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徐德兰
摘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在巩固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在职场上的英语应用能力。但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仅仅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无法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文章试图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调查报告出发,提出进一步完善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103-03
一、英语第二课堂的概念
英语第二课堂也称第二渠道教育,相对课堂教学或第一课堂而言。具体来讲,它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借助于传统或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的与英语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一切英语课外活动。它具有集知识性、自主性、多样性和计划性为一体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综合运用能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英语第二课堂的理论支持
1.建构主义理论与英语第二课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能动建构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在真实的情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以协作会话的活动形式自觉、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在建构性的学习和教学中,学习者要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不是被动记忆,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被学习者灵活使用并用于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现阶段,受英语教学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有不可逾越的困难。而第二课堂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将第一课堂延伸,多维度、多视角地帮助学生构建有益于英语学习的文化背景知识。
2.语言磨蚀理论与英语第二课堂
语言磨蚀简称“语蚀”,是指双语或多语学习和使用者在接受语言教学或习得某种语言之后,由于此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退化的现象。情感因素是影响外语磨蚀的重要原因,如果外语学习者态度积极、动机强,那么语言磨蚀的速度也就慢。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受到焦虑、自尊心等因素的制约,往往缺乏主动参与,学习兴趣乃至动机都并不强烈。相比较而言,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自主选择、自愿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无疑减弱了学习者的焦虑心境,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潜在动机,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此外,英语学习频度和强度的不足,也是导致语言磨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的语言学习环境下,多数英语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接触仅局限于课堂,而且多为传统单项式的输入。学生在语言输入特别是输出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语言磨蚀。而第二课堂能通过英语角、各种竞赛等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获取更多输入、输出英语的渠道,实现从语言习得到语言实践的双向交际。
三、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为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情况,课题组对我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其目的是在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发英语第二课堂,更有效地带动学生的英语学习。
1.研究设计
(1)调查的时间和方式。时间:2013年6月;方式:问卷调查法(随机)和个别访谈。调查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90份。访谈学生100人。
(2)调查范围和对象。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我院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分别占51%和49%。调查范围涉及6大系,20个专业的学生。
(3)调查的内容。本次调查主要涵盖两方面的内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学生对英语第二课堂的态度和看法。
2.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1)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如表1。
注释:M11=如果在学校有英语俱乐部,我会非常乐意参加:M12=如果由我来决定是否上英语课,肯定会选择上英语课;M13=如果有机会去看英语电影,我一定会去;M14=如果认识学校里的英语外教,我会尽可能地找机会和他们说英语;M15=在英语课上,我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回答问题;M16=在英语课上,我总是积极思考所学到的知识;M17=在英语课上,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立即问教师;M18=做英语作业时,我会非常认真地独立完成;M19=当英语作业发下来的时候,我会留意教师的评价,并把错误改正过来;M20=我非常喜欢学英语;M21=我打算尽可能多地学英语;M22=学习英语对我来说是一种乐趣。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职生总体的英语学习现状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薄弱的英语基础和极低的英语自信心。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远远高于态度和强度,这说明如果有合适的平台和机会,学生仍有继续学习英语的想法。
(2)学生对英语第二课堂的态度和看法。调查以访谈的形式围绕以下问题展开:①你参加英语第二课堂了吗?②你为什么参加英语第二课堂?③你一周参加几次英语第二课堂?④你认为英语第二课堂对学习有帮助吗?⑤你最喜欢什么形式的英语第二课堂?首先,在随机访谈的100名学生中,参加第二课堂的比例仅占35%。当问及不参加第二课堂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觉着自己基础太差,没有信心;其次,当问及35名学生参加英语第二课堂的原因时,50%的学生回答是为了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竞争力;大约30%的学生回答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大约20%的学生回答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再次,当问及参加英语第二课堂的频率时,79%的学生的答案是大约一月一次,很少学生能够保证一周一次的课外活动。当问及第二课堂对英语学习的作用时,47%的学生认为丰富了大学生活,32%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还有21%的学生认为形同虚设;最后,当问及最喜欢的英语第二课堂形式时,87%的学生选择了休闲娱乐,19%的学生选择了项目类别如英语角等。
3.调查反思及进一步深化第二课堂的建议
英语第二课堂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但是,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应具备自身的模式和特点。无论如何,第二课堂的根本出发点是考虑高职生的学习模式和特点,设计符合高职生特色的第二课堂形式、内容和评价体系。
(1)基于高职生以工具型学习动机为主的情况。第二课堂开展的内容应该多样化、广泛化,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具体来讲,可以开设不同类型的第二课堂,如娱乐性的电影赏析;项目性的英语角、英语广播站、英语报刊等;竞赛性的英语演讲。而且第二课堂的内容设置应该呈现梯度变化,也就是从初级——中级——高级的变化过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应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外活动主要由学生自发组织,比较松散。如果教师不参与到第二课堂当中,单凭学生的力量很难达到提升英语能力的效果,那么第二课堂就形同虚设。例如,英文电影赏析时,如果教师没有对影片的素材、背景及情节进行指导和点评,学生的理解就会停留在表层,理解肤浅甚至会曲解,很难实现赏析目标。
(3)第二课堂应给予硬软件方面的全力支持。一方面,学校应充分调动教师投身第二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对于教师的工作能通过多渠道如考核评价体系得以体现,也可以加大教师在第二课堂方面的培训力度,促使专项技能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应改善第二课堂的硬件设施,如引进英文图书和视频资料、拓展活动场地、完善多媒体教室、开发自主学习平台等。
总之,进一步完善内容、拓展新的形式、增加硬软件投入、细化评价体系,符合高职特点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势必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熊素娟,黄万武.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07,(8).
[2]邓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王孝伟.优化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对策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3).
[4]张云.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