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

2013-04-29 18:37邱赟
新课程·中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邱赟

摘 要:审美能力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合审美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融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明确提出了要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专家经过精心挑选的文体优美、审美情趣较高的文学作品,并且不乏古往今来的经典之作。这些优美的作品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的文学世界,是学生感受文学美感的基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通过合理地引导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才能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效融合。

一、通过朗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中国的谚语,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国古代文学教育就十分重视朗诵,其中“抑扬顿挫”是形容朗诵水平的重要标志。朗诵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文字、文章的深层含义,对学生理解文章、审美文章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领会教材中的经典篇章和优美的词语、句子,如何让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审美意境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光靠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是不够的,学生不能用心自己去体会文章的妙处,是难以提高语文审美情趣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朗诵,能够使学生在朗诵的同时揣摩文章,在抑扬顿挫的旋律中激发审美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朗诵过程中用心品味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起到了对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挖掘教材中的“美”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情趣教育不仅包括培养学生对优美的文章、意境和思想的描写,同时也包含培养学生对心灵美以及正义的美、社会的美、爱国之美、行为美、人格魅力等的教育。例如,在教学《同志的信任》一课时,笔者通过文章描写的故事情节,即鲁迅先生为完成方志敏烈士的遗愿,在白色恐怖下,冒着极大的危险,费尽周折将密信和文稿转交给党中央的故事,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人格之美。在课堂的讨论中,笔者让学生就鲁迅先生的“美”进行讨论和发言,许多学生认为鲁迅先生的美体现在“诚信”上,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有的学生认为鲁迅先生的美体现在不畏艰难、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教师应当更深层次地看到鲁迅先生为国为民,以笔为武器,唤醒麻木的人们,拯救社会的良苦用心和远大理想。通过对文章中人物的审美发掘,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美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三、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需求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是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审美情趣的重要方法。初中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有限,许多文字描写情境在学生看来比较难以理解和体会,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和美感。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融合,重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且通过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李兰英.注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海探航,2011(12):29.

[2]王俊红.初探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J].现代阅读,2012(10):97.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石狮学校)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