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主体的相互关系

2013-04-29 18:05张泽强
桂海论丛 2013年6期
关键词: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

张泽强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最活跃因素,是能否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关键。一般来说,依据主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分为三大类:领袖人物主体、理论工作者主体和人民群众主体。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客观规律,必须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这一能动性因素,特别是要注意把握领袖人物、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这三类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正是这三大类主体之间的互动,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人民群众;理论工作者;领袖人物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6-0085-0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共产党的经典文本中被阐释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也是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之既定目标的决定性力量。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基本形成了领袖人物、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这三大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共识;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对领袖人物、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这三大类主体的作用作了分析,并对这三大类主体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地探讨,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阈。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学界关注较多的领袖人物、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类主体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旨在对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前提性问题作一分析和探讨。

一、领袖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领袖人物与人民群众的互动关系,是社会历史观方面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必须首先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的一个基本问题。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成为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重要分水岭。唯物史观是在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础上来谈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只有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领袖人物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领袖人物是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领袖是国家和政党中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同时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的人们。没有他们,群众斗争就会陷入自发、徘徊和涣散的状态。虽然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但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又受到其自身文化水平、觉悟程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状况等等条件的制约。这时,一个有能力引导和带领人民群众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力量的出现,便成为了解决上述困局的关键因素;一个或一批能够启发和教育群众、提高群众自觉性、增强群众自信心的领袖人物的出现,便成为了人民群众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向前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领袖人物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及其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这种作用在于,他们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思想,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方法,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课题。领袖人物是人民群众的旗帜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实际组织者和指挥者,他们引导人民群众战胜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各种艰难险阻,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最大成功。

人民群众是领袖人物作用程度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不回避领袖人物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认为这种作用比普通个人要大得多,有的时候甚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强调,领袖人物毕竟是群众的产物,不是领袖创造群众,而是群众创造领袖。正如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031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人民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本质上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是广大群众的事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归根到底就是坚持同人民群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业绩,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思想和活动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规律认识越正确,越能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他们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离开人民群众就无所谓群众领袖;离开人民群众伟大而丰富的实践,一切真理都将失去其现实的指导意义。领袖人物要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向前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深入联系和依靠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护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走群众路线,努力“将群众中创造的各种好方法普遍化”[1]163。

领袖人物和人民群众的这种互动关系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既是领袖人物智慧的结晶,又是人民群众丰富实践的产物;既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又离不开杰出领袖人物的推动;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政党、领袖、群众基本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又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特殊与一般、部分与整体的辩证统一。

二、理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理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领袖人物、人民群众、理论工作者这三者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问题。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虽然理论工作者在本质上属于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活动中,却发挥了一般人民群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探讨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不能过低地估计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又不能无视理论工作者作用的发挥,而应该正确把握和科学对待二者的互动关系。深刻揭示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正确看待人民群众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更好地激发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方面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理论工具。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由于人民群众自身存在的种种局限性,他们的实践多数是以感性主导的。这种以感性为主导的实践多数情况下又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相偏离的。因而,人民群众要成为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主体,就必须有理论上的正确指导。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的革命斗争实践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崇高的价值理想。它解决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先进分子在苦难中苦苦寻觅而又无法解决的“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根本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首先必须要通过文化素质较高的理论工作者先行学习接受、深入研究。他们努力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运用理论工作者个人的逻辑思维同时还要紧密联系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语言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创作,形成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实现从外国语言到中国语言、从欧洲思维到中国思维这两个重要转换。没有这样的“中介”,马克思主义就很难在人民群众中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也很难形成。

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是理论工作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现实基础和不竭源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理论创新要立足于广大人民的丰富实践,服务于实践,又要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毛泽东曾在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文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接着,他明确提出:“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1]860在这里,虽然毛泽东是从文艺的角度来论述人民群众实践活动在文艺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但他所表达的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要努力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汲取丰富营养,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看作唯一源泉的思想,同时也是符合理论创新的基本要求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党的理论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是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党的理论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把理论工作者在理论创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充分尊重了理论工作者的学术成果,又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繁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理论工作者要实现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为群众服务的道路,实质上就是深入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去观察、了解、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的过程。与此同时,人民群众也在与理论工作者的不断交流和沟通中,逐渐接受理论工作者提供的智力支持并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思想指南。

