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框架下《士兵之家》两个译本之比较

2013-04-29 00:44蒋红英
考试周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化语境语境

蒋红英

摘 要: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基于语言学研究成果的语境研究,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考虑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体系外,还要考虑语境对翻译的规约和影响。本文借助语境的研究理论,就《士兵之家》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话语语境和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语境 《士兵之家》 话语语境 文化语境 译本比较

1.引言

《士兵之家》(Soldiers Home)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一篇以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他的小说风格平易、简练、含蓄。本文评论的原作选自1995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原文《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说集》。笔者通过借助语境的研究理论对比和分析《士兵之家》张祥麟教授(以下简称张)和已故翻译家杨九声(以下简称杨)的译作。

2.语境

任何的创作实际上都是作者自身特定语境的一种“自然延伸”和“本能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实际上就是两种语境的沟通和转换。正因为如此,语境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任何文本的意思不仅在于文本里,而且在于读者和译者(译者亦是读者)皆赖以存在的文化语境里。

对语境的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他曾多次讨论词语的不同语义依赖于不同语境的问题,却未曾明确提出“语境”这一概念。首次提出语境概念的是波兰语言学家Malinowski,他于1923年在《意义的意义》一书的补录中提出和阐述了情景语境并区分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英国语言学家Firth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观点,在《社会中的个性和语言》中详尽地阐述了语境,并提出“上下文”和“情景上下文”概念。之后,伦敦功能学派语言学家Halliday对语境的研究提出来自己的看法。他于1964年提出“语域”的概念,认为语体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场合、对象各不相同而产生的各种语域变体。语域概念反映的同样是语境问题。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斯基最早提出了语境的概念:“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关于语境的类型,马林诺斯基把语境分为三类,即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学者们对语境于语义的作用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以Chomsky为首的句子语法学派,他们基本否定语境解释语义,他们认为语义不依赖语境,但后来受其他学派的影响也逐渐接受了语义有赖于语境的观点。(二)大多数人认为语义离不开语境。(三)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语境对语义理解作用的折中观点。

对于语境的具体功能,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功能是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制约功能指语境对语言生成和理解所起的作用。在一定的语境里,人们不是任意说话的,相反他们要选择语境所要求的语码、言语行为、话语特征和方式、文体风格、礼貌程度等。语境的解释功能指话语理解依赖于语境,语境的解释涉及语言的各个层面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修辞、逻辑、语篇等。

总的说来,语境的内容极其丰富,本文从《士兵之家》的两个译文出发,就话语语境和文化语境对翻译影响作探讨。

3.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3.1话语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关于对文章的理解,理解包括对词语、句子、语段,甚至全篇的理解。换句话说,对词句的理解应与其所处上下文甚至整个故事内容、情节结合起来进行。词语理解方面的突出问题之一在于多义词的词义选择容易偏离原文。下面我们看以下几个例子:

例1:During this time,it was late summer.

张:节令正当夏末。

杨:这时正当晚夏。

根据字典对“节令”的解释,它是指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而本句话所在的上下文并未传递那样的意思,故将during this time直译为“此时,这时”即可。“Late”的英文解释:far on in the day or night,a period of time,a series,etc.即“(日夜、时间、系列等)近末尾的,将尽的,末期的”。它亦有“晚,迟”的意思。但是中文的习惯表达是“夏末”或“晚秋”,没有“晚夏”的说法。杨翻译late summer时只是将late“晚”的意思放了进去,而未考虑中文的表达习惯。因此该句翻译为“此时正当夏末”更为简明。

例2:When he occasionally met another man who had really been a soldier and they talked a few minutes in the dressing room at a dance he fell into the easy pose of the old soldier among other soldiers

张:当他舞会上偶尔遇到另一位真正当过兵的男人,并且在化妆室里同他交谈几分钟的时候,他才像是许多士兵中的那个老兵,才回复到那种自然而然的心态。

杨:有一次他在舞会上偶然碰到了一个真正当过兵的人,两人在更衣室里谈了几分钟,使他又产生了一个老兵与别的士兵在一起时常常感到的那种随便而坦率地情态。

“Dressing room”的英文释义:room for changing ones clothes,esp.one where an actor puts on his costume,中文意思“更衣室,化妆室”。根据该词所在的上下文,在舞会上,给男士使用的dressing room,杨译为“更衣室”更为贴切,而张采用的“化妆室”的译法则并不符合中文的思维,因为“化妆室”通常是给演员们使用的。

例3:They all wore在sweaters and shirt waists with round Dutch collars.

张:她们都穿着在运动衫和镶有荷兰式圆领的宽松上衣。

杨:她们都穿着在毛衣和荷兰式圆领衬衫。

“Sweater”一词大部分小学生都认识,它的英文解释为:close-fitting knitted(esp.woolen)garment without fastenings,usu.worn over a shirt or blouse,中文意思“针织(尤指毛织)紧身套衫(通常穿在衬衣外面)”。根据该词所在的上下文,张译的“运动衫”和杨译的“毛衣”,后者更能贴切地传递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另外,我们看看两位译者对专有名词的翻译:“pool room”,“pool”的英文解释:a game in which two players hit balls into holes at the edges of a table using a long stick called a cue,因此将pool room译为“桌球室”是正确的。而杨译为“弹子房”,弹子房里的弹子桌台和台球桌台的大小和颜色一样,只是桌边没有网袋,由此可见,杨在翻译该词的时候没有进行详细的资料查询。“Corporal”一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附录9美国海军陆战队军衔的译文是“下士”,故张的译法是正确的。

