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成志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连年增长,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愈来愈受到关注。本研究运用高校本科毕业生调查数据,从不同学科专业本科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不同层次的高校本科毕业生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的适用程度、毕业生对学科专业设置的看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优化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本科;专业设置;就业;匹配度;调查
一、 问题的提出
文革之后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招生一直稳步增长,直到1998年,年均增加8.5%左右。自1999年起,全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160万人,比扩招前的1998年(108万人)猛增48%。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第一个毕业生就业高峰年到来,毕业生为212万,比2002的145万增长46%。5年之后,2008年毕业生为559万,比2002年增长286%。10年之后,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为700万人,比2002年增加555万人,增长383%,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一方面是高校的规模发生了量的飞跃,另一方面,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经济原因,也有高校专业设置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特别是对口就业率,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赵婷婷等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对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1]刘扬运用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工资效应等。[2]王默忠通过对近三年海南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具体研究海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其与专业设置的相关性。[3]
本文借鉴赵婷婷等人的研究,对在广东省就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进一步探究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对应专业之间的关系。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本科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对所学专业与就业关系的认识;对所学专业培养情况的基本评价;对本科学科专业设置的看法与优化建议等。目的是让本科毕业生现身说法,了解他们对当前本科专业设置的真实看法,找出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并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开展本科专业设置优化提供真实、丰富、有效的信息。
二、本科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岗位匹配度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1973-1988年出生并在广东就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样本覆盖了全部12个学科门类,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大约为48∶52。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07份,回收率为80.7%。有效问卷792份,有效率达98.1%。
(二)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分析
1.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
(1)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差异比较
由于本次调查采取五分变量,毕业生选择“1”表示完全对口,选择“5”表示完全不对口,1到5依次递减。所以,均值低的对口率高,而均值高的对口率低。
由表1可知:医学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最高(均值为1.76),教育学、哲学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也较高(均值分别为2.06和2.14)。而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最低(均值为3.11),医学专业与历史学专业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12个学科对口就业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医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农学、文学、经济学、工学、理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
(2)部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匹配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问卷设计中,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匹配度不高的原因列出五项,让受访者选择(不超过三项)。结果显示,目前本科毕业生专业完全对口和比较对口就业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4.54%;基本不对口和完全不对口就业的占21.47%;对口程度一般的占23.99%。笔者按照毕业生选择比例将导致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对口率不高的原因由高到低进行了排序,依次是“所学专业工作条件、待遇、发展机会不好” (占53.03%)、“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主动转行”(占45.71%)、“课程不适合社会需要,就业针对性差”(占42.3%)。大学办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因素对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的匹配度影响并不突出,分别为19.57%和17.05%。这说明: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息息相关的。如果所学专业的工作条件不好,待遇较低,发展的空间不大,势必会导致大学毕业生转行进入别的工作岗位,这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高的最重要原因。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生快乐的源泉。有些大学生由于高考分数不高,又想上层次较高的大学,只好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但就业时最终还是选择了转行,这在大学生对口就业率不高的原因中高居第2位。除了所学专业工作条件、待遇等客观因素,以及毕业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主观因素之外,从大学内部来讲,“课程不适合社会需要,就业针对性差”就是主要的原因。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忽视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培养,基本上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教育教学成为我国高校一个明显的特点。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企业在实际应用中急需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没能在部分高校开设的课程和人才培养中反映出来,而开设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却早已过时。这就造成了社会急需的拥有新知识新技能的专业毕业生供应不足,需求较少甚至不再需要的专业毕业生大量供应,出现象牙塔与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产生结构性失业现象。事实表明:本科高校必须优化专业设置, 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做好象牙塔与人才市场的对接,提升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
