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故事教学中幼儿角色表演的适宜性策略

2013-04-29 17:27钱维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头饰小班身份

钱维丹

【案例再现】 在小班语言《七彩象》活动中,教师边放课件边讲故事并按故事情节向幼儿进行了提问,然后教师说“现在我们戴上头饰来表演了”,并一一出示头饰让幼儿说“这是谁?谁愿意做小猫?”再以此法逐一请幼儿扮演其他角色,并将头饰戴在幼儿头上。准备就绪,表演开始了,但幼儿看着别人的头饰,听着教师的场景叙述,并没有在需要他所扮演角色的时候出场或说出对话。于是,老师就问“小象在哪里呀?它怎么说的呀?”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指着他人说“***是小狗”“**是小象”……在互相提醒下才知道自己是谁,孩子象个小机器人似,尴尬地被老师推向前,表演活动勉强进行着,下面观众倒也蛮清楚谁是什么角色。

整个表演老师很忙,讲得口干舌燥,表演者却那么木然,原本应该是处于好模仿阶段孩子的激动时间,似乎成了老师的独角戏。

【现象简析】 由上面的案例不难看出,小班孩子在本次故事角色表演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角色身份不清。虽然用头饰帮助区分角色身份,表面看是他们自己申请要的,但是被申请,孩子并没有真的记住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名称,所以表演时不清楚自己演了谁。

2、角色互动不会。小班孩子即使在一定时间后将角色身份弄清了,但由于对内容了解、掌握的不足,语言表达水平的局限性,同伴语言交流的不流畅性等因素,出现角色间的语言互动断裂,特别是个体性的接话能力明显不足,同样角色表演中需要孩子加入适当的体态动作与其他角色互动更是无法做到。

3、角色意识不强。在一些学者或研究者的观点中,他们关注的是中大班幼儿的角色表演,也可以这么认为,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并不是角色表演的适宜期、高峰期,最多只能因其好模仿天性的特点,角色表演是低级的起步期,因此小班孩子的角色意识也不是很强。

【现象成因】 本次故事角色表演的失败,原因不在孩子,而是在教师,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违背学习规律而操之过急。本次故事教學活动是孩子第一次接触,教师将表演作为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孩子马上再现故事,而且在表情、动作、语气语调上都有理想化的达成指向。

2、追求表演过程而高控制指导。由于孩子不能按要求表演,教师就开始从头饰到出场、角色语言、动作等全方位地指挥孩子表演,孩子像牵线木头人。

3、角色标识他视而不能自知。在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为孩子提供的角色标识——头饰,在本次表演中是给他人看的,孩子自己看不到。而教师提供头饰的本意是让孩子通过头饰了解自己的角色身份,但由于在头上,孩子只能看到别人代表角色身份的头饰标识,因此此头饰只有他视的功能。

【适宜策略】

一、充分了解内容为前提

故事表演的基础是内容的理解和了解,虽说小班幼儿的表演突出的应该是游戏性,但作为语言学习的手段之一,想表演还是要让孩子能充分地了解内容、掌握主要的对话或对话语言结构,这样孩子在参与表演时,才不显得顾此失彼。因此,我们觉得在小班故事教学的第一教时是不适合作故事的整体表演,但可进行故事部分对话、模仿动作的学习、创编等。

二、分步实施表演是关键

1、集体表演为铺垫。这种形式既是故事教学内容学习的需要,也是为后面的表演作铺垫,可以让孩子相互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表演的动作和表情等,让孩子对故事情节、角色特性、主要对话等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2、部分表演作引领。这是类似于小组示范的形式,教师可以请几位孩子来扮演不同的角色,主要角色可以是能力稍强的孩子担任,陈述部分可以是教师或其他人一起来完成。

3、个别表演于游戏。故事表演当然希望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最好每位孩子能扮演一个角色演一演,但由于时间问题,教师不可能让每位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个别扮演的表演,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时间让孩子来演一演。在这阶段,我们对孩子表演的要求不能是故事内容的立体再版,而应该关注孩子表演时的表现性、愉悦性,即是游戏的情感体验。

此部分的表演如果教师关注的是表演动作、表情等,则可以播放故事表演的录音。当孩子表演了一阶段后,教师就可以放只有背景音乐和陈述部分的录音,让孩子自主对话表演。

三、角色标识佩戴要适位

1、自主选择,明确角色。尊重孩子、自主选择,是增进孩子角色意识的关键。孩子自主选择角色的过程,就是将自己与故事角色相对应匹配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对此角色认同或合为一体的过程。因此,自主选择角色,可以让孩子明确扮演的角色,避免表演中被扮演引起的不明身份、不知所然现象。

2、合理配放,标识共视。我们觉得,对于小班孩子,可以做些臂饰、指饰或场景,具有表演者、观众都能看到的效果,即既让他人知道谁扮演的是哪个角色,表演者则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角色。角色标识的放置,我们可以在故事表演之前请孩子讨论、尝试“怎样才能让自己和他人都能一目了然”,并让孩子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标识的放置适宜性。

3、灵活提供,方便操作。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在为孩子提供角色标识时,要考虑到方便孩子自己操作。我们可做臂饰腕饰,并用刺毛条连接,孩子一个拉合动作就能完成;臂饰腕饰也可用皮筋连接,孩子一撸就上去了;我们也可做些指饰、在袖管裤管等部位贴些颜色标识,还可直接让孩子拿上故事中角色标志性的道具表明身份。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头饰小班身份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炫彩头饰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头饰类恐龙
互换身份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