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预期命运实现条件探析

2013-04-29 07:00刘兵
西江月·中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整合

刘兵

【摘要】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人的命运的实现又是由社会条件所决定的。所以本文试图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通过对人的人格整合、文化整合、遵从整合和互动整合这四个途径,来探讨人的命运实现的条件。

【关键词】结构功能主义;整合;人的预期命运;实现条件

一、结构功能主义概述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是现在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机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二、人的预期命运实现的基本需求

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是将功能主义发展为科学分析中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理论的领袖人物。他认为一个社会只有满足了四个基本需求,才能发挥其功能,也就是说才能维持其秩序和稳定。这些有时也被称为功能性必需(functional requisites)的四个基本需求:“目标的获得,对环境的适应,将社会不同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以及对越轨行为的控制。”[1]帕森斯强调社会整合需要社会成员接受和遵守社会的共享价值观。如果过多的人拒绝接受这些价值观,社会稳定将会崩溃。就实现人的预期命运来说,也应该讲究相应需求的满足:

(一)目标的获得。人的命运的实现也应该具有与社会条件相应的目标,也就是说人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适应和改造影响人的命运的社会环境。

(二)对环境的适应。社会环境对人们的言行有一种无可抗拒的渗透力。大众舆论与社会政策性“调控”是任何个人所无能为力的,命运由社会所影响。

(三)将社会不同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结构功能主义始终认为每一个系统都是一个由各部分有机整合而形成的结构,形成一个整体,人的命运的实现就是要整合自身的人格、社会的文化等内容,促使社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成功。

(四)对越轨行为的控制。受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人的预期的命运要得到较好的实现,就必须对可能出现的和即将出现的越轨行为进行控制,这样就可以避免社会制度的制裁,和自己免受相应的惩罚。

三、人的预期命运的实现需要社会整合

个人内在气质的形成是要受社会影响的。个人所谓的一切个性都与社会现实情况有着莫大的关系。个人预期命运的实现是需要社会提供环境的,那么,人的预期命运就应该在整合了的社会环境中实现:

(一)人格系统的整合

人格系统如何整合到社会系统中并促进其均衡,以促进预期命运的实现。行动系统理论定义了人格系统整合到社会系统中的两种机制:1.社会化机制,2.社会控制机制。他们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人格”,它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人格可分为几个重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和感情)。”[2]

1、社会化机制:通过这一手段的运用,文化模式——价值、信仰、语言和其他符号被内化为人格系统,并制约它的需要结构。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所以社会化机制构成了人格整合的途径之一。

2、社会控制机制: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3]社会控制机制涉及地位——角色在社会系统中被组织起来的方式。

(二)文化模式的整合

行动系统理论认为:“它与符号的特殊性质及建立符号的稳定体系的迫切需要有关。它是以意义的模式构成的,当其稳定时,则是指行动体系指示方向的构成性符号体系的普遍化符合结构。尽管有许多支流汇入诸如语言、通讯等领域,但典型的文化体系是那些信仰与理念的领域。它们能在实践中延绵不坠,能从这一人格或社会体系扩散至另一人格或社会体系,或许这就是文化体系之独立结构的最重要的标志。”[4]

文化模式通过向所有行动者提供文化资源,在行动者的文化互动中形成自身的修养,使它与社会的价值观、行为理念相一致,形成共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文化系统以自身文化价值为核心,对客体文化的文化特质进行选择和建构,它必须建立在本土主流文化的基础上。

(三)遵从整合模式的建立

每位社会成员为实现预期命运,将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社会允许成员采取合法的方法来达到这些目标,所谓合法的方法就是该社会以规范、制度等形式规定的手段。反之,如果达到目标的方法不合法,就会造成目标与达到目标的手段之间的脱节,社会反常行为普遍存在,威胁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和整合。所以默顿强调为了维持系统的平衡,应重视社会各个部分之间或多或少的协调与依赖,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做到用合法的方法、手段去达到奋斗目标,实现目标与方法的统一。具体说来,默顿从微观层面上,根据行动个体适应社会的程度,提出了人们采取的目标和方法的不同结果类型,即遵从型、革新型、礼仪型、颓废型、反叛型。[5]

不难看出遵从、顺从的整合方法应成为社会系统所推崇的整合方法。它提倡人们用合法的手段去获得目标,体现了社会系统在道德领域、舆论方面对系统成员的思想行为方式进行正面的监督与教导,对规范个体的越轨行为必将起到理想的整合作用。

(四)互动整合模式的建立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统一的共同价值观越来越难以形成,为了维护社会整合的实现,只能加强各系统自身的功能,并把其余系统看作自身功能发挥的有效条件。只有在具有统一价值观的社会环境中,人的命运实现才能有效进行。

1、系统自身功能的强化

社会整合是不同层次的系统互相在对方内部“筑巢”,这同时也是功能体系自身功能强化的过程。因此,范围更广、容量更大的系统能够以两种方式推进整合:(1)给行动选择提供时间、物质及社会前提;(2)把一种秩序或结构强加给自己每个子系统的环境。系统可以把人们分布于不同的空间、等级中,给行动个体规定好时间和沟通的编码,安排好此系统的周围环境。[6]这种“筑巢”的过程恰好说明,系统间不可能完全分离开,只能在子系统与更大系统间的互动中进行不同程度的外在融合,而此时就给子系统提供了广阔的外界环境以及提供了子系统间相互交往的前提条件。

2、子系统对流式交换关系的强化

社会中的系统分化,使系统个体成员的精力分配到了各分化系统内,变得反而越有利于系统的整合。此时如果加强系统间的互动,形成一种对流式交换关系, 它能给系统成员的往来、互动提供更加方便的条件与可能性。从而系统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本系统内规则的专注程度,这意味着他们对本系统内潜在的矛盾和冲突注意力的降低。另外,系统间的频繁互动,也使系统成员了解增多,合作增多,这也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他们之间的摩擦和对立,结果是在更大系统中加强了社会的整合。

注释:

[1]白琳.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北京市城镇住房保障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帕森斯.社会体系[J].社会科学国际百科全书,1953.

[5]张小虎.目标与方法的断裂——对莫顿社会反常理论的再认识[J].法学评论,2001(4).

[6]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认识和思考
民俗文化 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论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