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与密度研究

2016-12-27 13:59赵建晖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9期
关键词:运动负荷体育活动密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小学体育活动中,教师要集中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仅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也要从技术层面分析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以及实际运动密度。本文对体育活动中运动负荷和运动密度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基本元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体育活动中运动密度和运动负荷融合在体育教学中的关键点展开了讨论,旨在为小学体育教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活动;运动负荷;密度

一、体育活动中运动密度概述

(一)体育活动中运动密度的内涵以及重要性

在小学体育活动中,教师要集中升级管控机制和教学结构,确保学生能得到有效地训练。在体育课堂中,活动密度主要是指教师设立的体育活动时间以及课堂总时间之间的比例,教师不仅仅要对指导工作以及组织活动进行时间关注,也要对学生之间的练习和互动进行时间节点标定[1]。也就是说,在体育课堂中,教师的讲课时间和学生练习的总时间之和与课堂时间之间的比例就是体育课堂的运动密度。在这个比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若是一堂体育课活动密度越大,则表示整堂体育课的实际效率越高。

(二)体育活动中运动密度管控的基本要素

在实际体育课堂组建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措施合理规划并建构课堂教学密度,确保整堂课有序进行的同时,提升管理效果,保证教学时间得到理性的分配,也从整堂课的实际环节入手,建立有效的练习活动。小学生在体育课堂活动中要在教师引导下保证运动时间、休息时间以及运动强度之间形成较为良好的平衡关系。只有保证运动密度最大化,才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体育活动中运动负荷概述

(一)体育活动中运动负荷的内涵以及重要性

学生在课堂运动密度中会接收到最集中的体育指导,而对于这种运动练习的吸收程度以及生理极限就是运动负荷。也就是说,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课程的过程中,要对班级内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整体状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能根据年龄人特征以及身体条件设定有效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有效的教学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在运动负荷极限内。真正在体育课堂中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2]。

(二)体育活动中运动负荷管控的基本要素

运动负荷在管控中,教师要有效了解学生的基本素质,并对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的运动量进行分析和整合,确保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强度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内,教师也要保证运动强度符合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并且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设计有效的训练机制,才能保证运动负荷匹配每一个小学生,从而促进其身心发展。

三、将运动密度有效融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行结构

(一)合理化设计运动密度结构

在设计运动密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教师能有效了解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教师要在认真研读体育教材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在训练活动建构的时,要积极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从学生的学习诉求出发,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另外,在实际教学开展中,教师也要保证教学目标贴合实际的教学需求,切忌不要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也要关注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利用多样化的体育训练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强化运动密度训练方法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要积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道具,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确保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运动密度,就要节约相关工作的准备时间,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教学实践[3]。借助循环练习以及连续教学机制提高课堂的实际效果,也保证多种运动项目能得到全面练习,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器械,确保学生能自觉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优化运动密度的建议机制

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运动密度,就要把握好练习的实际情况,利用恰当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措施促进学生建构有效的学习动机,并且保证在课堂教学中要精讲多练,减少学生听课和观察的时间,而是将更多的精力应用在教学重点上,尤其对于小学生,精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教师更要集中利用有效时间内进行有效授课,确保学生能尽快掌握基本动作要领,从而投入到练习中。在加大练习时间的同时,有效的巩固技能。

四、将运动负荷有效融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动结构

(一)合理化设计运动负荷结构

要想合理化设计运动负荷,就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建构更加有效的教学机制,确保教学结构贴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观察法、询问法以及个体表象分析法等对学生的基本体育素质进行分析,从而安排适合于学生强度的课堂教学内容[4]。

(二)强化运动负荷训练方法

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机制建立的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教学重点能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内。目前,小学生整体体育素质都不高,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分析,也要对一些学生的畏难情绪进行综合管控,利用循序渐进和差异化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不断强化练习中逐渐调整自身的运动负荷。

(三)优化运动负荷的建议机制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考量不同的教学因素,并对可能对课堂教学产生制约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逐个击破,教师只有建立有效的教学机制和引导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运动负荷强度。教师在运行教学机制的过程中,要借助一些必要的教学手段,确保不打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训练的强度,从而助力学生提升自身的运动负荷[5]。另外,教师也要运行分层教学,以保证对学生运动负荷的充分尊重,只有合理建构有效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措施,才能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综合分析学生的身体情况,对运动密度和运动负荷进行量化分析,有效把握课堂教学重点以及策略,积极拓展教学机制和教学方法,落实教学流程,进一步合理化安排课堂结构,为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鲍勇,金宗强,赵培军等.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负荷指数变化的实时监测与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0):526-529.

[2] 苏德炎,金林.中等运动负荷锻炼对重度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影响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6,30(06):141-143.

[3] 陈照春.基于安徽省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分析[J].蚌埠学院学报,2013,02(02):84-86,90.

[6] 陈静侬.青少年超重人群与体育活动--基于对潮州市初中生超重人群的体育活动调查[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1(06):68-73.

[7] 金宗强,姜卫芬,赵培军等."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负荷的测试分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29(02):122-128.

作者简介:

赵建晖 ,男,浙江桐乡人,体育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运动负荷体育活动密度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浅议青少年业余训练科学地安排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论运动负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