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摘 要:运动负荷简称负荷,广义是指有机体在运动(身体练习)过程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担,分运动生理负荷和运动心理负荷两种。生理负荷是指运动训练负荷给予运动员机体生理上的刺激,通过生理负荷使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适应性变化,提高机体参与运动竞技的能力。运动心理负荷指运动者在运动(身体练习)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负担。一般指运动中的情绪、注意和意志等方面的心理变化。
关键词:体育课;运动负荷;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47-01
当前,在学校中学生体质的下降与运动不足有关,运动不足与运动负荷不足又直接相关。从形式上看,学校体育有关的活动包括体育课、早操、大课间、班级体育锻炼、运动竞赛等,而体育课又是最直接最明显的体育锻炼时间。在体育课上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是对体育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
1、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钟,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后者强度小。在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掷等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2、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是指一次体育课练习的总时间或每个练习的间歇时间,在保证一定的合理强度和密度的同时,练习时间持续的长短直接关系着运动负荷的大小。如果一节课,学生长时间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负荷就偏大。
3、练习密度
练习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练习的次数,它在运动负荷中反映时间和数量的关系。在相同的上课时间内,各次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越短,重复练习的次数越多,运动密度越大。练习密度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运动负荷,一般与运动负荷成正比。
4、运动心率
当前,在了解和评价一堂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时,常用心率作为指标,心率的快慢反应体内耗氧水平,可间接反映运动练习对机体的生理负荷。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建议将体育课适宜生理负荷的平均心率标准定为120—140次/分。因此,体育课中也应有高潮,有心率出现高峰达最佳心率范围高限的时间,以使通过体育课让青少年心泵血功能获得更好的锻炼。
5、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法和组织措施
教师安排体育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组织措施是否得当,讲解示范是否正确形象、生动规范等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运动负荷。如教学中分组太少而导致学生长时间的等待,从而使运动负荷过小;如练习的间歇时间大少,又使运动负荷过大。
6、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指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的个别差异。在体育课上,往往相同的练习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快速跑完60米,有的学生心率达到180次/分以上,有的学生仅170次/分。
二、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的策略
安排课的运动负荷,总的来说,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和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运动负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随着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根据学生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过程和机能恢复过程的生理规律,可有节奏地逐步加大运动负荷。
1、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教师在体育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密度的教材。因为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类型的体育课,其运动负荷是不同的。
运动生理负荷决定运动负荷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量”是指完成动作的次数、组数、时间、距离等;“强度”是指完成练习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包括动作的速度、练习的密度、练习间歇时间的长短、负重的大小、投掷的距离、跳跃的高度和长度等。量和强度要处理适当。强度越大,则量就要相应减少,强度适中,则量可以相应加大,要做到适量,以练习者承受得了并有一定的疲劳为度。
2、大班额小场地体育教学的合理规划
体育学科的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组织难度无论班额大小都比其他学科相对较难,因为几乎所有的课堂学习都在活动中进行,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只要是室外课教学,体育场地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小场地学校而言,大小班额都会受到教学场地条件不足的影响,具体体现在难以落实课堂上的诸多练习活动,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如何科学的使用场地器材,发挥它最大的功效,需要教师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组织形式的不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周密的设计。是否合理的布局使用场地器材,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点顺利开展和课堂的时效性,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前对场地器材的布局使用上要下足功夫,精心准备的场地器材一定能为体育课堂增色,为高效课堂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立.运动负荷都丢哪儿了[J].中国学校体育.2015(10)
[2] 陈建勤.巧设器材 提高实效[J].中国学校体育:2015(11)
[3] 王步标.人体生理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