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打造高效课堂

2013-04-29 00:44鲁平
新课程·中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高效兴趣培养

鲁平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如果是教师“满堂灌”式的一味讲授,学生就不能有效地接收,教学效果一定不理想。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学时教师不做有效的引导,学生大多不能理解掌握,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法宝。

关键词:高效;问题;兴趣;培养

高效课堂并不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教师讲授知识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学生学到知识的多少。高效课堂的高效在于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高效,教师再讲解得无懈可击、龙飞凤舞、激情四射,学生不能参与,课堂也是无效的。高效课堂必须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因此必须要预知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困惑,因为学生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根基,而新旧知识之间往往会存在着障碍,这些障碍由教师单纯的讲授是无法清除的,即使有些学生能被“拔苗助长”到一定高度也不能完全掌握新知识体系的原理,学生了解到的一定是肤浅的。如果教师能在这些障碍间搭建阶梯,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讨论等一步步往上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仅能体验到乐趣,而且一旦掌握新的知识就很难忘记。搭建这些阶梯就是提出问题,通过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一步一步向上爬才能到达新的高度。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人类掌握新知识的必经之路。问题是所有工作的核心,是课堂的核心。问题导学能让课堂始终充满悬念,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思考状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导学法并不是教师的“随意问”学生“随口答”的模式,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的无效问题起不到让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目的。因此,教师如何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一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

一、生活中寻找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理知识困惑着学生,他们充满好奇,但又无法解释这些现象。如果教师能将问题置于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学习中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比如,讲力的分解时,可这样问:“一根金属丝,如何能将它轻松拉断?为什么骑自行车上坡时,坡度越陡越难骑上去呢?”再例如,在讲牛顿第二定律应用课时,下面的习题的功效就特别好: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此路段限速40 km/s,假如你是交警,试判断此车是否超时?让学生分析车祸现场,把自己当成是交警判断车辆是否超时,从而认定责任,学生能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并且能用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困惑,起到建构知识的目的。

二、从实验现象中寻找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的形成离不开实验现象的分析,在课堂上一个精美的实验,如何不配合精心设计的问题,那只会是昙花一现,虽然美丽,但学生不能得到相应的知识,如果直接让学生思考问题,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实验与问题应该完美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感应起电教学过程中,如图1,教师先通过演示介绍让AB感应起电的方法。接着教师提出问题:(1)感应起电的原理?A、B分别带什么电?(2)如何利用感应起电的方法让不一个带电的实心金属球B带上电?如图2。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从而深刻理解感应起电的原理和方法,轻松地掌握本节知识点。

图1 图2

三、分解复杂问题,建立通向真理的阶梯

高中物理的学习和物理思维都比初中难,学生不仅仅要知道是什么现象,而且还要分析其中的原理,一个物理过程往往比较复杂,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讨论分析,学生很可能建立不起物理模型,从而无从思考,打击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因此,将复杂问题分解,各个击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题:如图3,质量为M的足够长的平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物体B质量为m以初速度v0从左端冲上A的上表面,已知动摩擦因数为μ。

图3

分析:这是高中物理中非常典型的模型——滑块—滑板类模型。各地高考题经常出现此类模型,但是此类问题由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学生往往对研究对象分析不清,如果此类问题教师直接就题论题,多数学生不能真正地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因此,要从多个角度来设问,将学生学过的力学知识融会贯通,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1)从动力学角度分析:①分析A、B的受力情况(画出各自的受力图);②分析A、B两物体的运动情况(画出A、B两物体的位移简图);③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A、B两物体的加速度a,位移s。

(2)从功能关系分析:①分析滑动摩擦力对A、B各自做的功的大小;②分析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③确定摩擦生热的大小。

(3)从动量角度分析:判断两个物体在相对运动过程中动量是否守恒,明确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

(4)将题目继续拓展分析:①假如木板不是足够长,为使木块B不从A上滑下,木板A至少要多长;②假如已知木板的长度L,B在A上滑动有几种情况,如何讨论判断;③假如地面也有摩擦力此题又如何分析,运用哪些规律。

通过这样变化角度地去设问,充分挖掘出了这道题涉及的物理知识和规律,掌握和理解了力学规律解题的三大观点的应用方法,锻炼了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物理问题的好方法,克服了做题过程中的思维定式,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四、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促进课堂高效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课前要构思问题的情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

1.营造师生和谐平等的情感氛围,使学生敢问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与学生具有良好的师生感情,才能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才能让学生在课堂课后敢与教师和学生讨论交流相关问题。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但不是不评论,对于学生的所有问题,教师应该有更好的价值导向,让学生明确诸多问题中哪些问题更加有价值。对于差生对学习上的不自信,可能会提出很奇异的问题,在课堂上一定要避免学生间的嘲笑。

2.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问题可问

许多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盲目地看资料,盲目地背诵每个知识点,没有深入地思考知识的原理,或是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懂,学生没有问题可以问。因此,教师设计一个好的情境能使学生深入其中,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从而产生许许多多的相关问题。例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教师先不介绍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及m

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为切入口,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和探究,最终达成学生对问题中涉及的知识进行理解,教师在备课中不仅仅要设计好问题,而且还要设计好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要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符合他们的问题,做到难易适当,适时调整,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果能做好以上几点,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课堂高效。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效兴趣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