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
摘 要: 自新世纪以来,大学英语一直是教学改革重点,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却饱受非议,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通过归因理论探究了造成口语教学低效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策略,以期改变现状,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低效归因 人文素养 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往的媒介,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关注。自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获得长足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一门重要的课程,其实用性强、涉及面广,一直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教学改革重点。但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饱受非议。现阶段,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比较普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手段和方式相对老套,评价方式相对单一。此外,大学英语听说课授课时数相对有限,这客观地制约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毋庸置疑,提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策略,不仅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而且对我国英语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率相对较低。为此,不少高校教育工作者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探究。文秋芳(2010)历时六年对中国大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了研究,指出了学生的思维缺乏深度与广度;廖敏慧(2011)重点探讨了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问题;陈楚雄(2012)对当前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一些策略;刘洁亮(2012)分析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对策。
基于先前的研究,本文利用归因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低效现象进行分析。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Heider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的行为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为。20世纪70年代,B.Weiner较系统地探讨与总结了三维度与六因素归因模式,并提出任何任务的成功或失败都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
根据B.Weiner的三维度六因素归因模式,影响任务成败的因素如下表所示。
根据三维度六因素归因模式,造成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低效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1.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强。
自2000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学生规模快速扩大。另外,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之以往下降不少。英语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许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甚至无法分辨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学生薄弱的基础必然会直接影响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此外,高校的“大班化教学”很难保证学生的英语处在同一水平,水平差异过大无疑为教师的授课增加了难度,也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所适从。更令人担忧的是,英语口语学习的挫败感会使学生逐渐失去英语学习的信心,进而影响口语教学效果。
非智力因素,例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都属于工具型动机学习者,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等级考试进而获得证书。英语等级考试并不需要考核英语口语,因此,大多数学生都对英语口语缺乏兴趣,学习动机不强。在日常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表现较消极,很难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口语教学,甚至经常缺席。
2.教师教学模式陈旧,评价方式单一;课堂设计不合理,口语训练较少。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应试教育的痕迹依然非常明显。为了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高校英语教师仍旧以词汇的分析、语法的强化、考试技巧的讲解为主要授课内容,很少关注英语口语等与考试不太相关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仅仅着眼于应试,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运用能力。就评价方式而言,英语口语教学主要是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总成绩。不少学生在这样的压力下,发挥不稳定,考试成绩不甚理想。诚然,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也在客观上打击了学生的口语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重听轻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视频或音频材料,在课堂上反复讲解与练习,导致听说课变成了听力课。而另一些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口语的重要性,但是没能摆脱“注入式”教学的束缚。口语的提高需要语言的输入,更需要语言的输出,如果只是一味地输入,甚至连输出的机会都不提供给学生,学生的口语能力就难以得到提高,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自主学习时间有限,且缺乏有效监控。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对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充分弥补课堂资源的不足,对英语口语教学大有裨益。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过于有限,有的学校一周才两个课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监控,自主学习效率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
三、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分析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在口语教学的同时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便有了口语学习的动力。对于口语话题,教师要力求精选精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和水平,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此举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以后,教师可以逐步将话题拓展到其他领域。总之,“由容易到困难,由熟悉到陌生”的话题选择原则是较科学和可取的。在口语练习时,教师必须坚持以“英语为主,中文为辅”,尽量使用英语交流,并采取鼓励式教育,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口语学习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知识,对目标语文化进行理性分析,并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积累背景知识。毋庸置疑,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让学生了解目标语文化是其正确使用目标语的必要条件。此外,还要利用分享名人轶事、欣赏英文歌曲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提高其英语口语水平夯实基础。
2.优化教学模式,加强课内外互动交流。
英语口语教学理应课内外相结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可以提高口语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课前布置相关任务,在课堂上鼓励各小组成员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以此检验学习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而对任务的评价方式应该是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同时,教师应努力创设Halliday所提倡的情境,营造轻松的口语练习氛围。根据Krashen提出情感过滤假说,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环境及教学的氛围直接关系到口语教学的质量。
轻松的课堂氛围可以保证课堂互动的顺利实施,但是课外的师生互动却经常被忽视。事实上,网络自主学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理想的互动平台。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实时监控,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或与学生在线交流,并将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学生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中。
四、结语
造成英语口语教学低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提高口语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口语水平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课内外相结合。总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教师要尽力优化课堂教学,同时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开辟英语角,自主学习互动等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英语口语教学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陈楚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J].东京文学,2012(4).
[2]刘洁亮.浅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策略[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1).
[3]柳青.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2).
[4]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张瑶.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析[J].神州,2012(30).
此文系2011年赣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课题“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低效归因以及应对策略研究”(11kyw2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