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伟
摘 要: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出发探讨高效课堂的方式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探讨了实践中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中不断地加以改进。
关键词:有效性;自主性;创新;引导;集团作战
一、传统教学课堂的低效教学模式和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冲突
如果我们走进传统的教学课堂一定会见到如下情境:老师在课堂上声嘶力竭的吼,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的听。老师发觉对学生灌输不了,就再次加大音量甚至配上扩音器力图使学生在昏睡的边缘再次拉回到全神贯注的状态,可是事与愿违学生疲惫不堪,于是乎老师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整节课老师的讲占了70%的时间甚至更多。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的时间几乎为0。长此以往渐渐形成老师在课堂上痴迷于自我陶醉式上课“艺术”,学生也渐渐失去学习的自主性,被动的接受所谓的知识点。而这样被动得来的知识终究不是学生自己自发学习到的因此造成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率极高,常常过一段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遇到题目就不会懂得怎么应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答。为避免遗忘就得不断的加大作业量、不断地模拟考试,使得学生疲于奔命。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使学生最终彻底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走向极端。能坚持下来的学生也只能成为解题的机器。而对于教育促进人类发展的本源——创新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却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二、实现高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在新课程理念下,提倡教学突出学生为主体,把老师在课堂的教学由重视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自发、自觉的感悟科学的美好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真正体现“三维目标”。下面我就结合近年来在我教学过程中体会新课程理念,施行有效课堂的做法谈点个人的心得体会。
有效课堂是相对低效课堂、甚至是无效课堂而言的。它的课堂过程一定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学习对知识自发的探究性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群体合作性。它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主体感从而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领悟知识使学生感到知识不再是教材中难以接受的文字和公式而转变为学生能够加以应用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进一步加强情感的交流,认识到知识得来的不易和知识对生活的巨大作用,使其情感的到进一步的升华。真正体现结论和过程的统一,知识和情感的统一。
1. 要敢于抛弃旧有的教学模式,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这种教学理念口号喊了几年而真正实行起来却总是因为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形成难以扭转的惯性。即使实行起来也大多流于形式:让学生预习一下课本(没有说明预习的方法)等回到课堂上时又是老师在唱主角,还是难以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因此要体现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做到先学后教,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彻底的了解学习内容,有效的预习课本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本人在教高中物理3-1第二章§4节《电容器 电容》这一节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影响因素时就设计了以下几个预习问题:①电容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②如何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大小?需要什么样的器材?③测量的方法是什么?(可参照高一时的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④静电计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的说明。(此项在预习提纲中给学生以详细的说明)。由于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因此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能很好、快速的完成该实验,使其前天的预习得到充分的验证。并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使得整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能迅速的掌握知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又能使学生自主的对知识进行探索、获取。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的能力,一举多得。因此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为主,就必须在备课时要充分备到学生的预习学案,在教材处理上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准备时间。从而打破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从被动的“听”知识转化为主动的“学”知识。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 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的关注到学生对知识的最终把握程度,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解题,甚至是解某种类型的题目而对同一类型的题目做大量的练习,为求达到最终的解题,更确切的说是分数的提高而全然不顾学生身心以及认知发展的规律。试想在此教学环境下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学会知识、领悟知识、对知识感兴趣不是缘木求鱼吗?有效课堂的有效性是重视结果更是重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具体表现在:在认知上学生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在情感上学生从不兴趣到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苦乐全在主观的心而非客观的事”。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从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主观上对学习感兴趣那么成绩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因此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和引导对于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例如在讲授高一必修2物理第六章第一节《万有引力定律及常量测定》这一节中的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定时,为引起学生的兴趣先讲述:牛顿在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只有理论上的意义,真正的实用价值不高。一下子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前面一直在讲述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突然又没用呢?进一步告诉学生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重要性,并告诉学生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困难之所在:由于万有引力常量很小故而地球上两个物体间万有引力很小因此难以测定。给学生展示卡文迪许扭称实验的器材(PPT演示)让学生先摸索如何进行测量。通过摸索学生大部分都感到由于万有引力很小物体的形变很小难以看出因此难以测量,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再引导学生在必修1中测量物体受力发生微小形变时的测量方法——放大法。能否在此实验中应用,最终在学生通过摸索的到测量方法后用PPT演示该实验。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的能力,掌握了知识也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实现了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陶冶情操的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注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研究者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知和行的统一。
3、改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老师在讲述上花了大部分的时间,整节课下来学生也被繁多的知识点“轰炸”的头晕眼花,能囫囵吞枣的在脑子里塞下这些知识就不错了,要想在不懂得地方彼此间探讨是难以做到。这样久而久之学生间养成互不探讨的习惯。形成了所谓的“单兵作战”的模式,这样的学习既违背了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基本方法也淡漠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其危害可想而知。有效课堂的做法在课堂上一定要体现学生间的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即所谓的“集团作战”模式。我的课堂上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由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实验能力强和弱的学生组成。从整个班级看每个小组的层次相当。上课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整个小组成员可互相帮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探讨的过程中也更多的使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能够进步,避免两极分化现象。例如:我在讲授《光电效应》这节课时首先布置学生做光电效应的实验,在这个环节中,由于各个学习小组中都有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因此在我略加讲解的情况下,各个小组都能完成这个实验。当然,也可能有部分的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成为看客,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我在小组经常有意提问“看客”的学生,而且我规定只有小组内的每位同学都会回答提问时小组才能得分。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基本上杜绝了“看客生”。至少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看清、讲述实验的现象。这种做法是所有的学生都融入到自主学习中,并且在学习中通过不断地交流,群策群力最终是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进步。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老师在开始时不断的对学生加以这方面的训练。这样我们的教学也能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另外我还将每个小组对完成学习目标、合作情况、完成作业情况作为整个小组的考核评价成绩。使得各小组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小组内部的各个成员间也有相互监督的作用。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总之,为了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老师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上要做出重大而必要的改变。由教授者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使他们从“想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从长远看,受教育者也学会了学习方法,对其终生学习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阎金铎.中学物理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