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丽
[摘 要] 大学生自主性学习是一种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为目的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对北京某高校11个学院67份问卷的调查显示:在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类型等方面,其状况不容乐观。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习环境的构筑、加强学习的互动性等改进策略。
[关键词] 自主性学习;大学生;建构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6-0019-03
自主性学习,就是学习者自觉、主动地学习,是学习者独立自主、不依赖别人的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华罗庚也告诫年轻人: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更是指出 “教是为了不教”,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学习理论给出了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科学定义,认为:大学生自主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等,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1]。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具有创造性、有效性和自主性的特征。
现阶段,受传统与扩招的影响,加上高中与大学在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断层,大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缺少对学习的规划,沿袭高中被动的学习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学校的环境。一项地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22%的新生學习兴趣浓厚;35%的新生对学习目的明确;40%的新生有明确而详细的学习计划;50%的学生很少有明确的学习计划;能检查、监控、评估自己学习情况者,仅占21%;只有21.4%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学习[2]。由此可见,大学生自主性学习情况不容乐观。那么北京高校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状况如何?在有关自主性学习的方方面面,究竟有没有相似的表现呢?为此,笔者对北京某高校11个学院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调查,了解该校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具体情况,根据所调查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调动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 调查对象
利用所编制调查表,对北京某高校11个学院的75名本科生进行了调查。这11个学院包括电控学院、机电学院、建规学院、建工学院、数理学院、人文学院、经管学院、实验学院、材料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各学院所调查人数基本相当。其中,女生38人, 男生37人;一年级7人,二年级42人,三年级20人,四年级6人。
2 调查工具及调查过程
1)调查工具。以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概念为基础,设计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其中,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 2道题;学习计划和学习时间,3道题;学习类型和学习方式,3道题;学习内容,2道题;师生互动,2道题;学习环境,4道题。除此之外,针对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设计了3道题目。整个调查问卷,经专家访谈和试测,效果良好。
2)调查过程。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5份,其中纸质版60份,电子版15份。问卷共回收67份,其中纸质版回收58份,有效问卷56份;电子版回收11份,有效问卷11份。回收率达到统计学上的要求。调查方式上,纸质版问卷主要是利用学校公选课(选课学生来自多个学院)的课间时间在教室中进行集中发放、回收,少部分是在学生自习室发放、回收,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和较高的回收率;电子版问卷主要是通过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以邮件的方式发给学生,为保证问卷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学生直接将问卷反馈到调查者邮箱。
3 调查结论
1)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是学生能否自主性学习的前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将近1/3的学生学习动机不够端正,半数的学生学习目标短视,约1/10的学生没有目标。
2)学习时间和学习计划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基本保障,只有制定合理的学习时间和计划才能保证自主性学习的顺利实现。见表2。
由表2可见,近半数学生的学习时间短,学习规划不够,课余时间用来休闲的比例较大。
3)学习类型和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大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老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见表3。
由表3可见,将近一半的学生学习类型属于被动学习型,而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当是老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
4)学习内容和学习困难是自主性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内容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有专业外的其他知识,要正确处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见表4。
通过表4可以发现,超过2/5的学生只局限于学习专业知识,近半数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师生互动是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的引导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见表5。
通过表5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没有指导教师,也不主动联系老师,老师指导的更多是知识和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的指导较少。
6)学习环境是自主性学习的客观条件,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具有促进作用。见表6。
通过表6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身边同学的自主学习情况一般,有时候会受他们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学风建设有待加强。
4 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改进策略: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如今,建构主义理论的生命力愈来愈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日益扩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3]。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面对新信息、新概念和新命题,每个学生都以自已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2)学习的情境性。知识并不是脱离活动情境抽象地存在,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因此,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3)学习的社会活动性。学习的任务是通过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虽然建构主义理论具有丰富的内容,但其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通过对该校大学生自主性学习情况的调查,深感整体情况值得关注。在对学生关于“自主性学习培养”的调查中,学生们普遍认为:影响自主性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是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要建立学校教育的新机制,以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靠学生、学校的共同努力。这些认识和看法,与建构主义的观点有一定的契合。借鉴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以下关于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具体改进策略。
4.1 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习者重在“意识与实践”。所谓学,就是要“自己去学,而不是坐而受教”。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根据个人的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其次,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思考学什么、如何学、什么时候学,使学习的观念深入内心,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4]。最后,要自主开展创新性学习实践,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自我思考、自我研究、自我创新的习惯,在实践中去检验知识、丰富和发展知识。
4.2 重视对学习环境的构筑
学习环境重在“观念与基础”。首先是改变观念,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例如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校园读书节、杰出学子的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带动和帮助学业困难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例如学院可以定期邀请本专业的专家做相关的讲座,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清晰的认识。此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对就业有初步的了解,更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定位。
4.3 加强学习的互动性
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重在“互动和交流”。首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主动探讨和实践自主教学,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动及合作探究;其次,老师要尝试灵活的教学方法,例如问题解决式、讨论式、情境化等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知识交流平台。此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例如教育在线、学习论坛等,为学生营造建构知识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最后,加强师生间的联系与交流,尽量采取小班制教学,让学生跟老师有更多的互动机会。尝试硕士生担任本科生辅导员,对本科生进行学业和生活上的指导,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参考文献
[1]刘承焜.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58-59.
[2]徐杏华.关于培养现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34):56-58.
[3]陳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3.
[4]牟莉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