2.不同层次的本科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比较
对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最对口的是“985”或“211”院校,其次是省重点院校。对口情况最差的是一般本科院校。详细情况见表2和图1(均值高的对口程度低)。
表2不同层次高校的毕业生所学专业与现在实际从事的工作匹配情况
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显示(见表3):P值为0.004,小于0.01,这说明在0.01的显著水平上,不同学校之间的匹配度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表明,专业对口的比率总体上与学校的层次有正向关系。也就是说,从公办学校来看,学校层次越高,工作与专业对口的可能性就越大;学校层次越低,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可能性就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民办院校(含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工作的匹配度比公办一般本科院校更高,即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比公办一般本科院校的对口就业率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与民办院校的办学体制、机制更加灵活,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优化课程的意识更强,毕业生更适应社会需求有关。
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显示(见表4):F值为4.632,显著性0.000。这说明不同学科之间方差有差异,即12个学科对口情况是显著不同的,具体情况见图2。
3.本科毕业生对所学专业与工作匹配度的观点与客观现实
问卷对此进行了三方面调查:一是调查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工作对口的重要性的观点”;二是了解毕业生“现在实际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情况”;三是调查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的对口,对职业发展是否有帮助”。
关于第一个问题,近半数(49.12%)的本科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对口”这一点重要或非常重要,只有14.64%的毕业生认为不太重要或者很不重要,持中间态度的人数占36.24%。
对于第二个问题,被调查的本科毕业生实际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和比较对口的占总人数的54.54%,超过一半;基本不对口和完全不对口的占21.47%;一般的占23.99%。
关于第三个问题,认为所学专业与工作对口,对职业发展很有帮助和较有帮助的高达73.74%;而认为基本没帮助和完全没帮助的仅占4.29%;认为帮助程度一般的占21.97%。
由此可见,本科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对口对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这是实现“个人梦”,即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基础。毕业生希望“学有所用”, 希望学习的专业与从事的工作对口,这一现象不论是从毕业生的主观意识还是客观实际中都被屡屡证明。大部分的毕业生希望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以便能发挥专业优势;而大部分招工单位希望招聘到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以便缩短培训时间,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让毕业生更快上手,从而促进企业加快发展。相反,如果“学非所用”,大量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专业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甚至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
4.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适用情况
(1)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见图3):仅有7%多一点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完全适用”于工作;有近32%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大部分适用”于工作;43%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部分适用”于工作。而认为小部分适用和完全不适用的毕业生分别为15.27%和2.52%,二者合计近20%。
图3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适用情况
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学校之间的均值没有显著差异,均值在2.7左右,与“部分适用”的等级值“3”最接近。这说明:不管是“985”或“211”院校,还是省重点院校、一般本科高校,抑或是民办高校,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适用情况大约都在中间偏下(见表5、表6),也就是说,适用性都不强。
(2)工作中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不能完全适用的原因
图4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不能完全适用于工作的原因
在工作中,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为什么不能完全适用呢?在毕业生看来,原因主要有(见图4):“课程缺少实践性”(53.41%);“专业的理论性太强,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38.01%);“专业内容陈旧”(37.63%);“所从事工作与专业无关”(28.41%);“有用的课程较少”(27.9%)。其中,高居第一位的是“课程缺少实践性”。因此,增加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习的机会,是专业设置应该追求的目标。
5.就本科所学专业,毕业生认为九种能力对就业很重要
在毕业生认为哪些能力对就业很重要的调查中,问卷提供了十一种能力供毕业生选择。结果显示,有9种能力被认为很重要,其中排在前三位的获选均超过半数,分别是:“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66.16%)、“沟通与交往能力”(64.27%)、.“学习能力”(57.58%)。另外六种能力获选比例也相当高,均在40%-49%之间,分别是:“实践能力”(48.99%)、“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48.74%)、“文字表达能力”(46.21%)、“逻辑思维能力”(46.09%)、“自我管理能力”(45.2%);“创新能力”(40.91%)。其余的两种能力也被认为“较重要”,分别是“形象思维能力”(44.95%)、“领导能力”(40.53%)。
高校本科毕业生从自己的工作的亲身经历,得出了“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是就业最重要的三种能力,而对其他的六种能力也不可偏废。但他们同时认为,“形象思维能力”和“领导能力”相对来说排在第三梯队,其原因也许是因为刚刚工作,企业更需要他们尽快上手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而不是强化形象思维,更不可能刚刚参加工作就培养其领导能力。
6.就本科所学专业,毕业生认为五种素养对就业很重要
在提供给毕业生选择的七种素养中,有五种素养被认为“很重要”,其中三种素养超过半数,高居第一位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64.65%),第二、第三位分别是“职业道德”(55.43%)和“团队协作意识”(52.65%)。 “社会责任感”(42.42%)排在第四位。另外,“开拓创新意识”也被认为“很重要”,占42.05%。其他的两种素养也被认为“较重要”,分别是“人文素养”(40.53%)、“服务意识”(43.31%)。
由此可见,本科毕业生就业首先要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百折不挠。在工作岗位上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协同创新,合作共赢。而社会责任和开拓创新是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形象和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举足轻重。
