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
[摘要] 目的 分析彩超在胆囊管结石临床诊疗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52例胆囊管结石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 结果 52例患者的声像图表现为胆囊明显肿大,且扩张的胆囊管内强回声团,后方伴有或不伴有声影。对于临床怀疑而超声图像又未显示有胆囊管结石的患者,可通过采用饮水法、体位法及脂餐法等辅助显示方法以助诊断。 结论 彩超检查时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胆囊管结石的诊断与鉴别,可提高胆囊管结石的检出率。
[关键词] 胆囊管结石;彩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6-0131-02
胆囊管结石主要是由于胆囊管内部出现结石嵌顿,临床中常见的有胆固醇性结石和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该种疾病经常伴有各种并发症,常见的有胆囊壁坏疽和穿孔等症状,而且这种疾病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和女性较多,其中产妇、服用避孕药的患者最多[1]。一般造成这种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是综合性的因素所导致。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同时也存在着比较特殊的治疗,其中早期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我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之间收录治疗的胆囊管结石的患者分析其声图像,总结彩超对于诊断胆囊管结石的方法及其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之间收录治疗的胆囊管结石患者52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51±2.4岁)。其中52例患者通过检查均出现有右上腹部或者中上腹部闷胀和不适感以及厌食油腻的食物等症状。另外出现恶心、呕吐患者13例,发热患者7例,出现黄疸患者3例。
1.2 方法
对于所抽取的52例患者均采用超声进行检查,其中检查的仪器主要采用PHILIPs5000多普勒彩色诊断仪器,且探头的频率为3.5 MHz。患者空腹,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经肋间或肋下多切面扫查,同时需要详细地记录患者的胆囊内病变的形态和部位以及大小与内部的回声与边界等一些声像学的特征,在必要时可以改变患者的体位而取坐位进行观察,在检查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压,或者饮水后进行检查,然后进行检测胆囊内的病变,或者是行脂餐法进行检查[2]。需要观察患者出现病变的周边和内部是否有彩色的血流信号显示,如果出现有彩色的血流显示,需要将取样容积置于出现血流比较明显的地方,从而获得比较清晰的血流频谱,然后测出血流的阻力指数。
2 结果
2.1 胆囊管结石的超声诊断结果
52例患者术前经彩超检查诊断,其中单纯胆囊管结石18例(34.6%),有5例为胆囊切除术后患者;20例(38.5%)伴有胆囊结石,有4例(7.7%)为泥沙样结石;2例(3.8%)伴有胆总管结石。误诊为肝总管或胆总管结石3例;误诊为胆囊管实质占位病变1例;误诊为胆总管实质占位病变1例;漏诊3例。超声确诊胆囊管结石44例,对胆囊管结石的确诊率为84.6%。
2.2 胆囊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
胆囊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①胆囊体积增大,以胆囊横径增大最为显著(≥40 mm),胆囊呈高张力(图1);胆囊壁增厚,水肿或无明显囊壁增厚,并呈“双边征”;②胆囊内可探及多个或单个可移动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图2~3);③肝门部可探及与门脉主干大致平行的扩张管腔结构,其内可见7~9 mm的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肝内血管走行自然,血流畅通,未见异常血流信号;④肝内胆管扩张;⑤超声Murphys征阳性。52例患者中14例患者具备以上①~⑤项声像图表现;31例患者具备除④以外的其余四项声像图表现;2例患者具备除②以外的其余四项声像图表现;5例患者只有第③项声像图表现。
3 讨论
临床医学认为,造成胆囊管结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胆汁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致使患者胆汁中的胆固醇出现饱和状态,从而很容易被沉淀析出或者结晶。胆囊管结石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的主要是在胆囊管内而形成的结石,而继发性的主要是胆囊内而形成的结石。根据调查显示,我国肝外胆管的结石发病率比较高,其中约占胆石患者的55%~86%,而且继发性的胆囊管结石比较常见。一般胆囊管结石患者呈逐渐加重的剧烈右上腹疼痛表现,部分还可伴见恶心、呕吐、发热及黄疸。
正常人胆囊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下不易显示,但随着我国医疗水平较快发展,诊断胆囊管结石仪器也不断更新,使得胆囊管的显示率大大增加,调查显示一般显示率可达到61%。超声对胆囊管结石的探查发现,患者的肝门部和门静脉主干呈大致平行的扩张管腔结构,出现和胆囊相通的现象,而且胆管腔内有强回声团,且比较稳定,多数回声团主要呈球形,只有少数的呈新月型,并且患者的胆囊体积也增大,出现高张力状态。另外强同声团和胆囊壁之间的分界比较清楚,并伴有声影。且胆囊壁出现增厚,同时呈现“双边征”,胆汁稠厚,肝内胆管和胆总管呈现扩张现象,并且大于0.6 cm,经常伴有胆囊单发或者多发的结石。而对于嵌顿于Vater壶的腹部结石,一般采用脂餐法后截石位置出现移动,结石很容易被漏诊。所以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防止出现漏诊现象[3]。此外,超声发现急性胆囊炎可成为胆囊管结石的重要间接征象之一。由于检查过程中外周胆管受临近肠道气体的干扰,很难直接显示胆囊管结石。因此,如何提高显示胆囊管成为超声科医师的关注焦点。对于临床怀疑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又未显示有胆囊管结石的患者,可通过采用饮水法、体位法及脂餐法等辅助显示方法[4]。①饮水法:患者取半卧位,饮水500~700 mL,可使气体上移和增加透声窗,继而能够更清晰地观察胆囊管情况;②体位法:患者臀部抬高,头部放低,叩击患者右侧后背部,超声可显示结石向胆囊方向移动,并作出正确诊断;③脂餐法:患者空腹检查后,食两只油炸鸡蛋,待45~60 min之后再次对患者复查,这时胆囊管检查易发现有明显的扩张现象,且梗阻部位易显现。
综上所述,在采用彩超诊断胆囊管结石时,需严格观察患者胆囊管及其内部变化,对于一般处理无法超声显现的,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辅助方法,以提供清晰的超声结石图像[5],从而提高胆囊管结石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沈岳音. B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678-3679.
[2] 丁华瑛. B超对87例胆囊息肉诊断价值探讨[J]. 临床医学,2008,2l(3):419-420.
[3] 马桂玲. 彩超对胆囊管结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 中国医疗前沿,2011,6(14):58-59.
[4] 杜朝阳, 汪东荣. 彩超对胆囊管结石的诊断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2010,11(2):100-101.
[5] 邬又明. 以胆囊稍高回声为表现的胆囊管结石嵌顿1例[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12):234-235.
(收稿日期:201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