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广
摘要:语文教育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上,更体现在它的人文性上,本文分别从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情感世界、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几方面阐明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在学生素质培养中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我们应重视语文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育;素质教育;学生素质;培养;作用
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中学文学教育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在掌握和运用语文能力,增强语言感受力,提高文化素质,陶冶思想道德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一、语文教育是任何学科教育的基础,它在学生素质培养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2.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浮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些指导和提示是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3.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讲完《皇帝的新装》之后,可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课文中的皇帝和大臣一样的人?当会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的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水平直接相关。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能培育学生的情感世界。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作为关注学生情感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而且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情感、评价情感的条件。没有感情的文章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情的课堂没有活力,没有活力的课堂难以激起学生心灵涟漪……
5.能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素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借助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完善学生心理素质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教《警察和赞美诗》中,可以故意告诉学生这篇文章的最后结尾的一段警察和苏比的对话是多余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我们利用教学反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消极心理,可以通过让学生写周记,写随笔的形式,让学生袒露自己的思想,对学生在这一关键时期出现的生理、心理的困惑,通过笔谈的方式一一给予解决,使学生以健康的心态、乐观的精神迎接学习。我们还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完善学生心理素质。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们体会到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言。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舍己为人的无私精神。他们都极容易感染青年学生,都是使学生心理健康向上的催化剂,她们一旦被学生的心理所接受,不但能使学生形成崇高而伟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而且会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高层次的境界。
二、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语文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一种生命塑造。语文教育本身就是用‘语言构筑人的精神世界,构筑人的生命本身。所以,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将人文精神灌注其中,这也是社会的要求。”
1.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内容。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领袖人物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名言警句,像屈原行吟江畔,虽屡遭打击,但爱国之心不改的高尚情操;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堂堂正气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正面人格教育的极好素材。这些内容是课文的重点,教师对其进行深入阐述,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们理想的人格目标。
2.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语文教学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就必须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应该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和理解作品,在此基础上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潜质。在课堂中,教师就不应该只拘泥于教学参考书上的既定答案,只要学生的答案有一定的合理性,就不应该轻易否定,而应该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及时肯定学生的一些独辟蹊径的但又合乎情理的见解。
总之,语文素质教育从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审美教育等方面,全面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的实现,其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说,离开了语文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深知责任的重大、任务的艰巨,应自觉地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做好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