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娟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文章摘要: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一般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自己的原因。转化学困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社会、家庭、教师等理解和关注,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有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促进“学困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学困生是指这样一批学生,他们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原因造成学习效果不佳,或由于个体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当的学习方法而达不到预期学习要求的学生,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思想上有待进步、心理上出现障碍的学生。对这样的一批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帮助他们在思想上、在学习上有所进步。
在中学阶段,数学学习是复杂而枯燥的,但又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转化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学习习惯,树立信心,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要转化学困生,首先应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一般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自己的原因。
在学校方面,在目前应试教育为主的条件下,多数老师关注的主要是优等生,而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总给予一种歧视的眼光,认为他们智力低下,心思不在学习上,花再多的时间也无法提高其学习成绩,考不上好大学,不能给学校、给老师争光。在家庭方面,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每家只有一个孩子,他们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精神,形成一种依赖别人、独立性不强的性格。在社会方面,由于拜金主义、现实主义的思潮,有人打着“读书无用论”的旗号,很多人多读书不如早挣钱,孩子受不良风气影响,学习态度不端正、心情浮躁。在学生自己方面,有些孩子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生活没有理想,缺乏学习的意志,没有学习兴趣、基础与自学能力都比较差。因此,针对以上这些原因,个人认为可采取如下对策:
一、转化观念,调整心态
1、教师心理上不抛弃,要深入学生心灵,转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教师只有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真正相信自己传授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产生兴趣,并不断去探究。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2000年前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许多老师的心理天平总是向着优秀生那一方倾斜,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优等生就有学困生,应该给予他们同等的机会与信心。加强情感沟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理解学习的现实意义,是学好功课的第一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对于学困生的进步,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
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集体,形成一个有良好的学风、考风、乐观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对于学困生的转化非常重要。结合高中学生处于人格形成期,充分尊重他们,讲课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课本与现实生活中的物与事联系起来,循循善诱,尽量抓住学困生的学习特点,使他们充分理解,消除畏难情绪。开展“一帮一”活动可以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给予期望,不断鼓励
教师的“期望效应”就是教师利用积极的期望目标挖掘学生的潜力,当他们面对困难时表现出坚持不懈,每个学生都有被认可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二、授之以渔,以人为本
1、传授方法,让学困生学会学习。
由于学困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虽然有的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概念,但知识凌乱,不能融会贯通,教师要重视启发,细心讲解,通过一定的训练,培养他们运用类比、归纳等基本的教学方法。培养“学困生”积极心态,关键是培养他们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在这个充满各种挑战和竞争的社会,没有坚强的耐挫力的人无法适应社会。
2、因材施教,培养学困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细心审题,提前预习。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好学生遇到困难成绩不好时,一般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而学困生则归因于自己的脑子笨,一会改变不了,结果陷入失望状态,自暴自弃,学习成绩下降,造成恶性循环。课本是国家教育家们再三斟酌制定的,有很多例题、习题是非常经典的,可以通过多次演练,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巧设问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寻求一题多解,用不同方法解题,可举一反三。
三、在实践中激励学生
1、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学困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习兴趣小组,使学困生充分体会到集体学习的乐趣,让他学会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辨别他人的观点,如此,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困生往往觉得学习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活动,缺乏兴趣。数学中有很多抽象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可以提供更多丰富的信息,对学困生的各种感官进行刺激,有利于激发学困生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2、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合作
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短信、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困生沟通,多方位接触,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点滴。组织一些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定期检查学困生的转化情况。在学困生转化中,应避免“急功近利”现象。教师要多方位去了解学生,要允许他们犯错误,要针对性的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不断激励他们,使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学困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社会、家庭、教师等理解和关注,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有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促进“学困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鲍亚.罗森塔尔效应及其对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
[2]倪浩.利用网络学习环境促进学困生的转化[J]咸宁学院学报,2008(85).