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做了一定的反思,分析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系统建构的基本原则,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改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援助系统。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动态监测
大学生是全社会较为关注的群体,其心理健康也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党和国家更是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把加强心理疏导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2011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明确提出:“高校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作用,通过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心理危机定期排查等途径和方式,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1]
近十多年来,各地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危机筛查,但是,高校的心理危机事件仍屡有发生。在对高校自杀事件的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校园心理危机的学生并未能借助现有的心理健康调查和心理筛查工作被及时发现,从而得到有效干预。分析其原因就在于未能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时、动态、常规性地关注与监测。 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完善、有效的心理健康监测机制,既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也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的反思
1.缺乏对已有相关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梳理和总结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状态,但是对已有的学术研究的文献研究发现,人们更倾向于采用静态描述的方式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到文献68篇,但其调查研究目的主要是描述性和解释性取向,而鲜有研究涉及心理测查对心理危机预防与心理危机干预的预测性,更少有对心理测查实际效果的评估。只有一篇是总结10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但是其研究也仅仅局限在对使用同样测量工具(SCL90)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上加以检验,[2]并没有从根本上总结和分析高校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的总体现状如何,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也没有研究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工具使用的恰当性、适用性怎样,更没有就实际工作中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对心理危机预防的时效性以及如何应对等提出系统的见解。
已有的研究没有注重对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及心理健康援助工作的结合,缺乏就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的目的、主体、形式、方法、途径以及心理危机监测与评估的使用工具等多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和科学论证。尽管已有的研究阐述了用系统论的观点看待心理问题发现系统在整个心理健康援助工作中的作用,指出心理测查的目的不是将重心放在矫正不良心理与行为,而是注重学生在正常心理成长中普遍面临的发展性问题,动态发现和及时辅导,以尽早避免严重心理危机的发生,但是并没有研究如何实现[3]。
由于对上述问题缺乏研究,尽管高校每年都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但对实际工作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不太大。这必然导致心理筛查的实用性、参考性以及预测性等会存在问题,降低了心理危机监测与评估工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援助中所应发挥的作用。
2.缺乏有效且简便的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工具的本土化研究与开发
早些时期,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的研究和实践中,多使用SCL90作为测量工具,也有少量使用UPI作为测量工具。研究内容主要是对研究对象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描述,并以性别、年级、专业、家庭背景、地域、民族、办学类型等多个人口学变量来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差异性。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有4个方向: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目前有关心理健康测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层面。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对心理健康测评的本土化研究进展迅速,其关注点集中在心理健康测评指标的探讨和量表的编制开发上,试图找到更加精确全面的测量工具。梁宝勇教授带领的团队借鉴中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经典的“素质——应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应激——素质相互作用模型”,作为心理素质影响健康的理论模型。确定了用来反映中国成年人心理健康素质的8种心理特质和“类特质”,据此开发编制出包括自我概念、人际心理素质、坚韧性、弹性特质、情绪性、社会期许性、生活信念和健康信念,以及认知风格和应对风格两种亚特质在内的一整套的《心理健康素质测评量表》。[4]
这些心理健康测量指标体系尽管全面,在测量的精确性上也确实有很大提高; 但这些量表多为主观自评。如果是非自愿进行的测量,其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无法保证;即便是完成了测量,其测量结果也只是反映受测者即时心理状态,并不具有预测性;而且大题量的施测不可能随时进行,在量表的使用上对施测者的专业性有较高要求,操作上并不是十分简便。
3.缺乏对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工作运行机制的研究
尽管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但是在心理健康监测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上却缺乏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见诸学术期刊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查到。据笔者了解,目前的心理健康监测还是处在疾风暴雨式的、突击性的、运动式的工作格局,多数学校只是在新生入学时施测,监测的连续性不够。即便是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心理测查,也没有形成较为成熟、规范的工作流程,没有明确界定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的主体,没有较为清晰的工作职责分工,没有较为固定和明确的监测渠道。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尽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的监测,但是此项工作缺乏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没有明确的原则作为指导,缺乏清晰的思路用于设计,没有完善的机制加以保障。因此,需要在全面了解和梳理高校心理监测与评估现状,分析目前高校心理危机监测与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并以北京高校为例,有针对性地研究如何建构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系统。
大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系统建构的基本原则
1.心理健康监测系统建构理念的整体性与结构化相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系统的建构应体现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和理论。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事物看成整体,把系统的组成部分要素看成这个整体的有机组合,从而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具体体现在:一是心理健康监测系统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系统的子系统,是这一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心理健康监测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自身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环节的运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且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结构化是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保障。
