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运动技能技术水平的的发展,让学生正确掌握锻炼的方法,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教学事故,这是学校体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运动负荷 运动强度 个别差异 自我监测 评价参考
在全国发展全民体育健身,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今天,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前沿阵地已日趋重要,特别是中学阶段的体育课,更是重中之重。因为我们中学阶段的体育课,它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仅仅要提高学生体质、教会学生各项运动的技术技能,还要培养其自觉锻炼的好习惯。所以,每节体育课以及“每天锻炼一小时”必须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这是对体育课的基本要求。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生就无法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体质。
一、运动负荷的认识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体育课上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是对体育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
(一)、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如中学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180次/分以上,慢跑一分钟,心率一般在130/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后者强度小。在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掷等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二)、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是指一次体育课练习的总时间或每个练习的间歇时间,在保证一定的合理强度和密度的同时,练习时间持续的长短直接关系着运动负荷的大小。如果一节课,学生长时间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负荷就偏大。
(三)、练习密度
练习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练习的次数,它在运动负荷中反映时间和数量的关系。练习密度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运动负荷,一般与运动负荷成正比。
(四)、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法和组织措施
教师安排体育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组织措施是否得当,讲解示范是否正确形象、生动规范等都会较大程度低影响运动负荷。如教学中分组太多而导致学生长时间的等待,从而使运动负荷过小;如练习的间歇时间太少,使运动负荷过大。(五)、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指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的个别差异。在体育课上,往往相同的练习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快速跑完60米,有的学生心率达到180次/分以上,有的学生仅170次/分。
三、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
(一)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
多大的运动负荷才是适宜的呢?我们一般是通过运动心率也即是脉搏的变化来衡量,作为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适宜的运动负荷,课内的平均脉搏要控制在每分钟120—140次。如果课内的平均脉搏只有每分钟110—120次,甚至于以下,那么是属于轻微运动负荷,锻炼身体的作用效果就不会大,如果平均脉搏超过了140次,就应该慎之又慎,以免运动过度,产生意外。当然,也有特殊情况,这里,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关于适宜的运动负荷的公式:适宜的运动负荷=(接近极限运动时的脉搏—安静脉搏)×70%+安静脉搏。如一个人极限运动时脉搏为每分钟200次,安静时脉搏为60次,代入公式为:他的适宜运动负荷=(200—60)×70%+60=158次/分钟
当然,由于各种教材有不同的特点,有的教材如单双杠、推铅球等,因为只是局部肌肉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不大,故用脉搏来反映运动负荷是不确切的。因此,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当学生承受较小的生理负荷时,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面色绯红,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面色发白,满头大汗,动作失控等。
(二)脉率的测定方法
准备一块表,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种的脉搏跳动次数,测量时準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于10,就是此时的脉率。
四、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
持续长时间运动以后,心脏分两个阶段恢复。在最初阶段,心率急剧下降,接着维持一定的状态,然后再慢慢恢复到安静时的心率。在运动刚刚结束后的一分钟内,有一个心脏恢复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分钟内,你的心脏恢复越快,说明你的心脏功能越好。先在运动结束后即刻测6秒钟的脉率,运动结束后1分钟再测一次6秒钟脉率,利用下列公式就可以算出恢复率:心脏恢复率 =(运动心率 - 恢复心率)/ 10
五、怎样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一)用晨起安静脉率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育锻炼后心脏机能增强;安静时的心率应逐渐减少。但是如果相反,脉率反倒增多,就是表示运动负荷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晨起时的脉率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
(二)自我感觉判断法
对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合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如果锻炼后,经过合理休息后感到全身舒服,精神愉快,体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好,说明运动负荷比较合理。相反,如果感到十分疲劳,四肢酸沉,至第二天仍然没有消除,出现心慌、头晕,没有食欲,睡眠不好,并对再次参加锻炼感到厌恶等不良症状,则说明运动负荷过大,需要好好休息调整。
所以,体育作为学校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对增强体质、掌握与提高运动技术、技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锻炼只有达到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达到防病和健身的效果,但运动负荷超出一定上限就可能出现危险。所以教师在具体的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时,必须遵循有效性和安全性原则,一定要结合每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做到灵活机动,科学调节,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校体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运动生理学.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2000
[3]运动生物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姓名:贺春晖;出生于1978.01.22;男;籍贯:陕西户县;单位: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职务:教师;学位:本科;寄刊地址: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邮编:721000;电话:1389245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