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感:从诱发、品味到内化

2013-04-29 15:30王秀娟
师道 2013年6期
关键词:病句现实生活语感

王秀娟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而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夏丐尊老先生说:“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知识积累和一系列的思维训练。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可从如下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感培训。

一、创设情境,诱发语感

文章是以“言”表“情”的,语言文字是作者所抒情感的载体。作为教师,要注重发挥教学过程中情境的作用,在具体操作时,主要有两种做法。第一种做法是引领学生进入实实在在的真实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去,指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现实生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美,尤其是语言行为之美,从而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在深刻性、宽广性和情感性等方面得到延展和拓宽。生活是一条河,处处留心,都有语感的浪花。第二种做法是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感训练教学时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制造意境,把间接的生活经验和语感教学沟通起来,或是通过自己语言的渲染和描绘,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联想和想象;或是借助挂图、实物等教具,给学生以直感,勾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回忆和遐思;或是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课件,展现现实生活的某些场景,激起学生身临其境般的真切感、亲切感。

二、诵读吟咏,品味语感

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也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借助语言文字渗透于字里行间。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走进课文”,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语感自然而生。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

在教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文中描写诗人聆听、感受琵琶乐的重点句段,先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推敲、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想象体会当时的背景和情景,然后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重点诗句,体会主人公触景生情,吟诗抒情的感人情境,只有通过诵读,学生才能悟出语言材料中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和感人肺腑的情。

三、激发想像,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要体验语言的高妙,就要通过展开联想和想象,填充那些没有展示出来的空白点,体验作家描述的意境。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通过联想和想象,使学生不仅对文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学生的语感也在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培养起来。

四、加强训练,内化语感

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体验,把语感的培养落实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语文教学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效率才能真正提高。(一)从病句训练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一般来说,一篇文章写得通不通,好不好,只要自己读两三遍,就可知是否“上口”“顺耳”,即可发现哪些地方“畅达”或“拗口”,哪些地方用词精妙或有语病。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训练,多向学生推荐一些典型病句,让学生进行修改,就能迅速强化学生对语感的敏锐性。(二)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实在的语感。要调动起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来体验作家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这样学生的语感能力才会发生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广东兴宁市沐彬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病句现实生活语感
师生讨论改病句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认识相交线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高考病句辨识的两大抓手
2014年高考病句题归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