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素霞
[摘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不断增强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学校体育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国家课程规划规定的基本课程之一,体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体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必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 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是如何利用体育教学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在平时教学中注意渗透德育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德育工作占有重要地位,江泽民曾经说过:“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没有解决德的问题,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它不但在课上对学生思想进行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身体机能的磨练。
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通过讲述我国体育运动发展成就史,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结合学生看电视、报刊,讲述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奋勇拼搏的事迹,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针对一些重智育轻体育及一些盲目练体育而不爱学习的学生,用实例教育启发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通过队列练习要求学生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培养他们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游戏是学生喜好的运动,能培养学生精力集中、实事求是以及勇敢果断、团结友爱、战胜困难的品德;耐久跑则是培养学生坚毅顽强精神的最好体现。随着独生子女的普遍、生活条件的优越,更要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球类及一些集体项目中,要特别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培养他们集体荣誉感和积极参与精神;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能力。总之,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整个体育教学中。
二、体育教学与文化科学素质教育
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体育教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保证他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完成学习任务,能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为其终身的健康服务,体育教学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要让学生明确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用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来武装学生,即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体育教学中,要克服学习随意兴趣化。要让学生都能掌握学习中某一技能,达到锻炼目的。教师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组织形式,选择容易激起学生兴趣的练习方法,对学生年龄和学习程度、及体育基础存在差异,区别对待,使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一点是教会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和掌握相应的技术、技巧,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在运动实践中,提高熟练程度,最大程度地把自己的运动潜力挖掘发挥出来,逐步形成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体育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思想。体育教师要自觉地把教学和教研结合起来,认真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不断总结完善。提高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深奥的知识技能,主要是使全体学生的体质都得到增强,使他们学会基本锻炼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身体、文化素质,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注意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的培养
体育能强身健体,而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因此,体育教师任重而道远,教师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积极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体育课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强壮的身体;积极争取学校支持,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积极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能力,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如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中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都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动作技术和科学的健身方法,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我们的教育目标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许多学生在心理学素质的发展上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无法适应今后的社会竞争,在学校体育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我认为:一是在教育目标中确定心理健康的内容;二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特别是挫败教育);三是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四是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团体意识,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等品质。通过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变得勇敢、顽强、坚毅、自尊、自信、自强、开朗、热情,从面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能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和本领,是体育过程中一种重要能力。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并且能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进行自我锻炼。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首先,使学生深刻认识体育的意义,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变化规律,懂得锻炼的原理、方法,以及体育锻炼对身体产生哪些影响和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和很好的学习态度,树立体育的价值观念。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调控能力,自治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坚持自觉锻炼身体。
通过体育课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可以做“以体辅德、以体益智、以体健美、以体促劳”,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把体育学科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同志在第八届全国运动会的题词。
[2]《体育与健康》梁道松主编
[3]《体育教学心理学》黄晓灵、白智宏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