(三)毕业生对本科专业设置的看法与优化建议
1.对本科教育状况的看法
问卷调查了毕业生对所提供的11个有关本科教育状况的看法。结果表明,毕业生觉得“一般”的比例最高的是:“所学课程的设置”,高达50.63%,应该引起重视。其他也觉得“一般”的有“所在学校的教学方式方法”(46.59%)、“所在的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44.57%)、“所在学校的办学经费”(41.29%)、“所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情况”(40.15%)。这些方面都是在优化本科专业设置中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其他选项毕业生大多选择“非常好”和“比较好”,而选择“不太好”和“非常差”的比例较低。这说明,我们的本科高校还是得到了大多数毕业生的认可的。
2.关于本科最需要加强的课程
毕业生认为最需要加强的三项是“实践课程”,高达74.37%;“专业必修课”(46.09%)和“通识课程”(37.75%)。这说明:加强实践课程是优化本科专业设置要重点考虑的工作。
3.关于大学教育中最需要加强的能力和素养
这是一个多项选择题(答案不超过三项)。毕业生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人际交往和组织协作能力”(66.16%)、“学习方法和研究能力”(51.26%)。其他的选择很不集中。
4.关于本科专业设置的最好方法
这个问题毕业生比较集中的意见是“在规定修满学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确定专业方向”(48.48%)。另有19.69%的毕业生认为应“在修满学分的基础上拓宽专业面”;有12.62%的毕业生认为应该“增加辅修专业、第二学位”。
5.毕业生对优化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建议
这是一道七项排序题,总的来看,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在设置专业时处理好扩大办学规模与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的关系”,占42.55%。另有31.19%的毕业生认为,应该“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28.16%的毕业生认为,应该“坚持高校自主发展与政府宏观管理相结合”;27.4%的毕业生认为,应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专业特色”。
三、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匹配度的基本认识
1.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差异显著。职业技能性强的工作,如医学专业等匹配度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高。而一些供大于求的专业,如历史学、法学等,对口就业率低。法学专业甚至被列为2013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
2.不同层次的本科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差异显著。从公办高校来看,学校的层次越高,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对口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学校的层次越低,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对口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由于民办院校的办学体制、办学机制更加灵活,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优化课程,其层次虽然比不上一般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但其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反而比一般公办本科高校高。
3.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适用程度不高。这点在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均值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不论是哪种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均觉得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适用性不高,表明本科高校专业内容陈旧,与社会需要脱节,特别是缺少实践性。研究数据显示,有43%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只有“部分适用”于工作,18%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仅有“小部分适用”和“完全不适用”, 仅有39%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完全适用”或“大部分适用”于工作,这就是明证。
4.高校本科教育应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这是大部分毕业生在进入社会摸爬滚打数年后所发出的呐喊。它不但包括能力方面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而且包括素养方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意识、社会责任感、开拓创新意识、人文素养、服务意识等等。毕业生很希望本科高校能在关注学科专业的同时,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也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素养上来。
5.高校在扩大办学规模时,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没能同步跟上。没能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专业特色不明显。
(二)加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匹配度的建议
1.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招生部门应根据就业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教务部门提出的相关意见,对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等作出调整,对于那些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满意、用人单位欢迎的专业,适当扩大招生。对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应减少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2.增强本科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建议本科高校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更新教学内容,想方设法提高本科生的对口就业率。
3.培养学生兴趣,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专业学习产生兴趣,就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起无尽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而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等,为学生的兴趣圆梦。要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4.进一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养的提高融入大学本科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构建网络平台,发挥社团作用,从各个方面全方位提高毕业生的能力和素养。
5.深化内涵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在大幅扩招的同时,高校要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办出学科专业特色,打响品牌,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攻读。
参考文献:
[1]赵婷婷,吴蕾蕾,樊文强.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2]刘扬.大学专业与工作匹配研究: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2).
[3] 王默忠.海南大学本科生就业现状与专业设置的调查分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责任编辑于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