三、理论工作者与领袖人物的关系

理论工作者与领袖人物的互动关系,即理论工作者的理论贡献与领袖人物的理论创造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二者的关系,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的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领袖人物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往往“一身二任”,既是革命家,同时又是理论家。这种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结合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比如领袖人物可以迅速将提出的理论主张付诸实践,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确保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推行,大大缩短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时间;但与此同时也可能出现这一理论缺乏群众基础和缜密论证,缺乏进一步的理论升华以及不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等问题。因而,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理论工作者在理论创新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对理论成果的前期论证、中期宣传以及后期经验总结、抽象升华等方面的作用都是十分必要的。

理论工作者为领袖人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学术支撑和理论资源。长期以来,在理论界一直有这样一种认识,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是领袖人物所独有的,而理论工作者不论怎样研究,不论有何见解,最终还是由领袖人物来判定,理论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只是对领袖人物的观点作注解和宣传。这种对理论创新的误解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理论工作者在理论创新中缺乏积极性问题的出现。事实上,从理论创新的本质和现代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角度来看,“理论工作者建构理论,领袖人物选择理论”早已成为现代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运行的普遍规则。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杰出的领袖人物,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边实践边总结,从而创立新的理论。从宏观上看这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从微观角度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领袖人物往往因忙于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而无暇对实践中积累的大量经验进行总结,此时,如果没有理论工作者对这些作为理论创新原料的实践经验进行深层次加工,领袖人物也很难创造出高层次的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理论工作者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始终围绕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从哲学的高度及时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积累的新鲜经验并将其上升为有新意和有影响的理论成果。1992年6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召开前的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指出:“我这里讲的是党的正式文件中的一些提法,至于学术界、理论界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不同提法就更多了。……我想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总的最后确定一种大多数同志都赞同的有关经济体制的比较科学的提法,以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同志的认识和行动,以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的建立。”[2]这些理论成果中的许多观点被党和政府采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增添了丰富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和学术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化和系统化的重要力量。

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同时又是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每当理论创新遇到挫折之时,都是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康的时期;只有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局面,才能把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因此,领袖人物要支持和鼓励理论工作者的创新思维,为理论工作者成长创造宽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并在党和政府的决策中重视运用理论工作者的科研成果,真正做到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1977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党中央个别领导同志坚持奉行“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划禁区、设障碍的情况指出:“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3]次年7月,他又在同当时中央宣传部负责人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不要再下禁令、设禁区了,不要再把刚刚开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向后拉。”[4]为了给理论工作者创造良好地政治环境,他又提出了著名的“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当时理论工作者从事理论创新和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后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辟奠定了重要基础。总之,领袖人物要充分调动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理论工作者的作用,就要千方百计地创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氛围,让马克思主义内部各学派之间,让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反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能够相互争论,使马克思主义在论争中彰显真理的光芒。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过程中,理论工作者与领袖人物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中的两个环节。离开理论工作者的努力,领袖人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上便缺少了学理上的支撑;离开领袖人物的支持,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科研成果便成为了纯粹的书斋式的学问。因而,理论工作者与领袖人物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事实上形成了一种相互需要、相互补充、分工协作的互动关系。

列宁曾经就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一切社会主义理论的区别这个问题指出:“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切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出色地把以下两方面结合起来:既以完全科学的冷静态度去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又非常坚决地承认群众(当然,还有善于摸索到并建立某种阶级的联系的个人、团体、组织、政党)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和革命首创精神的意义。”[5]他的这一论断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在这里,列宁实际上深刻揭示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中主体发挥作用过程的实质,即“由下及上”和“由上及下”的有机统一。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上传至领袖人物,为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现实平台和思想材料,增强他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这是“由下及上”的过程;同时,领袖人物在人民群众和理论工作者提供的现实平台和思想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作出决策,并下达至人民群众和理论工作者,为这二者工作的开展提供正确的导向和支持,这是“由上及下”的过程。这两个互动过程是辩证统一的,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桥梁和纽带;领袖人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关键。

总之,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有单一性,又有集合性;既有历史性,又有现实性;既有真理性,又有价值性,是多重属性紧密复合的统一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工作者的研究与领袖人物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合力,才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1-20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

[4]邓小平.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5.

[5]列 宁.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0.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ree Subjects of Marxism in China

Zhang Zeqiang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Marxism in China, as the most active factor in historical process of Marxism in China that are the keys to fulfill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axisom in China. In general, the subjects in the process of Marxism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categories: leaders, theorists and people in particular, it ha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eaders, theorists and the people. It is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thre subjects to promote Marxism in China's develop forward.

Keywords: the subject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mass, theorist, leaders

猜你喜欢
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
深化对新时代理论工作者意识形态责任的思考
理论大众化视域下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旨趣
理论工作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角色定位
“行政不作为”现象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解读“四个全面”与执政为民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