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中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2013-04-29 14:36辜寅霞
考试周刊 2013年51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

辜寅霞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这看起来好像对学生很负责任,实际上使学生不管是身心还是智力都受到很大的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精通本专业知识,还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近几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轰轰烈烈,成效显著,作为教育教学前线的普通一兵,我积极地投身于这场教育大变革之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

一、激活主体意识,开发自主潜能——激活内驱力

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主体意识,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教师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或者说是教师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应培养,而应释放和开发。

1.充分发掘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是好学的基础,是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语文源自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其本身就不乏乐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充分发掘语文文本的素材,使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及教师自身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形体语言),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营造和谐的气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幽默生动的谈吐也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和谐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尽信书不如无书”。再好的文章也不是白璧无瑕,处处经典,老师的理解并非完全正确,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是一种理智的学习行为。“学者须要会疑”。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鼓励学生提问,哪怕是一些极其简单的或是极古怪的问题,因为有问题才会有动力,有问题才会使学生自觉地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创造力。

二、注重学法指导,创设超市式学习平台

“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教”。语文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变化是角色的转化,教师不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教法,更要研究和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举一反三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设计、练习、探究、评价和思考地进行创造性学习,从方法上探究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与原理,掌握如何运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增强自学效果,促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不妨借鉴超市的自选方式,开展自由选择式的学习活动。但并不是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而是老师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校的条件,根据学生的不同智力层次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由学生(小组)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安排学习进度、自己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各取其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三、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学生对符合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常常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效率特别高。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课的自主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解读和评判,才会有自身深刻的感悟和启迪。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使学生认真解读文章,多方位地培养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四、拓展学习空间,开阔视野——强化学习习惯

语文课最根本的任务是学习和运用母语表情达意,读、写、听、说、思是语文学习的五种基本形式,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深挖教材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面向广阔的语文世界去获取知识,开拓发展的空间。这样既有利于扩大学生猎取知识的途径,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强化。

为开阔视野,本学期我指导学生完成两个主要工作:一是组建了一个班级图书室。学校阅览室藏书极其有限,在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室阅读的同时,动员同学每人借出一本书组成班级图书室,利用中午和下午供学生阅读,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或摘录,这一做法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增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同学关系更加融洽,学习风气逐渐浓厚。二是阅读名著。基于学生的经济情况,我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一组购一套名著,四个大组交换阅读,要求每月读完一本,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读后感。阅读名著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广泛涉猎,受到文学名著的熏陶,并不要求完全理解和准确掌握,只要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即可。通过每月一次的读后感交流,我们发现学生每次都有新的认识和变化。另外,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表扬,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训练了写作能力,而且矫正了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的行为习惯,激活了思维。

自主学习习惯的强化,实际上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外因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但内因仍起主要作用。因而在课外阅读训练过程中,除老师反复强调阅读目的,进行强制性的要求外,如每周检查一次读书笔记或摘录,每月进行一次读后感交流,家长监督检查等,还要特别注意抓住时机,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加以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进而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经过一年课外阅读的强化训练,不少学生不再满足于老师的要求,自己购买了《论语》、《唐诗三百首》及一些外国名著进行阅读,并时不时地向老师请教。可见阅读和交流课外读物已成了不少学生的一大兴趣和爱好。

总之,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的教学,它要求教师将“外部”的指导转化为“内部”的能力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运用最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与锻炼,这对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更有利于学生终身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符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我觉得应加强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使其为语文课程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