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思
摘 要: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日益突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仅关系到高校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的完成,而且关系到和谐校园特别是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到二十一世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德育教育 重要性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生要求进步的政治意识越来越强;二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逐渐在学生心灵深处扎根;三是紧迫感增强,成长欲望高涨;四是具有一定的艰苦创业精神。虽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我们充分肯定,但也不容乐观。在调查中,同样发现,一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存在着重大隐患,具体如下:
(一)大学生价值观错位。一是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只关注自身发展和现时利益,如获得奖学金、贫困补助、评先评优、入党、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等,而很少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且对别人的要求十分苛刻。二是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有些大学生目光短浅,缺乏远大志向,学习目的功利化,在就业选择时,以单位所在地、经济待遇、工作环境等作为重要条件。三是重索取,轻奉献。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于强调权利强调所得,而忽视责任忽视奉献,他们不再赞赏只讲耕耘、不问收获的观念,而把工作的付出和取得视为等价。四是感情冷漠、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有部分学生暴露出的首先是个体的感情冷漠、极端自私,责任意识淡漠。
(二)道德缺失。一是表现在伦理道德方面的某些缺陷。在校内反映在:教室垃圾视而不见、墙上脚印无故出现、桌上涂写、图书撕页、购饭插队、水电浪费等;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乘车无序、待人无礼、随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社会公德的缺失行为。二是在道德信仰上,一些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信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人生信条,为谋求金钱和私利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甚至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三是心理耐受力、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较低,不能正视人生矛盾,无力走出人生困境。自杀和伤人事件并不罕见,缺乏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三)行为失范、责任意识淡化。一些大学生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常行为失范。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物、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失礼不道歉、与异性交往缺乏分寸等。二是学术行为失范。有的大学生混文凭、考试舞弊、科研造假、抄袭论文,把许多宝贵的时间消磨在吃喝玩乐之中。三是就业行为失范。有的大学生一切以个人的得失为出发点,如少数大学毕业生毁约现象,在职业选择上不愿意从事收入较低、条件艰苦的工作,甚至为了博得用人单位的好感,昧着良心制造假证书、编造成绩单。四是网络行为失范。部分学生沉溺网络之中,甚至忘记上课、考试,导致学业荒废。五是竞争行为失范。有些大学生缺少良好的竞争风范甚至无视校纪校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独立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之不良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失去了过去那种强大的凝聚力,权力金钱化现象也使人们对社会的离心力逐渐增大,个人只要权利,不要责任、义务,这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严重的。
二、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四点建议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水平,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希望及未来。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建设的培养者。因此,了解和掌握新世纪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必需的;注重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新问题。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学习和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和追求真理的氛围,积极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搭建平台。我们要大力开展第二课堂,通过人文素质讲座、名著欣赏、影视导读、英语角、文艺汇演、课外阅读、演讲比赛、辩论赛、体育活动等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流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的集体主义、使命感和义务感得到进一步强化,形成向心力、凝聚力。比如将人文素质讲座纳入教学体系,每周举行一次素质教育讲座,请社会名流、高校知名学者、专家、教授来学校开展讲座,并作为必修课,连续开展二学年,从大一开始必修到大二学年结束。
(二)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化社会条件下,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千差万别的社会现象,面临人生、理想、专业学习、求职就业、个人婚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可能引发大学生心理失衡,甚至产生心理疾病。因心理原因导致自杀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屡见不鲜,有些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更艰巨、更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他们排除困惑,使他们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有适当的反应,要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生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尽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救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相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是孤立的,单一的教育,首先要注意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相结合。目前,大学生中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比较常见,要强化为对他们的日常行为管理教育,使之知情意行合一。大多高校比较重视道德认知而对道德实践有所忽视,对道德行为与道德习惯的培养重视不够,因此我们现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就应该强化道德实践。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样才能确保世界观的转变,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四)注重人文关怀,做好就业指导。人文关怀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点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的到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上升,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偏少,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给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学校必须建立高校就业指导有效机制,加强就业形势、政策的宣传教育,培养合理的就业观念,让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做出合理定位,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不能急于求成,要有量的积累,要有一个过程,厚积薄发,成功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推销能力,增强就业自信心。
总之,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智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教育学生弘扬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只有立足现实,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现实特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工夫,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谢丽,王健.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2010(20).
[2]杨洪志.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4).
[3]范雍,朱雪.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报业,2012(20).
[4]张民平.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3).
[5]http://wenku.baidu.com/view/8358fec59ec3d5bbfd0a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