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2013-05-14 11:20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9期
关键词:湖南课外竞赛

仇 怡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一 研究背景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确立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是现代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预备队,在广大青年创新工作中发挥着生力军作用。实践证明,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已日益成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并逐步涌现出众多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及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等。这些课外科技活动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了一批在科技创新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产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发明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近年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和参与情况,完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机制,着实提高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质量,创新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组从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现状调查入手,客观地分析了目前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改进方案,并尝试探索相应的长效机制,旨在推进湖南科技大学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包括湖南科技大学部分分管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的教师,学校、各学院担任科学技术协会的学生干部以及部分普通学生。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湖南科技大学各年级的本科生中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问卷958份,回收率为95.8%,有效问卷903份,有效率为94.3%。(2)文献资料法:网上查询和收集2008年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相关文献,并进行了归类整理。(3)电话访问法:电话访问各学院分管科学技术协会的老师,了解和记录各学院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情况,并整理为数据。(4)个别访谈法:对部分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的学生干部进行访谈,并召开了系列座谈会。(5)数据统计法:将调查所得全部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并加以分析和整理。

三 现状与问题

1.学生自觉参与意识有待增强。从调查情况来看,只有47.6%的学生参加过校、院级课外科技活动,只有27.7%的学生自愿参加各种课外科技讲座,仅有15.4%的学生参加过正式科技竞赛或参与过竞赛组队,而有将近10%的学生则没有参加过任何课外科技活动(见表1),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不强。

表1 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一览表

2.缺乏有力的支撑体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学校对科技竞赛获奖的师生给予了配套奖励,同时省级或国家级科技竞赛活动也吸引了部分企业和商家的加入,但还是有很多科研成果受到校企信息不对称、成果孵化基地有限、经费短缺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多处于前期研发阶段,成果转化力度很小,效果欠佳(见表2)。

表2 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成果统计与转化表

3.缺乏科学的组织和系统的管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由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和组织并没有形成联动机制,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在调查中,有43.8%的学生由于很难找到合适的指导老师指导参赛,也有很多学生由于资金(26.2%)或专业限制(18.4%),较难组织团队参加这类竞赛,导致活动的实效性、广泛性和延续性难以得到保证(见表3)。

表3 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遇到的主要困难

四 对策建议

1.强化责任意识,全面营造氛围。要切实做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激发教师的热情,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动员广大师生踊跃参与到科技创新工作中来,要在全校形成一种“人人想参与,人人能参与”的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各相关职能部门、各教学院要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意识,积极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2.开发社会资源,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学校不仅要立足学校学生培养方案,从机制、体制、经费等方面着手,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还要积极开发和吸引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创造条件,同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为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搭建平台,将大学生的优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并依托基地群培养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

3.科学统筹规划,形成长效机制。要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以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为载体,着重创新实践过程管理;以“挑战杯”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为平台,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以校园课外科技活动为依托,以点带面辐射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参与;以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为突破点,将知识技能转化成生产力。通过形成联动机制、科学管理和规划,创新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与自主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

[3]陈向贵.云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分析与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4]朱李楠.基于委员会的校企合作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J].黑龙江教育,2008(7).

猜你喜欢
湖南课外竞赛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小满课外班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岁月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