2.心理健康监测系统实施过程的全员性与全程化相结合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是一个全员性的工作,全校教职员工都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成长,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只有做到人人关心学生成长,个个关注学生发展,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监测才不会出现盲点。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是一个全程化的过程,应实施“7+1”模式,即除了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要进行心理测试外,学生在校期间的另外7个学期都要不间断地得到监测。要将辅导员针对学生的成长谈话、深度访谈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观测结合起来,减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监测的盲区。
3.心理健康监测系统运行方式的常规性与动态化相结合
心理健康监测系统的运行需要与日常的学生思想教育和辅导员深度访谈工作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能够随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由于这些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监测系统的各个环节需要随之作出相应反应,应该建立能够反映动态性信息的网络平台,实现实时、动态监控。
4.心理健康监测系统测量工具的科学性与简便化相结合
心理健康观测指标和工具是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的重要前提。只有制定出一套科学、简便的观测工具,才能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常规性与动态化监测。所谓科学性,应体现在心理观测指标的确定既要有科学理论做基础,又要有实证研究做支撑,还需要具有预测性。所谓简便化,是指要精简观测指标,开发出既简易又有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观测可以综合3个维度指标来进行:一是了解大学生正在经历的可能对其造成心理影响的社会事件和情境;二是关注大学生当前的情绪状态;三是观察大学生近期的行为表现方式。此外,还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研究,掌握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特点,从而能够准确发现那些特别需要心理帮助,但其自身又缺乏主动求助意向的学生,以避免严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系统的基本运行机制
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系统主要由前端发现机制、信息传输机制、后端甄别评估机制和处置机制4大子系统构成。其中后端甄别评估机制和处置机制还可进一步分为学校中心控制和学院分控制,它们之间的联系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热线电话等联系起来。
1.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主体应包括所有与其密切接触的各方面人员。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要通过对广大教职工、与学生日常活动关联紧密的学生工作人员、后勤服务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其掌握能够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简便观查方法,并能借助易行的观测指标,成为有效、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通报者。建构起一个由学校、院系、班级和宿舍组成的4级心理问题发现体系,其中宿舍长、学生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的前卫哨兵,班主任、辅导员是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的主力军,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是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的参谋部,学校心理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则是指挥部。
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现的渠道有多种:一是学院辅导员借助通过每学期开展的全校心理健康危机排查,由学生心理委员协助班主任对全体学生进行扫描;二是学院辅导员从日常的学生成长谈话中发现问题学生;三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借助新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和日常接待学生心理咨询发现需要关注的学生。
2.心理健康问题的信息传输机制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动态的,随时可能会出现有心理困扰和危机的学生。因此,需要及时将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情况,通过畅通的信息渠道传递给相应的专业鉴别评估者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处置。
从信息传递的层次上看有3个层面:第一层为宿舍长、学生心理委员以及班主任向学院年级辅导员传递;第二层为各个学院、学校其他相关部门如校医院、保卫处、宿舍管理中心等向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传递; 第三层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向学校心理素质教育领导小组传递。
从信息传递的方式上看,是以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为信息集结点,分别有3种传递方式:一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方式,即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将监测到的信息向学院传递;二是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方式,即学院辅导员发现的信息传递给学校心理中心;三是交互信息传递方式,即在定期召开的专项会议上所进行的信息通报和沟通研讨。
从信息传递的媒介来看主要有3种:一种是传统的纸质传输;另一种是学校开通的心理热线电话;更重要的一种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通过研究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和心理健康动态信息管理软件,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动态,交流和通报相关信息。
3.心理健康问题的鉴别与评估机制
心理健康问题的鉴别与评估是对心理问题进行明确和澄清的过程。这一明确和澄清的过程包括心理健康问题的鉴别和心理疾病的评估两个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学校心理工作者的职责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因此,学生心理问题严重性的鉴别工作是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精神病专科医生分工共同完成,而学生的心理疾病诊断与评估只能由精神病专科医生在医院门诊作出。
对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澄清是一个鉴别的过程。负责鉴别的主体是有层次区分的,不同层次的人员鉴别的职责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工作辅导员和学生心理委员只是负责区分正常心理与一般心理问题的现象;学校心理中心的专职教师负责鉴别严重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状态的区分;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生则负责对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的症状加以鉴别;三方面的人员形成对心理问题鉴别的完整闭合系统。
4.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置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置是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系统的应对环节,也是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的主要目的。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什么样的心理问题需要处置还存在分歧,大多数研究聚焦在对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本文就不在此赘述。
笔者认为,防止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是将心理问题处置的节点前置到心理问题发现机制之后。由心理问题的发现者根据学生面临心理问题的不同性质和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如日常关注、针对性辅导、联系家长、转介心理中心、转诊专科医院、休学退学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发生的初期就能得到及时关注和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2011.2.
[2]马利,刘巍:《10年来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的meta分析》,载《中国卫生统》2008年第6期.
[3]刘立新:《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援助的系统论分析》,载《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8期.
[4]梁宝勇:《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基本概念、理论与编制构思》,载《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第4期.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责任编辑:李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