对以上引例中词语意义的分析、理解,或者说多义词词义的选择,主义依据词典释义,运用汉语常识,并结合上下文或故事情节进行。但应该指出的是,最终决定词义的是上下文,包括句子、语段甚至全篇;结合这些话语层次来对词语意义做连贯的、综合的分析、理解,使较之仅凭词典释义或语法知识来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

3.2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正如纽马克(Newmark)所指出:语境在所有的翻译中都是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5]。文本翻译的理解和表达是在非常具体的语境中得到实现的,而文化语境是整个语言系统的语境,它决定了整个语言系统的意义。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和制约的文化语境因素有宗教信仰、民族认知心理、意识形态、文学规范和传统、文化交流的程度、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

翻译的第一阶段是理解阶段,译者须结合源语的文化语境才能理解其真实内涵。而到了翻译的第二个阶段,即表达阶段,译者则需要更多地关注译语读者,为使译文被读者接受和欣赏,译者必须考虑译语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同时,译者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译语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这些文化语境会从不同的侧面影响译者,进而影响和制约翻译活动。

下面我们看看在《士兵之家》中两位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受到文化语境影响的例子。

例4:People seemed to think it was rather ridiculous for Krebs to be getting back so late,years after the war was over。

张:人们似乎在想,仗已经打完好几年,你克列伯斯才姗姗回迟,简直有点滑稽。

杨:人们似乎认为,战争过去这么久了克莱勃斯才回来,实在有点莫名其妙。

文学作品是历史时代的产物,作品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总会带有时代的印记,所述事件的环境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历史背景和时代因素对译文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们文化语境的一个部分,对“years”一词的翻译。在文章中,海明威交代得非常清楚,Krebs是于1917年参军,1919年的夏天回到家乡,而作为普通的读者都了解的历史常识,一战结束的时间是1918年的11月。Krebs回到家乡无非就晚了几个月,“years”一词确实可以表示“几年,多年”,可是它还有一个意思a long time,即“很久”。因此对该词意思的选择则体现了译者没有充分把握上下文所传递信息而导致误译。

例5:There is a picture which shows him among his fraternity brothers.

张:一张照片照着他和学院兄弟会的成员们在一起。

杨:有一张照片照的是他和团骑的弟兄们。

该句所在的上文介绍了Krebs在参加一战前读的是一所卫理会学院(Methodist college),紧接着提到他的这张照片,由此可以得知这种照片应该是他在读书期间拍的。在这样一所教会学校里,“fraternity”的英文释义为:group of male students at a university who form a social club,即“组成社团的大学男生群体”。因此将它译为“兄弟会”更为贴切,而非杨氏所理解的部队里的“团骑”。

例6:“Ill tell them all youre my beau.Arent you my beau,Hare?”

“You bet.”

张:“我跟他们大伙说,你是我的男朋友。你是不是我的男朋友啊,哈尔?”

“当然是。”

杨:“我跟大家说你是我的男朋友。你不是我的男朋友吗,哈尔?”

“你说呢?”

“Bet”一词确实有“打赌”的意思,可是在“you bet”这个表达中,短短的两个字却是“一点也没错”的意思,表示同意对方说法时用,其实就是You bet I am.的略语。这样简单的表达可以体现出译者对所翻译的语言更深层次的文化和生活的了解。

例7:“Harold,”his mother stood in the kitchen doorway,“Harold,please dont muss up the paper.Your father cant read his Star if its been mussed.”

张:“哈罗德,”他母亲站在厨房门口,“哈罗德,你可别把报纸翻乱了。这《星报》一翻乱你父亲就看不下去。”

杨:“哈罗德,”妈妈站在厨房门口,“哈罗德,请你别把报纸弄脏了。弄脏了你爸爸就没法再看了。”

英语习惯用“please”“请”以表示礼貌,不论是陌生人还是亲人之间都如此。可是在中国,在亲人之间很少会用“请”字,因为那样会显得很生分,所以张的译文更符合中国人的说话方式,更体现出母子的亲情。

例8:Krebs went to the war from a Methodist college in Kansas.

张:克列伯斯在堪萨斯州一所卫理公会学院读书尚未毕业就上了一战的前线。

杨:克莱勃斯在堪萨斯州一所卫理会学院读书时上了前线。

对该句的翻译,两个译文各有千秋。杨的译文“读书时”一个“时”字体现了译文的简明,而张的译文则过于啰唆。但是张的译文补充了“一战的前线”,通过上下文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主人公确实是参加一战了,较之杨的译文则交代得更加清楚,使读者立马明白主人公是去了哪里。

4.结语

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从以上讨论中不难看出,语境是语言使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可以用来逐步分析语言使用和功能的语言学范畴。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讲,了解有关语境,有助于指导其具体的翻译实践。我们在翻译中,把对文本的宏观掌握,真正落实到对一词一句的微观分析上,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才能提高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司显柱.语境与翻译刍议[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1).

[2]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3]关孜慧.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4]李霞.试论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 [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3(2).

[5]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London:Pergamon Press,1982.

猜你喜欢
文化语境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文化视域下社会流行语传播特性分析
基于性别和观看模式的思考
情景教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曲艺传播与身份认同
大学英语中的文化语境教学模式初探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化语境下电视婚恋交友真人秀兴起原因浅析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