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3-04-29 05:38陈辉民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教学改革

陈辉民

摘 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很多专业都开设了《国际贸易》课程,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方面的素质。为达成此目标,本文从《国际贸易》教学现状入手,提出教学改革的原则,再从教学内容动态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不同思维方式的引入、适当的练习、改进考核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国际贸易 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除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其它如经济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等开设了《国际贸易》这门课程。开设这门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国际化的思维。时代在变,专业学科融合趋势加强,如何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这里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看法。

一、《国际贸易》教学现状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考试大纲一般都是由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的教师承担完成的。通过研究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与同行交流发现,此门课程教学存在如下一些现象:

1.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没有体现专业培养的要求。一般为了教学的方便,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名称统一为《国际贸易》课程,所以《国际贸易》课程包含的内容包括理论部分、政策部分、实务部分、国际贸易类型、国际贸易体系等内容。老师在制定教学大纲的时候,为了方便,便为所有非经济与贸易专业类的其他专业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并且内容非常之多,没有体现专业培养的要求。

2.课程教学方式单调化。因为授课专业教师对其他专业了解相对较少,也没有动力促使授课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并且各种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比较少,相互不了解个自的需求。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分析,一般教师就采取了统一的教学方式来应对不同的教学要求的教学任务,久而久之,教师课程教学动力不足,教学方式固化且单一化。

3.混淆专业要求与非专业要求,教学简单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国际贸易》课程授课老师因长期从事本教研室《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养成了从本专业角度对授课内容的要求出发,进行教学,要求较高,缺乏教学的灵活变通性,所以导致学生学习吃力现象的出现。

综合而言,《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缺乏差异化。如何在上述那些专业领域进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就显得格外的迫切。教学内容如何选取,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运用什么教学手段等,才能做到既简单、低成本付出,又能取得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其他专业《国际贸易》课程培养的要求?这里主要从教学改革原则和教学改革思路两大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二、《国际贸易》教学改革原则

要对《国际贸易》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必须要依据专业培养的目标及授业师资的实际情况,在一定原则下进行。

1.与人才培养目标匹配原则。不同的专业,对于《国际贸易》课程需求是不一样的。市场营销专业更侧重于《国际贸易》课程里面实务部分内容;工商管理专业侧重实务部分的流程控制,理论与政策部分的基础概念;会计学专业侧重与基本常识及国际贸易方式及国际贸易类别,知识与会计做账的联系;经济学专业侧重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化、政策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以对接《国际经济学》课程及理论经济学研究的需要。因此,在进行教改时,与专业要求相匹配是最基本的要求。

2.理论联系实践原则。《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一是要注意对基本知识点的介绍,简略数理推导,重在结论的介绍,让学生掌握基本常识和基本结论;二是要督促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基本结论去剖析与自身专业有关的经济、管理现象。

3.教与学关系共进。讲授是教师的职责,学习是学生的天分。教师进行教改时,要看到教学相长的关系。注重教的过程,合理引导学生的学习,督促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教师进行解答。教与学的互动,共建和谐共进之关系。

4.动态观。《国际贸易》课程应因不同培养要求,与时俱进提供新知识、新结论、新思想,同时也要向学生传导动态的学习观点,把马克思发展的观点贯彻整个教学学习过程之中。

三、《国际贸易》教学改革思路

为达到《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应专业培养的要求,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动态化。动态化的教学内容要切合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国际贸易》课程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处理好新旧的知识衔接,知识的层次的逻辑性。根据最新的国际经济贸易、管理发展,调整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学知识点。要做到教学内容的动态化要求,需要教师经常研读外国最新文献及国内最新研究成果,需要老师的精心总结与归纳。

2.教学方法多样化。《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根据专业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问题引导法等。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创新,推陈出新。教学方法可以自己进行创新,也可以引用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

3.不同思维方式的引入。(1)演绎与归纳法。这一思维方法可以完整的运用到《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之中。例如国际贸易实务共同海损的构成条件,让学生努力去归纳,提升归纳总结能力;在分析国际贸易政策-补贴的影响,督促学生作图、或者流程进行演绎分析,提升能力。(2)模型分析法。《国际贸易》课程理论与政策部分教学时一定要把文字模型+数理模型+几何模型分析思想贯彻始终,提升理性思维能力。(3)成本与收益思想。教学思维中,善于引入机会成本和经济收益的思想,去思考各种国际贸易问题,养成良好成本收益思维习惯。其他一些思维方式可以参考作者的另一篇文章《思维与应用经济学类课程学习》。

4.适当的练习。《国际贸易》课程知识点的掌握,需要大量的练习。授课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编写大量的基础性的选择题、判断题、实务题来锻炼学生的基础;编写时事国际贸易案例题,训练学生的运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通过撰写专题小论文或者读书报告,培养学生学术开展的能力。

5.教学手段多样化。黑板书写传统教学加PPT教学手段,再加网

络教学,采用立体交叉方式进行教学,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进入国际商务部网站,解读数据,解读新闻。偶尔进入国际商会、WTO、世界银行、国际贸易协调机构、各国政府贸易政策法规的颁布和管理机构网站、如福步论坛等其他外贸专业论坛,让学生掌握获取各种有用信息的渠道。

6.改进考核方法。良好的态度及关注细节的习惯,是一个优秀人才的惯常品质。针对《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可以依据上述两条品质,在教学课时里面全面考评学生,把考核贯彻到平时的互动过程之中。到课情况、回答问题情况、下课随手关电、擦黑板情况、帮助老师处理一些杂务所表现出的行为等等,进入考评范围。再结合面试、及一般的考试,全面而客观进行考评。让学生养成关注细节,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商。

四、结语

《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思维是动态化发展的。学生国际视野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平时的点滴积累基础之上,所以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不断进行教学方式创新,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用行动去潜移默化学生,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局面。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创新与实践,湘教通〔2010〕243号);湖南工程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2012)。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教学改革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