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奇生
摘要:实现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学生角色重塑,可以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完成课堂任务的需要。影响教师角色重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培训浮于形式影响教师角色重塑、现有管理制度制约教师角色重塑等方面。教师与学生角色重塑的实施策略主要是发挥课堂中教师的“下沉”角色,塑造好学生的技工角色,此外还要扮演好课堂上的互动角色。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角色
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的重塑,以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重塑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强调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是教育本源回归的要求。无论是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十分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我国古代的教育来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其观念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大教育家孔子更是十分强调“践行兼顾”,其教育培养学生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互相讨论,并强调实践的作用,其实质也是强调一种全人教育。
我国近代教育学习西方伊始,推祟的正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如左宗棠和沈葆桢创建福建船政学堂,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造船和驾驶技能型人才,办学的目标就是为了 “习学洋技”。在福建船政学堂,学生“技”的实践训练被提升到很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我们盲目照搬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形成了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这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但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也在与国际并轨,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也对高职教师和学生角色的重塑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好地体现了教育本源的回归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有利于完成课堂任务
工学结合课程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与先前已不再一样。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无论一个理论水平如何高的教师,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仅仅是坐而论道,没有教会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会独立去完成一项工作,就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就不能算是完成高职教育所特定的培养学生技能的任务。高职教师在教学时犹如一个导演,导演只能给演员说戏,做好引导,而演员如何演好戏,塑造好自己的角色,关键还是看如何能激发出学生的表演潜能,导演在整个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只能在幕后。在高职所要进行的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整个课堂的构架也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开始向向教、学、做合一转变,这一系列的变化对课堂提出的新的要求,需要师生角色重新塑造。
(三)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师生角色的重塑有利于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我们看到,如果措施落实不到位,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还是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都固守原有的方法,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仍是被动的接受,就很难使培养的学生有创新性。笔者认为,在高职教学中,学生自我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我们有些课程改革表面看起来红红火火,但教与学还存在严重脱节,由于教师自我角色的塑造没有明确,不少学生认为这种课程改革实在是没有必要。从这一点来看,作为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设计者的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己的主导角色,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牢固树立学生是课程主体的观念,协助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当然,学生在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中,也要明确自已的地位,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
二、影响教师角色重塑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浮于形式影响教师角色重塑
目前高职院校几乎都没有专门的教师培养部门,在高职教师的培养上,往往是多部门分头进行,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处于分割状态,缺乏系统性。由于缺乏专门的教师培养制度与管理办法,教师培养往往处于无序状态,使培训浮于形式,培训模式单一。此外,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教师培养往往处于随意状态,难以针对专业差异性和教师个体成长的特殊性来实施培养,工学结合教育模式难以有效形成,教师角色的重塑更是难以谈起。
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模式与高等学校相比有所不同,高等学校的工学结合侧重于教学与生产、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结合,而我们所说的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则应侧重于教学与生产、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的嫁接和应用。许多高职院校对这种教育模式还处在探索之中,尚无成熟的经验,使工学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减缓。对此,应努力在培训实效上多下功夫,不断丰富培训模式,这样教师才可以更好地塑造好自己的角色,以更好地适应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二)现有管理制度制约教师角色重塑
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教师重塑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是现在的高职教师大都是从高校直接毕业,缺乏实践技能;虽有一部分高职教师是从企业引进的专任教师,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很大。这方面的困难是来自双向的,一方面,由于企业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待遇很优厚,一些高技能人才不愿意到高职院校工作;另一方面,高职学校要从企业引进人才还面临体制上的障碍,如入编需要经过考试这一条件就把一部分人才排除在外。这样,一些高职院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费用去培养新进来的年轻教师,这样方可满足塑造课程改革新角色的需要。
同时我们要看到,高职院校在职称评定时,没有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特殊性做出相应的改进,仍然以普通高等院校教师的评价标准来要求高职教师,缺乏引导建构专业教师合理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功能,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所需教师的角色需要。
