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蕴蓉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考核评价存在着评价主体一元、评价理念落后、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标准模糊等局限性。构建行之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考核评价系统,必须以现代教育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指导,适应21世纪知识更新和人才发展的需要,确立多元评价主体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评价目标,综合选择各种评价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关于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问题逐渐引起了学者的重视。虽然已有学者提出了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但迄今为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笔者试图以现代教育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指导,借鉴近十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的局限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多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校园文化、基地教育、社会实践、“红色之旅”学习参观、研究实践等形式,集中或分散进行,对学生的考核一般是要求学生提交实践报告(论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活动表现和实践报告(论文)的质量给出实践教学的成绩。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
第一,评价的主体一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行为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教师在其中起着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者,因而学生也应该是参与评价的主体之一。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主体基本上只有教师,学生只能单方面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的考评结果,而教师因为无法详细考察每位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仅凭学生是否出勤和实践报告(论文)的质量就给出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足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评价理念落后,缺乏对过程与方法的考评,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践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方法,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生成新的知识。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侧重于对知识、理论和情感、价值观进行考评,缺乏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考评,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更新,也无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第三,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标准模糊,缺少量化指标,评价结果带有主观片面性。虽然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应该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单元内考评与单元外考评相结合、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考核评价方法单一,基本上是采用人文式评价方法,只有一些比较简单模糊的质性要求,并没有具体科学的量化标准,教师大多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给出实践教学的成绩。这种评价结果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现实要求和理论依据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知识增长和更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现实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德洛尔(Delors.J.)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作的《德洛尔报告》中提出,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做到四会,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则明确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将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教学改革重要标准,努力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动手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的机会”。在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方面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把学生身心健康摆在首要位置”。 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考核评价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建立整体优化、科学正确、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价值学的基本范畴,考核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指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体价值所做的判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行为,必须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对其考核评价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又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其考核评价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指导。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重作用。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现代教学论秉持平等的师生观,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把学生等同于消极被动的接受物——客体,而是看成有情感、有个性、有自我追求的“人”。认为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讲究教学方法,更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既要追求教学的结果,也要追求教学的过程,甚至要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置于教学结果之上。与此相适应,现代教学评价模式也趋向于多样综合,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模糊与精确相结合、日常观察和系统测验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更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评价是指对客体的价值或客体与主体的价值关系的分析评定,是价值主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体价值所作的判定。”[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所依据的价值标准就是中共中央的有关精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等六项原则,“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还进一步提出了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这些实际上已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应该成为考核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框架设计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评价是由评价主体、客体、方法、标准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是一种在收集必要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标准对教学系统(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有学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归纳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教育目标、成才目标五大部分”[2],笔者认为这种归纳不够科学,因为教育目标和成才目标应该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参考近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做法和国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课业考评办法,笔者认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应该确立多元评价主体、“三维一体”评价目标,综合选择各种评价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
第一,确立多元评价主体,实行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
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实行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是近十年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举措。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为主动参与评价,不仅对自己也对他人进行评价,通过对自己提交的作业的质量和价值进行仲裁,学会对学习进行反思,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使得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活动。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基础教育改革后培养的学生,他们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接受了自我评价和互评的训练,主观上有参与评价的强烈愿望,客观上也具备了参与评价的可能。高校目前所欠缺的就是由权威机构制定一本通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学生手册》,在《学生手册》中列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大纲》、《评价标准》、《学习档案记录》,明确告诉学生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以避免学生在自我评价和互评中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评价真正能够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
第二,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评价目标。
“三维一体”评价目标也是近十年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要求。它改变了过去单纯重视学科知识、技能考察的倾向,注重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和学习习惯的考察;改变了过去注重评价的鉴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注重评价的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更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同样适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既能保持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也完全能够涵盖中共中央有关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要求,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
对知识目标的考核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掌握了实践教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有关学科知识,包括其实践报告(论文)是否能够按原样回忆所学过的知识信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的表述是否正确。
对能力目标的考核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生成新知识的能力。比如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实践报告(论文)所体现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对过程目标的考核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出勤率、参与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如承担任务的多少、与团队合作的情况等),以及是否能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对方法目标的考核评价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懂得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包括有效的学习方法、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是否科学规范)。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核主要是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趋向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观,能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对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作出正确的评价,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殊性要求的具体表现。
第三,综合选择各种评价方法和技术,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考核评价离不开方法,而方法又必须以方法论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自然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为基础,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全面、系统和发展的观点,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学业成绩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根据评价的参照系可以分为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根据量化程度的高低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的实施时间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尽管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根据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中的有关实证与思辨的特色,可以将它们归为两大类型:实证化评价方法和人文式评价方法。“实证化评价方法是指用实际的证明来判断事物属性或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类方法。运用实证化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时,只说明‘是什么或‘为什么,而不提出‘应该怎样。”[3]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模拟法、理想化方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控制方法、信息方法和系统方法等。“人文式评价方法是侧重于个体的主体意识和心理活动规律,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交流,对评价对象作出价值判断的一种方法。”[4]主要包括哲学方法、历史法、伦理法等。
由于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如在学生进入实践教学之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准备状况,制订实践活动计划,包括评价目标、评价量表等,以便让学生知道如何评价。这就需要运用模拟法、调查法、观察法、数学方法等多种具体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调查或访谈,也需要运用到观察法、调查法等方法。在对实践教学进行总结评价时需要学生展示成果(如提交调查报告或论文)、进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需要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态度(如参与过程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实践报告(论文)的科学性等多方面综合评价,这就需要运用哲学方法、历史法、伦理法等多种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的运用离不开评价技术。比如在使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时就需要运用观察技术、测量技术和访问、问卷、轶事记录、评定、自陈等各种非测量技术,在搜集评价所需的各种材料数据时需要运用到搜集信息的技术,在处理各种材料数据时需要运用到一些统计的方法等。没有科学的评价技术,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都可能受到影响。
第四,科学设计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制作考核评价量表。
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确定之后,还需要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量表。评价量表是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学生互评的主要依据,它由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及评定等级与参数、权数与定量描述等要素构成。评价指标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评价标准是对评价指标更加具体的说明与解释。评定等级是以评价标准为准绳,衡量评价指标达到标准的程度大小。
根据前文所述的内容,笔者设计了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考核评价量表(见表1)。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系统的构建既要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也要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和中共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制定的考核评价量表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相一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徐德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174.
[2]邓春晖,颜善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及其依据[A].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9.
[3][4] 范晓玲.教学评价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