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课内、课外正确的阅读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阅读能力 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或参考资料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个重要途径。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化学试卷,信息题大量增加,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读懂所给信息,并获取知识去再应用,对学生的阅读及理解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最怕做此类题目,甚至有些学生根本看不懂所给信息的意思,原因是什么?主要是教师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往往采取的是满堂灌的讲课模式,学生没有时间去阅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看,知识的获取,主要靠阅读,我们日常生活中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读书、看报。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使用教材或参考书,布置必须阅读教材或参考书才能解答的习题,久而久之就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并因在学习上的成功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并在阅读中养成捕捉关键字词的良好习惯。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或形象恰当的比喻吸引学生。同时要抓住关键字,如在让学生阅读“电解质”这一概念时,引导学生把握住“或”、“都”与“化合物”,并找出它们的联系,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电解质是什么?是导电的化合物,在什么情况下导电?在熔解状态或水溶液里导电。“或”是二者具其一,“都”是二者缺一不可,还有大前提:化合物。阅读时注意找准关键字、词、句,并能反复推敲,不断领悟,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联想、类比记忆法,深入探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也是记忆的再现过程,它能将眼前的事物与很多事物联系起来,有效加强记忆。在阅读乙烯和溴水反应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哪些物质也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吗?学生议论纷纷,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能使知识再现,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在阅读时,有的学生只能达到“懂”的层次,没有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未达到“透”的境界。教师要培养学生勤思考善质疑的能力,让学生对化学信息进行多层次统一内化加工,从而提高学生的悟性。对于学生的困惑,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适时点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寻求阅读带来的成功,使他们渴望阅读。
三、教给学生课内、课外正确的阅读方法
1.课内阅读。
课堂阅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部分,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环节。在课堂阅读中,教师应怎样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为主体和教为主导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1)明确并精读重点内容。
明确重点内容,对重点内容精读,透过现象看本质,加深记忆和理解。如在讲解化学键的定义时,化学键是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①原子是直接相邻的,②相互作用强烈,这两点需同时满足才能称为化学键。又如,在“分散系”的教学中,①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②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①是区别于溶液、胶体的本质特征。阅读的认知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目的让学生做到眼与脑的统一,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因而在指导学生阅读重点内容时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读与悟的关系。
(2)重视表格、插图、实验操作、现象的阅读。
不少学生在阅读化学课本的时候,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对课本的文字叙述十分重视,但对课本中的表格、插图、实验操作现象就不太重视,而事实上,化学课堂中的表格、插图十分重要,给我们提供了直观的数据、图像。如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的讲解中,课本直接给了列表,每一个周期位于第一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数值最大,很容易看出,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又如在讲合成氨工艺时,氨气的产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也很直观。这样能将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如在“化学反应速率”一节中,教材讲述“活动分子”和“有效碰撞”两个很抽象的新概念时,形象地给出了运动员投篮的插图。如果投球无力,球挨不着篮筐就投不中;如果投球力足,但方向不对,则同样投不中;只有力足且方向正确才能投中。有效碰撞必须满足:不仅要有足够的能量,还要有正确的方向。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插图,能使学生忘记学习的枯燥,看得津津有味,难以忘怀。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中的表格、插图,长期训练下去,学生自学阅读能力将会大大提高,从而终身受益。
2.课外阅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及时督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指导阅读,逐步提高要求。其次,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辅导参考书。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可看一些参考书,既拓宽视野,又巩固课上所学,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2)深入钻研,反复阅读,善于思考;(3)持之以恒,坚持写读书笔记。
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但我深信,只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2.
[2]叶晨.中学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0):54-56.
[3]王祖浩等.化学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