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晓红
摘 要:九年级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渗透数学的基本思想,做到全面、扎实、系统。
关键词:九年级;复习;精心设计;系统;训练
九年级数学教学进入复习阶段时总会感觉到时间紧、任务重、容量大、难整合。因为复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体现基础性、有效性、发展性,是学生认知的继续深化与提高。做得好事半功倍,做得不好事倍功半。
一、依标靠本,抓住重点,精心设计,精讲点拨,系统复习
“标”指的是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它们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对第一轮复习有方向性的作用;“本”是指教材,是命题人命题的依托,中考试题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题约占70%左右,而这些基础题大多源于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或者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的组合。第一轮复习要回归课本,这个环节要由师生共同完成,不能简单地布置。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把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体系,搞清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基本事实、定理,使之内部结构明确,认真挖掘课本中的例题、习题,使之具备典型题例功能,引导学生从知识体系、例题习题中找性质、找方法,使之形成能力训练点。同时,在这一环节要有新意,不能课课一个模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知道,怎样把握复习课的度,关键是我们如何安排复习课的内容。一堂课45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重点复习什么,首先复习什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甚至要胸有成竹。
例如,八年级课本中有这样一道习题:顺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第19章复习题第6题)教师在设计这章的复习时,就可以选择这道题,可以把条件中的正方形分别换成四边形、矩形、菱形,引导学生探索相对应的中点四边形的形状;还可以探索: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形,它所得的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分别是矩形、菱形、正方形?这样细致的设计,就使这一道题的复习价值很高,因为解决它用到覆盖了《四边形》一章几乎全部的定义、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再如,分式的加减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复习时选择这道题,不仅仅复习到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还可以把因式分解、整式的加减、整式的乘法、通分、约分、最简公分母、平方差公式等等复习到。还有圆、函数等等题目的选择设计等等。甚至对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内容,如探究性活动、定理的推导以及“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阅读与思考”“数学活动”等,都可以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发现和再创造,对课本典型题目引申、研究,立足课本,回归基础,抓住重点,目的是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体系,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基础知识的网络,切实让学生全面复习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题型。
二、狠抓训练,夯实基础,落实细节,精选精讲,扎实复习
实践告诉我们,备课不到位就会南辕北辙,讲课不到位学生就会云山雾罩,训练不到位学生就囫囵吞枣,不能熟能生巧。所以,第一轮复习要狠抓训练,练到位。
(一)训练规范性
1.审题规范
审题是解题过程的首要步骤,同时也是初步形成解题思路的过程。审题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解题的成败。审题规范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教师在复习中要注意训练学生规范审题的习惯,首先要弄清题目中有几个已知条件,每个条件可否转化;其次要弄清已知条件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些综合之后可得出新的信息;再次要训练学生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再次要训练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当然,认真审题还要做到认真读题,不漏读,不错读,另外还可用铅笔把题目中所给条件和待求结论依次标出,以帮助达到确定解题思路的目标。
2.答题规范
训练学生做到答题步骤清楚、正确、详略得当、言必有据,把运算、推导、论证、作图与所得的结果完整地用数学语言规范表述,题目答案的形式要符合题型和要求。例如,填空题中的单位不要漏写,解答题中的应用题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最后的回答等。总之,答题要规范,会做的题不失分。训练学生书写时字迹必须清楚,疏密适度,作图必须正确。根据平常考试不难发现,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学生的失分情况分析,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为“低级错误”而失分,主要表现在数学基本用语不规范、解答步骤不全面等。可参照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的评分标准,纠正答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对答题的错误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备考要从细节入手,强化规范意识,养成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克服步骤不全、推理不合理现象,尽可能减少因答题不规范造成的失分。
(二)训练重点
重点章节重点训练,重点知识重点训练。做一下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不是简单地把题目做会了,也不是要求反复做几遍,是把题细致、彻底地研究透。换句话说,就是要在试题中研究出考查的重点知识点、重点题型、重点方法及考查的重点数学思想方法,研究出命題人的命题方向。在平常复习中向重点知识、重点题型训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熟练掌握,对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对解题技巧、解题方法能灵活运用,培养学生思维,形成学生能力。
(三)训练通法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很多题有通法,也可用技巧解决。还有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第一轮复习时,要选择能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强化通性通法的训练,淡化技巧,使学生达到做一题明一路的目的,对基本方法过关。通性通法从下面几点训练:(1)进行题型变式训练。对同一类问题不断改变题型,如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证明题、阅读理解题、探究题等交换使用,使学生认识到题目虽然变化了,但解答题目的本质、思想、方法未变,增强训练兴趣。(2)结构变化训练。如向前面所说的变更问题、改变条件等,在原型题上下功夫,进行拓展延伸。(3)题组强化训练,用一定时间对同一方法进行题组训练,使这一方法得到强化,学生印象深,掌握快而牢。一种题型一类方法,在复习时要把各种题型都训练到,重视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做到手熟心熟,认清“庐山真面目”。
(四)训练速度
中考是有时间限制的,考生做题时一定要增强时间观念,不能为一道题耗费太多时间,要学会取舍。还要在平时的解题中提高运算能力,特别是提高应用数学知识正确运算和变形,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节省时间。运算能力是靠长期的练习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在开始复习备考时,就一定要时刻把运算能力的提高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第一轮复习进行限时训练,训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每次练习要求学生做到熟练、简捷迅速、规范,提高答题速度和质量。
总之,结合课标把握好教材,分析好考点和重点,从整体上理清线索,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并从学生实际出发,落实好典型题例,狠抓基础,关注细节,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答题经验的积累,使学生在备战中考的时候少走些弯路,在中考中取得最好成绩。
(作者单位 山东省平邑县仲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