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出身论”纠结须要理性
从二本本科生到清华大学博士,陈达用7年努力实现了“曲线进京梦”。可从开始找工作时的“命运尽在我手”到现在的“出身论”却只用了7个月。让他无比崩溃的是,10次求职8次连第一道“简历关”都过不了。 (5月9日《光明日报》)
点评:大学第一学历“出身论”现在着实让用人单位广受批评。由于海投求职简历的人实在太多,用人单位根本无法仔细看完每份简历。为了提高筛选的工作进度,就不得不或明或暗设置先看一本是什么学校,非“211工程”者立即出局。从就业公平的角度看,这样做当然有问题,但非要在大城市就业,就得接受严格的筛选。
扎堆就业迫使北京设置年龄门槛
根据最新的政策,应届毕业生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生不超过27岁、博士生不超过35岁,超过这个年龄限制的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将不能办理进京户口。有不便具名的专家称,此项规定涉嫌“年龄歧视”。
(5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点评:北京现在总人口有多少?北京能够容纳多少人口?如不限制,最终买单的将是所有在京生活、工作的人。很多人非常不理性,喜欢扎堆,似乎不在北京就业显得自己没能力、没水平、没面子。如不这么从众,不扎堆北京工作,北京就不用被迫设置年龄门槛了。
自杀呼唤大学关注学生心理素质
5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女生从校园内的知行一楼跳下身亡。目前,死者跳楼的原因还不清楚。一名该校女大学生说,知行一楼是人大女生宿舍楼,里面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但大多数是研究生”。
(5月8日《北京青年报》)
点评: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自杀,近年来早就不是“新闻”。但因他们都是社会中受过较好教育的人,因此大家对这样的事情还是保持密切关注。一旦发生,唏嘘惋惜的同时,会热议他们为何要轻生。导致自杀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今的一代年轻人抗压能力不足。这方面,大学应该有所作为。
大学生给老师上课打分须慎行
南开大学近日选出83名学生教学质量信息员,覆盖全部专业各个年级。今后教师教课是否认真,学生学习状态如何,都将由他们反馈给教务处。按照规定,信息员将参与学生评教等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工作。
(4月25日《人民日报》)
点评:最近几年,一些高校开始实行学生评教,让学生给老师的课进行打分。这么做的初衷当然是好的。但问题是,学生是否真的懂得什么是好课,以及好课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比如,给A老师打80分,给B老师打79分,确切的区别在哪里?大学老师的课,不是工厂生产,实施工业化的管理,必然会走向歧路。
特别主持胡乐乐(中国海洋大学)
名校招生“去本地化”应加速
根据北京市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今年在京招生计划比去年略有减少——清华减少3人,北大减少20人,人大也减少了24人,北京师范大学则与去年持平。
(4月19日《羊城晚报》)
点评:众所周知,名校招生“本地化”近年来引起全国舆论的普遍诟病,“去本地化”的呼声很高。教育部2008年要求各部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一律不得提高,超过30%的应逐步调至30%以内。按理说,部属高校是国家公办高校,而非地方政府的公办高校,所以必须要面向全国考生公平分配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