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摘 要:阅读是人类认识社会最基本的方法。在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教育教学改革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更是让课堂异彩纷呈。与此同时,教师越来越忽视文本阅读,视觉体验更多地取代了阅读感受。因此,本文从“读以悟文”“读以促写”“读以怡情”三个方面阐述了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阅读;教学改革;自主学习
人类通过阅读可以获取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信息,从而不断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人们把阅读视为人类通向理性世界大门的金钥匙。语文课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形式更应该在教学中立足于读,多读、会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一、读以悟文
读可以帮助学生领会文章,提高其理解能力。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条古训道出了读作为语文之根本的真谛。
首先,多读可以培养语感。语感是人们感悟语言的能力,只有通过阅读,从中捕捉到规范的、灵敏的、明晰的语感,才能领悟到语言的意蕴、分寸、情味以及种种美感。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英国早期的“念诵法”要求儿童在英语课上大声地跟着教师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并不太作解释,通过诵读的训练,学生能够踏踏实实地阅读文章。在中国也有相似的方法。中国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就很重视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因为大量的阅读会帮助我们对语言现象产生诸多感触,这些感触积存在学生的大脑当中,当学生需要理解作品时,自然会与以前的感触产生相关的联想,从而促进学生的感悟。
其次,阅读可以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身临其境,自主感悟文章的内涵。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站着读者,那边的桥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圣陶先生用形象生动而又通俗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阅读的真正内涵。阅读是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是学生默默地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因此,只有真正地走进文本,有感情地反复阅读才能品位、体悟潜藏在作品中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宋代朱熹云:“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二、读以促写
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准确、健康、优美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多读广积不仅是悟文的关键,更是写作的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字、词的过程就是集“米”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能有文章之“炊”。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读“万卷书”的同时可以积累许多精词妙句,积累许多体式、结构、佳篇,似蜜蜂采蜜,不辞辛劳,广收博取。只有这样,写作时才会文思汹涌,妙语联珠。因此,教师平日就要鼓励学生多看书,看好书,充分积累。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量,那么让学生真正写出好的文章无异于闭门造车。苏轼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多读不仅为写作积累了字词句等,而且使得学生的情感细腻、丰富。这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因素。写作原本是富有情感、具有情意的心智活动,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不少学生情意水平低。许多学生写作“千人一面”“假大空”,我们则常常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不注意观察生活。其实不完全如此。他们对周围世界关注的视角浅近,思想触角迟钝,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真善美。而读书则能潜移默化地改变这种现状。学生将所看、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纳于胸中,才能在积累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这样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从而形成了阅读写作的良性循环。
三、读以怡情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指出:“学校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的情感。”而语文教学始终是和道德教育紧密相连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应该说主要是通过语文学习而建立的。屈原的《离骚》无不让人为诗人那高尚的节操和爱国情怀而生敬仰之情,心灵因之而净化;曹操的《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博大胸襟不禁令人胸怀开阔;陶渊明在《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旷达与恬静,让我们芜杂的心灵归于沉静。读可以让学生求知、开智、立德、审美、养身,是学生获取精神营养的源泉。因此,多读书使学生在学会欣赏名家妙笔的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获得美感。总之,文学作品总是不断地给人以感动,学生也正是在读的过程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在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要让学生大量地阅读,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多一点时间去品读文章,多一点时间去思索问题。这样,语文教学一定会出现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蓝靛,张兆华.积累与创新[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