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抓手

2013-04-29 01:03:53刘海仙
科技资讯 2013年6期
关键词:结构分析导学案

刘海仙

摘 要: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运用导学案教学。

关键词:导学案 结构分析 使用要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202-01

1 对导学案的认识

2012年暑期,我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导学案框架编写工作,为推进课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抓手。近一年的导学案使用,使我们逐渐的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导学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 导学案的结构分析

我区的学案,包括【学习目标】、【自学导航】、【合作攻关】、【当堂训练】和【总结提升】五部分内容。从学案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和课堂的高效。

2.1 【自学导航】学案引领 自主先学 (独学)

这一环的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学生通过自学将课本中比较容易的内容完全能掌握的,教师根本就不用浪费时间去讲;而对于重点知识和批阅中学生出现问题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出现,并留给学生质疑与讨论的空间,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去自主学生,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合作攻关】互助合作 质疑探究(对学、群学、锁定问题)

这是学生学习主动权与发言权的展示,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探究重难点部分,教师做巡回指导,研讨形成共识,学生到讲台上自我展示。培养了学生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也利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是关于能力培养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借用中考题练学生审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3 【当堂训练】检测拓展,总结提升(达标检测、总结归纳)

这是对学生当堂学习的有效监测,每节课要保证训练时间不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要保证训练的内容生在能力的培养,不搞死记硬背;更要保证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

目前我区的框架式导学案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教师与学生如何使用操作,成为我们亟待研讨的问题。

3 如何使用好导学案

导学案的使用在尝试与探索中逐渐完善,通过一年的使用我们总结了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一些方法,不一定完美,但也足见其效。

3.1 学案引领 自主先学(独学)

在自学课上,进行自主探讨。学生通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搜集材料,佐证教材材料观点;填写导学案,总结提炼问题等,对教材形成自我体验,记录自己解决不了或拿不准的问题,为合作互学打下基础。

学生要做到:(1)认真阅读导学案、看清自学目标要求,浏览导学案中要思考的问题。弄清自学的范围、目标、要求、方法、时间;(2)根据导学案自学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利用好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尝试完成导学案上所设计的问题,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3)带着问题独立阅读课文,做好笔记,记录已学会的知识点及规律,记录疑难及要提出的问题,把简单易懂的内容学会,不懂的疑难问题标出来记下来,待组内交流时再提出。对未理解的要进行深入地思考,以备合作探究时发表意见;(4)理清自学内容中理解的、未理解的,独立完成导学案的自学导航。

3.2 互助合作 质疑探究(对学、群学、锁定问题)

通过对学、群学的方式,进行互助攻关。在合作小组内展示自学成果,共享学习经验;交流发现问题,进行互助答疑;辨驳质疑,总结提炼观点等,初步解决自学疑难,实现思维向纵深发展。

在这个环节,学生的任务是:小组研讨、合作共赢。学生要做到:(1)汇报自学,与同学交流,将疑难点减到最少;(2)根据自己所探究的成果和他人分享,互相交流,把不知道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共同讨论;(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合作交流,发表个人见解,倾听他人的建议;(4)在老师引导下进行思考、探究;(5)及时记录他人的好方法,新思路。

3.3 展示反馈,精彩点评(展示、合作攻关)

展示反馈,精彩点评就是要给学生搭建展示反馈的平台,让学生动脑、动手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和有效参与,在参与中学习,发现问题,并不断产生创造性的火花,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中最精彩、最亮丽的风景。展示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如特征、规律及进一步的启示、感悟、实际联系等,还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神态、动作、情感、书写等。当堂要做检测反馈,小组问题小组内展示,共性问题全班展示,对板演展示的内容,师生共同点评补充,达成共识。

3.4 检测拓展,总结提升(达标检测、总结归纳)

教师指导学生当堂训练(或当堂检测),反馈并总结课堂学习结果,以巩固知识,形成运用能力和勤于动手的习惯,实现课前的学习目标。对训练中反馈出的问题,教师要做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解疑,通过教师导向性信息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探究、总结,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最终形成和优化知识的网络与结构。学生要做到:(1)做当堂训练;(2)要总结方法、形成知识网络、构成知识树;(3)积极参与,自我反思,梳理思路,整理自学成果;(4)要自己总结本堂学到了什么、领悟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等。

4 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4.1 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拿到“导学案”后根据其内容认真进行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要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在使用“导学案”时做到三点:自觉、主动、独立。

(2)课堂学习时要适当作些方法、规律等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4.2 教师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导学案”,了解学情,及时批阅。

(2)用“导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让学生对重难点批注落实。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5 结语

导学案的诞生不是偶然,而是在多年的实践中对教学的进一步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但也有一定的困惑与不解,期待在不断的实践中创造灯火阑珊处的辉煌!

猜你喜欢
结构分析导学案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4:57:24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53:24
浅析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22:39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分析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影片《推手》剧作结构分析
戏剧之家(2016年10期)2016-06-18 12:31:11
疲劳分析在核电站核承压设备设计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13期)2016-06-13 08:03:44
社会网络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5期)2016-02-22 13: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