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课前预习”中提出问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2013-04-29 19:07王振芳
中学理科园地 2013年5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问题课前预习

王振芳

摘 要:《化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让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文中主要从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过程、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总结“课前预习“中提出问题的优点三方面进行研究探析。

关键词:课前预习;提出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见,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具体目标,在整个化学科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前预习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这一市级课题,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培养,并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课前勇于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善于答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课前预习”中提出问题的方法过程

1. 利用课前导读表进行预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传统课堂,学生是配角,课堂提出的问题多数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的思维基本是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步步展开,这样的课堂组织性较强,容易展开教学活动,但往往也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长久下去,学生易造成“等”和“靠”的局面,从而扼杀学生爱问的天性,很难做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基于这种认识,我设计“高中学生课前预习导读表”(如表1),让学生依据导读表先预习,并把自己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填写在导读表中,这样,导读表就像航标灯一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表1 高中学生课前预习导读表

年段 班级 组号

组长 组员

模块章节

2. 及时收集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精神

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人。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一大亮点。教师“提问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小步,跨大步的是引导出学生自己心中的疑问。只有让“学生提问”,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课堂上的主人!然而,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因课堂时间有限,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题费时费力,许多教师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往往象征性地让学生提一些问题或者干脆自己取而代之一问到底,这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如果让学生提前在预习中质疑,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再结合学习小组其他同学的问题,经过讨论后及时整理出学习小组的问题,教师再及时收集整理出班级各学习小组中典型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学,自然,学生对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兴趣盎然,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也会越来越强烈。

3. 充分整理预习中提出的问题,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好基础

走进新课程,许多老师也意识到“学生质疑”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的重要性,并从教学上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下面以《物质结构》的《第一节 认识晶体结构的最小重复单元——晶胞 》为例,把我在利用“预习导读表”先由学生自行预习质疑,再参与学习小组讨论后将问题提交给老师,我最后根据各学习小组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将学生提出问题整理如下:

(1)怎么计算每个晶胞平均拥有的粒子数目?

(2)知道晶胞组成后如何写出化学式?

(3)晶体类型与密堆积的关系?

(4)晶胞求算时如何确定某个微粒被几个晶胞所共有?

(5)什么是微粒对晶胞的贡献?

(6)晶胞一定是平行六面体吗?离子晶体以及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的晶胞也是平行六面体吗?

(7)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晶胞会有不同?

(8)如何确定某一结构单元是否为晶胞?

(9)知道一种晶胞组成和结构是否可以判定晶体的组成?

(10)非长方体(正方体)形晶胞中粒子如何计算?

结合本节的教学目标:①知道晶胞是晶体的最小结构重复单元。②能用切割法计算一个晶胞中实际拥有的微粒数。③掌握晶体与晶胞的关系、会通过晶胞确定晶体的化学式。

本节的教学重难点:①通过晶胞确定晶体的化学式。②能用切割法计算一个晶胞中实际拥有的微粒数。先将这些问题抄在黑板的右边,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本节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概念理解、多媒体动画展示、答疑等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解答了学生的问题,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让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自然得到充分挖掘。

二、“课前预习”中提出问题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研究的重点。我认为进行有效课堂的构建要从二方面开展,一方面是学生的学,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而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提问的习惯是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1. 学生的学习

(1)“课前预习”中提出问题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探究精神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观念,将课程内容、教材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把发现、探讨、研究等认识过程突显出来,让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学习方式。它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惟其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2)教学实例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高中学生课前预习导读表》预习模式,让学生依据这种模式,通过自学充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得出自己初步的思考,让学生形成一种真正的学习能力。比如在上高一《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时,由于有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尽管是高一的学生,也能通过预习提出了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次氯酸会破坏有机色质?

②氯气有毒吗?若有毒,那它如何消毒?

③氯气中毒原理是什么?氯气中毒如何急救?

④为什么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⑤所有次氯酸盐是否都具有漂白性?

⑥氯气除了能与水,一些金属和非金属反应外还能与什么反应?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⑦金属在氯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区别?

⑧为什么化学性质活泼就不存在游离态氯元素?

⑨铁丝为什么会在氯气中燃烧?

⑩如何运用分类的方法来预测物质的性质?

■收集氯气时瓶内为什么要保存少量饱和食盐水?

从以上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一旦形成了提出问题的好习惯,他们的问题意识会越来越强烈,质疑能力、思维能力、探究精神随之提高,从而达到了新课程的要求。

2. 教师的教学

(1)“课前预习”中提出问题让教与学融为一体

教师备课要备好教材、备好学生两方面,课前导读表就是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出问题,教师再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出本节的课堂教学,如在《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答疑的教学方法让本节的重点:“①氯气的化学性质。②通过氯气的性质探究,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落到实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味的设问,学生被牵着鼻子走,而是根据学生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

(2)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合理检测和及时评价,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将课改理念落实到实处,进一步构建高效课堂,评价和检测环节的落实尤其重要,检测必须针对预习要求,及时的一一落实,而且要进行精心设计,我根据《高中学生课前预习导读表》的内容大约用5到10分钟的时间,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讲解自己及小组预习课本的情况,展示本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并让其他小组同学质疑问难,促学习深思。之后,我再对学生及时进行点评,这样既帮助学生发现自己预习中的优点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预习认真的同学会得到充分的上讲台展示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科的热情。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合理检测和及时评价,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3)“课前预习”中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学习能力

有了充分预习作为基础,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即时复习,也已经建立起新旧知识间联系,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基础知识解决之后,老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内重点探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知识;探索知识的纵深性,利用课堂上所学得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课前预习”中提出问题的优点

1. “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而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课本知识预先进行了解、质疑、思考的求知过程。如果学生坚持课前预习,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将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和自学能力,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听课效率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权威,让学生能主动学习。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潜力。

3. “课前预习”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备课、上课

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不愿意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害怕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时回答不上,在学生面前下不了台,显得难堪,若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收集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前备好课,既不出现上述情况,也不影响教学进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教师备课、上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落实学生“课前预习”中提出问题的方法指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受益终身。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问题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课堂五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以汉语口语竞赛为驱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考中笔试考查“提出问题”能力的探索实践
基于前后测的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