(三)诸多因素影响学生角色重塑
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和相应的法定义务,一些企业普遍缺乏参与培养“工学结合”学生的积极性,是当前学生参加企业实践存在的关键问题。如何调动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活动和工学结合技能学生培养的工作,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教学活动。
但是,职教体系在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中尚未形成,产教结合的教育模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部分企业不愿意接受高职学生参加生产实践,使得学生参加实践的场所难以保证。另外,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师编制紧,专任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较长时间到生产第一线指导学生。 一些高职院校还没有为“工学结合”学生的成长建立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这些都制约了高职学生角色的重塑。
三、教师与学生角色重塑的实施策略
(一)发挥课堂中教师的“下沉”角色
1.扮演好课堂上的伴奏角色
高职院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总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大讲特讲,在整个课堂上,教师只是课堂上的一个独奏员,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这样的讲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最大的弊端是没有更好地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差异,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很难得到展现。为此,在课堂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很好地转换角色,做好学生的“伴奏员”。教师不能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给学生讲授,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讨论中,为学生解疑释惑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
2.扮演好点燃学生激情的角色
学生对知识渴求的内驱力主要是来自学生本人,但这种需求需要激情点燃,这种点燃需要教师扮演好“助燃”角色,需要高职任课教师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点燃学生求知的激情。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去激励感染学生,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去带动学生求知的兴趣,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知识的内驱力。基于此,对高职教师而言,其在课堂上要充满激情,在情感上要充分投入,而不能仅仅是把自己作为简单的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让整堂课上得无味,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做到用激情点燃激情。
3.扮演好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角色
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守旧,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上表现为对学生信任不够,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潜力有一个深入的挖掘。因此,在课堂上,高职教师讲得过多,许多本来是学生完成的任务,让教师给包办了,本来在课堂上需要学生去完成的动手技能也没有时间去完成,学生大量的参与实践的时间被挤占,实践机会被白白浪费。有时即使让高职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操作,在操作中也往往是对学生不放心,使学生处在半开放状态。重塑教师角色,让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改革教法,最重要一点就是要做到“目中有学生”。要解放思想,认识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放开手,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在学习技能参与实践时,去摸索,去经历失败与成功的洗礼,始终做到学生能干的教师坚决不干,给高职学生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
(二)塑造好学生的技工角色
1.让学生更好地参加实践活动
在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把学生活动这块主阵地利用好,在活动中加强对学生技能的提高和培养,这样就可以在高职学生角色的塑造中,更好的加入实践内容。活动开展要融合进高职办学的特点,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到突出的重要位置,让高职学生参与到更多的实践活动中去,更好地锻炼自己。高职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自学中掌握知识,在自学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技能,从而可以达到一个高职学生所要求达到的标准。
2.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
教师与学校要紧密配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进入社会的机会。比如说可以组织高职学生更多地去参观人才市场,学生对社会了解就会更为贴切,会对未来的就业环境产生一种比较真实的体验,激发出学生的危机感和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技能。特别是可以让学生走进企业,自己承担企业一些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是做好引导角色,发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及时提醒就可以了。
3.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发现式学习
让学生进行发现式的学习中的任务,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任务,而不是那个临时设计的任务,更不是那种为了让学生来学习而临时设计,为学生量身定做的任务。学生要在发现式学习中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独立思考。高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敢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扮演好课堂上的互动角色
1.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前指导学生预习,这样可以使教师上课更具针对性,更好地进行角色互动。在预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前就把会的内容消化掉,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对自学意识的培养,还可以更好地培养起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2.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交往
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互动的趋势,激活学生的群体智慧。要形成高职学生之间的互动,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建立一个合作小组。学生在自学中已经解决和没有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到小组讨论中进行交流。正是在这样的讨论角色中,学生互相交流启发,思维被激活,观点渐趋完善。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课堂被动学习的角色被改变,这利于充分利用学生的集体智慧,在培养学生之间互助合作能力的同时,也会加深高职学生对所讨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