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2013-04-29 10:59周海全
考试周刊 2013年59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兴趣小学数学教学

周海全

摘 要: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给予学生有效指导,使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要求学生读活教材,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

很多人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任务,其实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它是数学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说:“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学生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独立性,摆脱依赖性;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培养数学阅读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表述抽象、单调,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问题要有针对性,有适当的难度和启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后,让学生探究生活中有关的问题。笔者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一个以用电峰谷问题为例的情境。夏天来了,每家每户都开始使用空调,有的学生家里有好几台空调。可是,正当大家都急着开空调的时候,突然电灯暗了下来,空调启动不了了。这是学生很熟悉的现象。但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老师告诉学生,因为是用电的高峰,电力不足。有的学生好奇地问:怎么到了下半夜,电灯就亮了,空调又运行正常了呢?老师说:那是用电的谷时,也就是用电的低谷,许多用电的厂家的机器都关了,工人下班回家了,电力就足了。有的学生还是感到奇怪,说:“那么去年开始这种情况开始好转了呢?”老师告诉学生:“那是因为聪明的工程师傅想出了巧妙的方法缓解了这一矛盾。”这时学生就更加好奇了,是什么巧妙的方法呢?老师适时出示题目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目前,居民用电的电价是每千瓦时0.52元。安装分时电表后则实行峰谷电价,收费标准如下:峰时(8:00—21:00)每千瓦时0.55元;谷时(21:00—8:00)每千瓦时0.35元。小明家每个月大约用电160千瓦时,谷时用电是峰时用电的五分之三,安装分电表前每个月电费大约多少元?安装分时电表后可以节省多少元?学生兴趣正浓,个个都拿起笔在纸上算起来,很快就有了结果。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教师继续出题:如果一个厂家一个小时用电600千瓦时,同样叫工人加班一天(8个小时)安排在用电的谷时,这家厂一天可以节省多少电费?将计算的结果告诉学生,聪明的老板一定会选择用电的谷时让工人加班。接着老师进行点拨:如果许多厂家都选择在用电的谷时加班,我们的空调还会走不动吗?电灯还会很暗吗?这类练习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不知不觉走进了数学阅读的殿堂。

二、有效指导,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

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面的拓宽,阅读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到了中高年级,一般学生已经能自发地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合适的方法优化阅读效果,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符合自己认知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有效的指导。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是这样指导学生阅读的。在学生利用自己的阅读方法阅读教材,初步理解了圆柱的高的含义后,出示这样一段文字让学生阅读:一枚圆形的象棋的厚度大约2厘米;一个圆柱形油桶深约12分米;学校顶楼有一个圆柱形状的储水箱长约6.8分米。提问:这里的“厚”、“深”、“长”分别指圆柱的什么?让学生咬文嚼字,联系生活中的实物反复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有时圆柱的高也可以说成“厚”、“深”、“长”。读数学题也要像读文章一样咬文嚼字,一个字一個字地仔细推敲,才能理解到位。一般来说,数学教材的表述更加严谨,更加简洁。所以对数学文字的阅读,不但要仔细推敲,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会融会贯通。这一细节的设计,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数学教材的指导。当然教师有效的指导需要对教材的深层理解,教材在例题中没有涉及高的多种表述,这位教师把这些表述与高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高的理解,而且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以后的数学阅读理解拓宽了思路,使学生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增强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实现了从机械阅读到意义阅读的转化。

三、读活教材,提高数学阅读的能力

数学教材是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1.斟词酌句细读教材

数学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语言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如果不引导学生进行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教材,练习时就不可能深刻理解数学语言的丰富内容和本质。如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47页练习十的第8题的(2)小题: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仔细阅读题目,特别要让学生斟词酌句细读这句话:“照第一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的比计算。”让学生在仔细阅读中读懂这一条件的含义:上述条件是指300毫升水中应加的蜂蜜与原有水体积的比,等于第一杯中蜂蜜与水体积的比。像这样先通过仔细阅读、认真审题然后正确地解答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审题的习惯。同时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效防止学生解题的盲目性。

2.带着问题品读教材

带着问题品读教材,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认识小数”一课时,在教学了例题以后,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品读教材:以前我们学过的数叫什么数呢?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可以在课本上找到有关文字以后细细品读并可以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多媒体出示“阅读思考题:(1)哪些数是自然数?哪些数是整数?(2)你能举例说几个自然数、整数和小数吗?(3)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你能举例说说吗?)在学生认真地品读数学书第100页最后一段以后,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用笔画出来,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掌握方法自读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教材的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就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自己读懂题目,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自学课本内容时,给予学生阅读方法上的指导,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自读教材的能力呢?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首先告诉学生要把题目读准确,读流利,边读边思考,看清楚并且准确理解每一个字,特别是单位,有的地方要反复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点),然后根据理解摘录条件,找到解题的方法,思考解题的过程、书写格式,有插图的结合图片一起阅读。最后想想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决。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内容,建议学生在阅读时把关键的地方画下来,把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摘录下来,书本上表示圆的面积公式的内容要反复读,仔细体味每一个字的意思,有些地方读了一遍不理解要再读第二遍、第三遍。有些题目还可以一边读一边画一些草图,在草图上标上数据,这样有利于迅速理解题意,找准数量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训练,学生尝到了自读教材(题目)的甜头,一看到题目就自己认真地去阅读、去理解。这时学生自己阅读比老师讲解有效得多,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阅读兴趣小学数学教学
中班幼儿绘本阅读兴趣巧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