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灾过后,及时补上这一课……

2013-04-29 00:44盛会
师道 2013年6期
关键词:震灾悼念雅安

盛会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尚不足5年,四川雅安7.0级地震接踵而至。面对数以百计的死亡、失踪者,数以万计的伤者,人们感到美丽的生命是那样脆弱,那样不堪一击。地震灾难面前,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让我们悼念,让我们感到万分哀伤,我们悼念逝者,是因为他们的不幸就是我们的不幸,他们的哀伤就是我们的哀伤。尤其是在灾难中所展示出来的生命厚度和深度,足以令所有生者肃然起敬。然而,痛苦之后,我们需尽快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在西方一些国家,小学里常常会让学生思考:如果生命只有3天,你怎么安排、最想做什么?如果给自己写墓志铭,你会怎么写?其实这就是一种生命教育,于是人们面对死亡总显得坦然,会提前写好遗嘱,把后事安排得井井有条。相对于他们,我们学校的“生命教育”却是一片空白,人们除了直观地从生活中接受一些死亡实例的感性教育外,很少有其它的生命教育,这对学生整体认知世界,全面认知人生,无疑是个缺憾。

鲜花是灿烂的,人生是美好的,可是,再美的鲜花也有枯萎的时候,再靓丽的人生也有终结的时候。既然人的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就应当学会正确面对它。加强对公民的生命教育应从孩子抓起,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从而珍视生命,享受生活,减少自残、自杀或相互残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我现在信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个生命;三要发展这个生命(就是进化)。”正如鲁迅所言,让人们从小就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乃至敬畏生命,是教育者、为人父母者应当尽的责任,同时也是全社会应尽的社会责任。

其次,在时空的长河中,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标示和衡量生命的指数除了长度,还有宽度和内涵。当遭遇重大疾病和自然灾害、生命回天乏力时,了解了人生的要义,就可以坦然面对死亡,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也能减轻家人失却亲人带来的痛苦。

当然,生命教育是一个敏感话题,在具体教育中必须注意方法。可以通过死亡话题讨论、开展死亡游戏以及在临终关怀渗透等形式,让公民认识生命、领悟生命、珍惜生命。在此次雅安地震中,一些学校和组织通过举办烛光晚会来悼念亡者,就是进行死亡教育的一个好形式。震灾过后,我们应在更大范围和更多人群中开展这项教育。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震灾悼念雅安
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雅安媒体人
文学改编电影《影里》的多重主题表达
沉痛悼念张庆林教授
沉痛悼念何鲁丽同志
海地“无法喘息”
沉痛悼念周常林先生
隆力奇慈善雅安行
沉痛悼念黄荣波同志
古代震灾及政府应对措施——以西汉关中地区为例
雅安地震房屋倒损情况遥感影像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