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误区纵横谈

2013-04-29 00:44史爱民
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海婴娇惯教子

史爱民

摘 要: 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幼儿教育受到极大的重视,“从娃娃抓起”已成共识。对幼儿的教育将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家发展的进程,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但也出现了一些误区,这就是在管、教、导等方面出现了一些盲点。

关键词: 家教;幼儿教育

一、神童方案等于拔苗助长

近年来,“应试教育”使人们对孩子的全面教育,转移到主要是文化知识的教育和才艺的培养。因此,社会上出现了大同小异的“神童方案”,办起了英语班、美术班、钢琴班等,这些都迎合了家长急功近利,望子成龙(凤)的迫切心理,形成了不顾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身体发展状况,迫使稚嫩的小手拿起沉重的笔,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能写出几个像样的毛笔字,但不认识;能弹出悦耳动听的曲子,但不会用这双手拿筷子吃饭;能流利的用英语对话,但自己不会穿衣洗脸的“畸形儿”。

古人的教育思想对现代家长的影响也很深。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由于受其影响,家长们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强迫年幼的孩子识字、学数学,唯恐孩子没出息,成不了大才。对这些追求眼前成果的苦心父母来说,与其说他们在教育孩子,不如说他们在损害孩子,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更为有害。蒙台梭利说:“儿童自身具有发展能力,儿童的生长是内在生命力的发展,儿童应在适应的环境中自然发展。”日本的高板敷也指出:“父母不应指示孩子做什么,而是应千方百计的让孩子想做,自己只能起拉拉队的作用。”现代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所倡导的是:一只眼口不齐的木桶,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该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就像一块块“木板“构成的桶,要想促进其发展,增大盛水量,在加长的同时,要注意“补短”,尤其要“补缺”,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禀赋和素质,采取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不要让异想天开的“神童方案”所愚弄,避免拔苗助长。

二、棒打能出才子的误区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一个使用最多、议论最多的方法就是:“打”。关于“打”的效果,我国民间素有“棒打出孝子,惯养忤逆儿”,“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成祸害”的说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手段的进步,“打”的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非议,认为“打”的效果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它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始终坚持这样两个原则:一是孩子不懂事,必须时时教育、约束,即便严厉点也是为他好;二是孩子要听大人的话,必须服从父母的意志,否则施以高压手段,迫使孩子从命。如:一个孩子早晨起床后,嚷嚷今天不去幼儿园了,爸爸口气坚定的说:“不去不行”。孩子软磨硬缠,最终挨了两巴掌,哭着进了幼儿园,可以想象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应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弄清楚原因后再做决断。鲁迅先生有这样一段教子佳话,先生带幼子海婴赴宴,中间上了一道精美的圆子,一位先生给海婴夹了一只,不料海婴吃进去又吐出来。旁人私下议论海婴家教不佳,沒有礼貌,而先生一声不响地夹起海婴吐出来的圆子放进嘴里,而后告诉大家这圆子是酸的,并附加了一句“孩子的事总是有理由的,”海婴少挨了两巴掌。

父母的纵容造成了孩子的挨打。当一个两岁的孩子第一次用调侃的口吻称呼”臭爸爸“时,其父除了惊讶、嬉笑外,不会去纠正他,而孩子对喊”臭爸爸“日成习惯时,其父这才用打来解决。

“打”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只能是暂时的,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孩子造成恐惧感,还能迫使孩子以撒谎的方式逃避挨打,久而久之,形成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不良品质。“打”不但不能出才子,反而能把孩子打歪。一旦发现孩子的过错和不良行为,家长应循循善诱耐心地指导教育,千万不要“十句话比不上一巴掌”。有句话说得好:打孩子是家长无能的表现。真理永远掌握在家长手里,即使大人错了,在孩子面前也要文过饰非,而顺从的则是孩子,试想这样能教育出人才吗?”清.周亮工语可作为借鉴:人身如树,这一点慈爱之心,便是根茎,由本及末,由干达枝,总是这一生意,偏估者不仁,伤残者立稿。

三、娇惯、溺爱的误区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他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家长一味的娇惯会给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孩子的某些需要不可全面的满足。但从实际来看,父母给孩子的爱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过分的溺爱、宠爱,过分的娇惯。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这种娇和宠也越来越多,主要是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吃高档营养品,穿高档名牌衣服,玩具越贵越好,给孩子养成一种挑吃、挑穿的不良习惯,在孩子看来,这些东西张嘴即来,伸手即得,并不爱惜。一旦得不到满足,稍不随心就大发脾气。家人则众星捧月似的来满足他,这就使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孤傲骄纵的习性。对孩子的娇惯还表现在家长对孩子的一切要求迁就顺从,孩子的话就是命令,不管刮风下雨,只要说上哪,家长就俯首帖耳地赶紧带孩子去。稍不顺心就使出惯用的法子——哭闹,时间一长,孩子则任性、固执。孩子年幼,一切起居生活需要成人的照顾,但这种照顾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有些家长却不这样,当孩子可以自己吃饭时还要喂他;自己能穿衣服时家长帮着他穿脱。这样滋长了孩子的娇气和懒惰,孩子的某些需要,不是不可以满足,是不可以一味的满足,应适当的满足。否则,就会像英国诗人哈代所说的:孩子初生时,大家誉为珍珠宝贝,稍长都夸做玉树临风,长成则为非作歹,终至于陈尸绞架。

四、 养不教、父之过

顺其自然,树大自然直。这种思想存在于一部分人心中,在孩子的教育上,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样的孩子大多是懒、散、野。其不知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幼年时期尤为重要。有些家长只顾挣钱而不管孩子,也有些家长自顾自己玩乐而无暇顾及孩子,以至于发生一幕幕惨痛的悲剧。孩子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成长。家长的不良习惯,也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试想一个粗野,整天打仗骂人的父母,能培养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吗?“昔孟母,择邻处”,说的就是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更能说明孟母对其子的教育是多么的煞费苦心。还有“岳母刺字”的故事,都是教子的典范。古人尚能为教子付出极大的心血,难道今人就做不到吗?当今社会,家长教子不但是权利更是应尽的义务。若把家教放在同家庭、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则为人父母,必会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既为人父母,又为人之楷模,更应教子有方。

幼儿是一张纯洁的白纸,愿家长们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美丽的图画;幼儿是一颗小树苗,愿在家长的精心培育下,长成参天大树;更愿天下父母在幼教问题上少走弯路,教子有方。

猜你喜欢
海婴娇惯教子
铁匠教子
鲁迅家的保姆
《颜氏家训·教子篇》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作用
健康新词典
大地之灯
鲁迅先生的教育方式
留学:中国式娇惯
“不靠谱”的教子经
鲁迅教子,顺其自然
对小微制造业政策不能太“娇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