语言系统的心智表征,克服传统语法过分强调客观标准而忽视主观认识的倾向,充分考虑到人的认知因素在语言结构中的反映;它通过构建意象图式来描述同一个情景,通过对意象图式的分析说明表面意义相似的句子,实际存在语义上的细微差别。如图1所示。

图1中的圆圈B,W,J分别代笔不同的三个人,即施事,受事和与事,大圆圈代表施事和与事各自实施自己行为的领域,粗线条代表了相对突显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两个句子的意象图式具有相同的基本构建,这说明它们表达的语义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即Bill通过“送”这个动作将一头属于自己的海象转移到Joyce所占有的这个领域。但不同的是,(4)a中的介词“to”着重于物体移动的位移,即它的动态过程,根据“to”的意象图式,它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物体移动的路径,因此图1a的粗线部分就突显出了这样一条路径。同时我们可以根据“to”具有动态移动的特点做出这样的推断,即Bill和Joyce相隔的距离可能很远,需要运动一段路程才能进行成功转移。此外,双宾构式本身具有的“传递义”加上“send”的“传递义”,再加上同样具有“传递义”的介词“to”,从认知的角度看,可以说明为了实现“传递”这个目标,施事需要花费额外的付出努力,这样的额外努力也就是之前分析的需要经历一段路途才能成功将受事转移到与事手中。而对于(4)b,双宾动词“send”后直接接与事,然后受事,这是最标准的双宾构式用法,即所谓的原型用法,Goldberg(1995)将双宾构式定义为“施事论元发出动作而致使某物体成功转移至与事者”,这样看来此结构着重的是与事成功拥有受事这样一个事实。因此图1b突显出的是Joyce所属领域。因为没有“to”这样一个具有动态移动的介词,因此我们就可以推出(4)b可能隐含这样一个事实,即Joyce和Bill相隔距离很近,不需要进行一段距离的位移,海象已经在说话的当下成功交移到Joyce手中。

在上面的例子中,本文分析了当双宾动词后接介词“to”时,表示受事是需要经历一段位移才能被成功转移的。除此之外,除了接“to”,最常见的是接“for”,如:

(5)a.Would you fetch me a glass of water?

b.Would you fetch a glass of water for me?

(6)a.She made her daughter a new dress.

b.She made a new dress for her daughter.

结合图2分析,例句表示的看似无关的活动实际上具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有一个起始点,或称始源,沿着一个路径到达终点。它们都遵循“起点—路径—终点”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路径图式(PATH SCHEMA)。通过路径图式可以看出,“to”表示的位移具有单向性,只表达一个单一的方向或过程,而“for”表示的位移具有双向性,表达两个方向或过程,即A先要实施fetch/make,然后“给予”B。很明显“for”涉及了两个过程,即在说话的当下施事者并未将受事者成功转移到与事者手中,必须先完成了这两个过程才算成功传递。因此可以做出这样假设,对于双宾构式的句子,如果动词后面所接的介词(to/for/over等)具有动态移动的特点,那么这个动词表示的“转移”可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达到与事者,反之,如果动词后面直接接与事者那么就可以认为受事者在当下已经被成功转移了。

四 结语

双宾构式一直是国内外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多数研究着重从构式语法的角度探讨结构本身的“传递性”,和从历时或共时的角度讨论动词的分类。很多学者认为英语产生于偏重理性思维的西方,表现为形和语言,其特点是具有严格的句法规则,所以双宾构式一旦确定,它的含义就趋于单一且固定,即只有“给予”义,结构本身可以允许不具有“给予义”的动词进入构式,以其坚固稳定的构式意义使动词携带“给予”含义。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动词的“给予义”,认为动词内部语义表达的“传递性”强弱跟施事者的意愿存在认知上的关联性;也通过利用与动词搭配的介词“to”“for”的意象图式分析了构式表达的“传递”在认知和现实层面上的成功性。希望能使语言学习者对动词内在的语义系统有一个新的诠释和理解角度,将人类的体验感受与双宾构式的语义和语用联系起来,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双宾构式的“传递”意义,同时加强人们理解事物的能力。

[1] Golgberg A E.Construction: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2] Geeraerts,Dirk.Cognitive Linguistics:Basic Readings[M].The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2006.

[3]陆俭明.词语的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J].外国语,2004(2):15-20.

[4]李伯约,刘井玉.英汉双宾语结构分层分类新探[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5(4):52-57.

[5]李佳倩,李良炎.汉语双宾语句认知语言学研究评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2):59-70.

[6]王 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7]汪宝冰.意象图式理论在双宾语结构转换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5):173-175.

[8]徐盛桓.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81-87.

[9]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J].中国语文,1999(3):175-184.

[10]张建理.英汉双宾语句认知对比研究[J].外国语,2006(6):28-33.

[11]赵姝媛,许曦明.英汉双宾的认知对比分析:构式理论的视角[J].西安外国大学学报,2010(4):44-50.

[12]张建理.英汉双宾语构式的历时演变探究[J].浙江大学学报,2011(3):150-158.

猜你喜欢
构式介词语义
介词和介词短语
语言与语义
介词不能这样用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