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交际因素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13-04-29 17:35:48简姿亚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运用

简姿亚

摘要:非言语交际因素越来越受到教学者的重视。对于学生兴趣不大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而言,恰当运用非言语交际因素,如:运用声音的音调语速表达情感、利用微笑提升教学者个人魅力、使用正确的眼神表达对学生的关注、运用积极的回应表达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采用不同的空间位置提升教学效果,等等,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因素;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161-03

专家在研究言语与非言语交际因素的影响力时发现,信息的社交内容中只有35%的影响力来自言语行为,其余大部分都来自非言语交际因素,[1]因此,非言语交际因素越来越受到教学者的重视。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经验使笔者发现,非言语交际因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运用得当,能使比较枯燥的历史课本变得鲜活起来,能使不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加入到课堂学习中。因此,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应学会积极地、恰当地运用非言语交际因素。

一、关于非言语交际因素

非言语交际(或非言语行为)的含义,有狭义与广义的不同理解。广义的非言语交际是指包括除言语交际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狭义的非言语交际指一个人(或多个人)不利用言语形式或只利用副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信息被另一个人(或多个人)接收的交际行为。[2]非言语交际因素主要包括五个因素:

1.时间与空间

不少学者将时间与空间放在一块研究,这是由于时空关系非常密切,比如,“按顺序排队”既牵涉到空间位置的前后顺序,又涉及到先来后到的时间次序。

2.身势

包括静止姿态(posture)与动态两方面。

3.面部表情

包括微笑、皱眉等,但眼神能体现最丰富的表情,所以也有人将“目光学”并入面部表情。

4.副语言

一般包括两大部分:声音要素和功能性发声,前者涉及音调(pitch)、音量(volume)、音速(rate)和音质(quality)等;后者包括哭、笑、哼、叹息、口头语(比如汉语中的“这个”、“那个”,与英语的well相近,等等)。

5.静默(still silence)

即指既不发出任何声音,也不做任伺明显的动作。这是非言语交际研究者十分重视的课题。[3]

非言语交际因素具有许多独特的交际功能,如补足、重复、协调、替代、强调,等等。也正是这些交际功能,使得非言语交际因素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非言语交际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功能

非言语行为具有许多独特的交际功能,使得非言语交际因素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其在教学中的重要功能主要有:

1.补足(complementing)

如果在课堂上,因为某位学生回答对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教师伸出大拇指,对他说:“很棒!”大拇指的伸出就补充了教师的言语信息。

2.重复(repeating)

当教师要求两位学生上台发表观点时,学生没听清,问:“多少人?”教师可能不再口头重复,而只是伸出两个手指头,这一手势就重复了之前的意思。

3.协调(regulating)

教师听学生阐述观点或讲述历史故事,不断地点头,这可以表示理解,起到鼓励对方谈下去的作用。教师讲授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地降低语调,这暗示一个意思说完了,可以开始下一个话题。点头与降调都能起到协调双方交流的作用。

4.替代(substituting)

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教师不便当众阻止他,于是就狠狠地瞪着他,不发一言,这样的怒目一视,就是以非言语交际因素替代言语信息。

5.强调(accenting)

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解到要点时,往往会停顿一下,起到一种强调作用。

三、非言语交际因素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应通过对非言语交际因素的充分运用,消除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1.运用声音的音调语速等表达情感

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声音的音调、语速等表达情感,烘托历史事件的发生氛围,为此,教师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声音,放缓或提升语速,图稿或降低音调,保持语言沟通交际和声音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不协和音,表现出落落大方的风度。如可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和了解,使用历史人物的本来声音传情达意,使历史人物通过教授者的声音模仿,或者带感情色彩的声音介绍,让学生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与认识。

2.利用微笑增强教学者个人魅力

《蒙娜丽莎》的微笑,迷住了所有观赏的人。对于学生而言,很多时候教授者的个人魅力,也是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所以,教师需要学会微笑。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应是对着镜子练习自己满意的、真诚的微笑,要拥有像婴孩和儿童般的微笑。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微笑会使每一个听课的学生如沐春风,心情灿烂,并通过对历史事件而情感表现,如微笑表示一种轻松,严肃表明历史事件的庄重或重要,引起其情感共鸣,充分带动学生情绪的跟进,并促使其积极了解当时的历史真相。

3.使用正确的眼神表达对学生的关注

瞳孔的大小变化直接反映了人们的内心表白。看到感兴趣或喜爱的事物,瞳孔自然放大,反之缩小。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向学生提问(具有诱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了解兴趣的问题),并目光殷切地关注这些学生。笔者在教学中就曾做过实验,那些经常受到教师目光殷切关注的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能力明显高于那些不太被关注的学生许多。如果一个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能巧妙运用眼神和目光,定然会使教学更活泼、更生动、更有效。

4.运用积极的回应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

在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自然不愿意被频频打断。但面对了无生气、毫无反应的交际对象则更为沮丧。因此,教师应学会运用点头、目光接触等非言语交际因素积极回应学生,表达鼓励和肯定。与此同时,通过对学生自身观点表达和对历史事件阐述中所运用的情绪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对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并通过这些认识,挖掘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兴趣点。所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回应,更有利于之后的教学,有利于找到有效的教学突破口。

5.采用不同的空间位置提升教学效果

人们在交际中的位置通常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和情感,因此在不同的教学时段和教学任务中,应注意采用不同的位置。

采用面对面的位置,会增加目光的接触和对视,直面感受身体语言等非言语语的影响,感受到对方的一举一动,表示了对对方的关注,也表示了对对方的控制欲望。当学生回答问题很精彩时,教师可走下讲台,离学生越来越近,并面对学生,这自然很容易使学生明白自己受到了特别关注,因此更加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即使有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精彩,但若采取这种方式,向其表达出喜欢与欣赏的情感,也能使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围成一圈。俗话说“围成一圈说事”,社会中也有圈子内和圈子外之说,表达的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意思。这种自然形成的位置既可以使参与交际者扩大沟通交际范围,又不会使教学者占据统治和支配地位,形成一种和谐的交际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坐式能使他们充分放松自己,并感觉到教师的善意,从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教。所以,在适当的时候运用这种形式,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幸幸,高东军.非言语交际[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3).

[2]陶莎等.非言语交际与外语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12).

[3]戴凌靓.非言语交际与英语课堂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6).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运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积极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00:57
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3:41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18:51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8:49
人物说史
考试周刊(2016年58期)2016-08-23 07:33:39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
考试周刊(2016年54期)2016-07-18 09:03: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