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镇化发展问题分析

2013-04-29 17:37张哲侯权玲
西江月·中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城乡差距人口老龄化工业化

张哲 侯权玲

【摘要】文章在对成都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城市的对比分析,从政策制度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三方面因素具体分析成都在城镇化质量提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对未来成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简要剖析。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城乡差距;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城市,成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短时间内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的差距日渐缩小。1990年起,成都城镇化率为38.78%,开始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到2000年,成都城镇化率达到53.48%;2010年,成都城镇化率为65.3%,到2012年成都城镇化率达到67%,每年以超过1%的速度发展。单从数字的角度来看,成都城镇化发展十分迅猛,但是,这种城镇化仍就是按粗放式、非可持续化发展模式推进的城镇化,是一种单纯追赶、超越式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在成都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质和量双向提升的新时期,传统的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在制度、经济和社会因素上所暴露的问题对未来成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二、政策和制度制约下的片面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后,成都先后实施城镇化战略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这样的城镇化战略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非均衡的片面的城镇化现象,即: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的城镇化道路。具体表现在:政府的财政收入多用于城市而非农村的建设投入,同时通过产品价格剪刀差、税收等手段,将农村的资源向城市转移,使得城镇对农村资源的吸附能力远远大于其对农村的扩散能力。这种农村支援城市的城镇化方式将导致城乡发展机会不均等,农村发展将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固化将成为其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2007年以来,成都虽然大力实施破除城乡二元的统筹城乡改革,实现统一户籍背景下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大胆尝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这是成都在新时期城市化发展中必须大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此外,这种从农村向城市的简单转移并不能从长久上促进成都城镇化的发展,并造成城市工业产品消费市场狭窄,城市发展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

三、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发展持续动力不足导致的低水平城市化

2011年末,成都城镇化水平为67%,力压广州位列上海、北京、深圳之后排名第四,而同年成都GDP在全国的排名第10,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仍然位列全国前四强。其中,经济基础薄弱和城镇化发展持续动力不足,都是导致成都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无法同步的重要原因。

(一)经济基础对城镇化进程的支撑作用相对较弱

尽管西部大开发以来,成都作为西南片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与城市化水平相近的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距,经济基础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并不完全适应,在城镇化道路上单纯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工业化水平较低,未能充分发展

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是加快城镇化的前提。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可知,成都市工业化正处于中期发展阶段。

我们从1990年成都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开始看:成都一、二、三产业约为20.9%,39.7%,39.4%,第二产业稍高于第三产业,同时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最大,由此判定成都市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然而,从产业结构的发展路径来看,虽然2001年第一产业下降至10%(工业化后期的判定需求),且二、三产业比重差逐年下降,由2001年的15.8个百分点下降到2010年的3.4个百分点,但第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上升到发展的最高水平,与同期第三产业比较,并没有占据过绝对优势。从这一点说,成都工业化并不满足钱纳里提到的后期判定标准,城市化发展的持久性动力未能充分建立。

(三)第三产业发展仍有待完善

尽管成都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三大产业的总体发展中具有传统优势,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较小,规模效益偏低,知识密集产业薄弱;生产性服务业在推进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推动成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经济的发展同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2012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显示,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529.7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193亿元,年均增速约为20%,2015年预计达到2800亿元以上,保证每年以18%的增长率持续增长。虽然成都市生产服务业增长速度大,发展潜力大,但总体规模偏小、高层次人才短缺等瓶颈出现所导致的规模效益低下、现代化水平偏低、知识密集产业薄弱仍将制约其进一步的快速发展。

其次,各产业内部比例关系不协调。从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来看,成都市各行业发展并不协调。在生产服务性行业中,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业服务业增长速度最快,金融业增长速度已接近49%。其他行业比重则出现了不升反降的趋势。此外,教育、金融,交通运输等行业垄断现象严重,阻碍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第三产业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无法充分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成都市的城镇化发展。

四、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城镇化后备力量不足

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和老年人口绝对数的大量增加,对于城镇化的重要影响也日益显示出来。养老负担过重,人口减少所导致的科技水平和管理进步的空间变小以及老龄化人口作为单纯性消费者导致的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大幅下降,财政负担加大将成为未来成都城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难题。

【参考文献】

[1]戴宾.改革开放30年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J].成都发展改革研究,2009(5):37.

[2]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3]钟怀宇.非均衡发展条件下成都城市化发展转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成都市省委党校学报,2012(3):32.

[4]钟怀宇.关于成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DB/OL].四川经济信息网http://www.sc.cei.gov.cn/dir1009/170268.htm,2013-7-22.

[5]马春文.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6]颜婧.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速20.5%超上海等城市[N].四川日报,2012-4-19.

猜你喜欢
城乡差距人口老龄化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建设与缩小城乡差距的思考
国内在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综述
城乡初中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